存储控制芯片

Search documents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1:53
2025年上半年,177家IPO企业里,竟然冒出7家还在亏钱的半导体公司。搁以前,这种事想都不敢想,毕竟资本市场向来"嫌贫爱富",但现在这事儿真就 发生了。 大普微:存储芯片的"大脑"争夺战 关于这7家创始人情况、营收情况、申报相关就不再一一阐述,之前的文章都有涉及。 以前A股IPO那可是卡着净利润红线,像咱们这行烧钱搞研发的主儿,没有三五年盈利根本别想上市。直到2019年科创板杀出来,直接打破规矩——"没盈 利?只要技术够硬、赛道够热,照样能上市融资!"这就好比给咱们半导体行业开了绿色通道。后来创业板、北交所也跟着放宽,现在亏损企业上市不再 是天方夜谭,不过能上的都是国家战略级的硬骨头赛道。 时间来到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批准启用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理论上能够在创业板上市,其核心条款为企业需满足 "预 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适用对象多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类具备高成长性、技术壁垒或战略价值的创新企业。不 过,该政策在前期一直未有实际案例落地。直至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 ...
巧了吗这不是!七家亏损企业IPO,都是半导体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7-03 00:55
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死磕 GPU 的难兄难弟 这俩兄弟都扎在 GPU 赛道,堪称行业 " 吞金兽 " 。现在 AI 大火,英伟达的 A100 、 H100 几乎垄断市 场,但咱们国产 GPU 想分杯羹,就得砸钱搞架构创新。像摩尔线程的 MTTS80 芯片,从流片到优化, 每一步都是千万级的投入;沐曦更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猛追,他们的产品要适配云计算、科学计算场 景,不仅得突破技术瓶颈,还得搭建生态,不亏才怪。 2025年上半年,177 家 IPO 企业里,竟然冒出 7 家还在亏钱的半导体公司。搁以前,这种事想都不敢 想,毕竟资本市场向来 " 嫌贫爱富 " ,但现在这事儿真就发生了。 关于这7家创始人情况、营收情况、申报相关就不再一一阐述,之前的文章都有涉及。 | 从 " 盈利硬指标 " 到 " 科创板破冰 " 以前 A 股 IPO 那可是卡着净利润红线,像咱们这行烧钱搞研发的主儿,没有三五年盈利根本别想上 市。直到 2019 年科创板杀出来,直接打破规矩 ——" 没盈利?只要技术够硬、赛道够热,照样能上市 融资! " 这就好比给咱们半导体行业开了绿色通道。后来创业板、北交所也跟着放宽,现在亏损企业上 市不再是天 ...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发布
是说芯语· 2025-06-29 13:14
(2025 年 6 月 30 日,北京)—— 中国 IC 独角兽联盟今日正式揭晓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 集" 活动获评榜单,涵盖领军人物、领军企业、优秀解决方案/产品三大类别,全面展现国内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成果。本次榜单聚焦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关键环节,旨在通过标杆示范 推动行业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领军人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三、优秀解决方案 / 产品:技术突破与市场落地的双重验证 榜单涵盖十大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 AI 芯片、存储技术、汽车电子等热门领域,展现技术产业化的深度 融合。 1、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智能耳机全链路最佳解决方案--智能耳机全链路 2、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榜单评选出十位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与产业协同中表现突出的领军人物,他们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与技术突 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领军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标杆力量 榜单表彰十家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其技术创新与市场表现为行业树立典范。 1、海世高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曹龙吉 ...
德明利(001309) - 001309德明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12:08
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会议 活动参与人 员 见附件 时间 2025 年 5 月 6 日 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新一代产业园 1 栋 24 楼公司办公室 上市公司接 待人员 李虎、褚伟晋、于海燕 形式 线上会议 交流内容及 具体问答记 录 1.问:企业级存储产品和消费级产品有什么区别? 答:企业级存储合作模式更多是联合定制开发,通常是性能导向型, 并以项目合作方式开展业务,与消费级的差异体现在需求定义、服务深度、 交付和服务周期等多个方面。需求定义方面,企业级主要为定制化的性能 指标和规格类型,同时性能指标要求更高、覆盖更广,消费级产品多为标 准化参数,不同客户差异较小;服务深度方面,企业级产品多为深度技术 协同,与客户长期战略绑定共享性能技术演进路线,同时在技术、供应链、 采购、售后多个方面协同流程管控;在交付与服务周期方面,企业级产品 需要从产品定义到退役全周期绑定,保障定制化硬件版本长期供货,进而 导致议价周期方面,企业级客户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