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电子凭证

Search documents
观车 · 论势 ||好政策,更要执行好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17 03:16
在当前企业利润走低、资金链吃紧的大背景下,各类企业都面临着账期问题,尤其是中小零部件企业, 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旷日持久的"价格战"迫使车企降低利润空间的同时,还倒逼零部件供应商进行 年降,幅度甚至达到10%。与此同时,以汇票等形式拖延账期的做法更是雪上加霜,让零部件企业的生 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资金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其实,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早在2020年就已首次出台,此后历经几次修订。其迭代速度之 快,充分体现了政府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账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作为。此次《条例》的修订,在支 付期限上,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这一清晰的时间界限,避免了支付的无 限期拖延。在支付方式上,《条例》进一步完善非现金支付方式。明确规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 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变相延长付款期限,保障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 《条例》还对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如禁止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 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减少了"背靠背"条 ...
60天账期≠60天回款!车企账期仍普遍超200天?什么原因→
第一财经· 2025-06-15 23:58
本文字数:5525,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亓宁 近期,头部车企密集表态规范供应商付款账期,供应链金融工具再度成为行业内外的关注焦点。 尽管目前已有近20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市场仍有担忧和顾虑:一是多数车企 并未明确60天账期起止时间的计算规则;二是在支付方式上,目前车企非现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票据 (银票、商票)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尤其是后者过去缺乏监管、信披不透明,在汽车、建筑等领域 被部分核心企业滥用,久遭诟病。 此次汽车圈"反内卷"也引起市场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这一供应链金融工具会否被排除在外的讨论,甚 至有声音认为应该全面取消各类供应链金融工具。 2025.06. 1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就接近26万亿元,应收账 款平均回收期为70.3天,比5年前延长了半个月左右。 《条例》明确了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款项支付期限要求,特别是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 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 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明确规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 ...
60天账期≠60天回款!车企账期仍普遍超200天?什么原因→
第一财经· 2025-06-15 23:58
2025.06. 16 本文字数:5525,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亓宁 近期,头部车企密集表态规范供应商付款账期,供应链金融工具再度成为行业内外的关注焦点。 尽管目前已有近20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市场仍有担忧和顾虑:一是多数车企 并未明确60天账期起止时间的计算规则;二是在支付方式上,目前车企非现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票据 (银票、商票)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尤其是后者过去缺乏监管、信披不透明,在汽车、建筑等领域 被部分核心企业滥用,久遭诟病。 此次汽车圈"反内卷"也引起市场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这一供应链金融工具会否被排除在外的讨论,甚 至有声音认为应该全面取消各类供应链金融工具。 多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供应链金融工具本身并非导致账期延长的"原罪",监管有待完善是客 观事实,但"一刀切"可能会引发另一种极端风险,尤其盈利能力较弱、现金流紧张的中小车企将面临 较大压力。 就在6月15日,由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供应链金融新规正式落地实施,这个5万亿元规模的"影子票 据"市场终于戴上"紧箍",核心企业、服务平台、金融机构行为得到不同程度约束。 作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早期"发明人"之一, ...
深度|行业热议车企账期,供应链金融工具该背锅吗?
Di Yi Cai Jing· 2025-06-15 15:5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近期,头部车企密集表态规范供应商付款账期,供应链金融工具再度成为行业内外的关注焦点。 尽管目前已有近20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市场仍有担忧和顾虑:一是多数车企并未明确60天账期起止时间的计算规则;二是在支付方式 上,目前车企非现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票据(银票、商票)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尤其是后者过去缺乏监管、信披不透明,在汽车、建筑等领域被部分核心企 业滥用,久遭诟病。 此次汽车圈"反内卷"也引起市场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这一供应链金融工具会否被排除在外的讨论,甚至有声音认为应该全面取消各类供应链金融工具。 多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供应链金融工具本身并非导致账期延长的"原罪",监管有待完善是客观事实,但"一刀切"可能会引发另一种极端风险,尤其 盈利能力较弱、现金流紧张的中小车企将面临较大压力。 就在6月15日,由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供应链金融新规正式落地实施,这个5万亿元规模的"影子票据"市场终于戴上"紧箍",核心企业、服务平台、金融机构行 为得到不同程度约束。 作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早期"发明人"之一,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一创新工具 ...
21专访丨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发展供应链金融需秉持契约精神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9 04:16
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秋彤 天津报道 6月5日,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在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中阐述了对产业数字金融行业规范发展的思 考,分享了中企云链以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的探索经验。 会后,刘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账期的存在,是商业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解决拖 欠,保障中小企业利益,需要从源头治理,推动核心企业严守"契约精神"。核心企业遵守契约,依法确 权、主动确权,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便可通过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票据等工具在产融数字化平台上,便 捷高效的获取到银行低成本资金。 数字化、监管新规利好供应链金融发展 21世纪:您如何看待当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刘江:我觉得目前存在两大趋势,第一个是数字化的趋势,数字化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原来存在的信息 不对称的问题。此前,供应链金融在产业和金融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数字化技术其实能够更好地去 传递信息。第二个大趋势是平台化,从个人的维度应该能够感受到能过去十几年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变 化,享受到一些平台经济所带来的便利。 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题,也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一家产融平台,以平台化的理念去将 这些核心企业、 ...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重要通知!涉及这些关键要点→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3 03:30
Group 1 -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sector is experiencing growth in 2024, with an improved financing environmen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China, despite traditional challenges such as fund occupation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delays [1]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tice on Regulating Supply Chain Finance Business" starting June 15, 2025, outlines 21 key tasks aimed at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imely payments by core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2] - The Shanghai Commercial Paper Exchange has issued a notification detailing ten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reporting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lectronic voucher business information, ensuring orderly progress in subsequent information reporting [2] Group 2 - The notification emphasizes that vario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policy banks and foreign banks, must adhere to th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accounts receivable electronic voucher business information [3] - Reporting institutions are required to submit their accounts receivable electronic voucher business information directly to the Shanghai Commercial Paper Exchange and are prohibited from delegating this task to others [3] - Institutions and related parties must avoid making false or misleading claims regarding the reporting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lectronic voucher business information to enterprises [3]
40万亿供应链金融市场迎新规 直击哪些行业潜规则?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12 10:41
40万亿供应链金融市场正式迎来新规。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印发 《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 称"《新规》"),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 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202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 规模约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88%,发展态势蓬勃。 此次公布的内容相较于年初该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监管条款值得重点关注? 同时,在他看来,《新规》兼顾了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例如提出要构建信用风险全链条防控体系, 新增'票据'为核心企业的全口径债务监测对象,防范票据空转风险,以'财务状况恶化'替代《征求意见 稿》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作为风险预警指标,积极研究建立涵盖供应链上下游授信企业的 信用风险防控体系。" 破解账期"潜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规》对于账款回收周期和各类主体对链上企业的收费行为的痛点也做出了关 注。 在过去,供应商到了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后,再延迟支付 ...
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供应链金融业务迎严监管
Guang Zhou Ri Bao· 2025-04-30 15:08
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潜在金融风险,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 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 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5 年6月15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第三方公司等,通过搭建供 应链信息服务系统,为各类供应链金融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其中,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 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用于供应链上企业应收账款确权、结转和融资,受到供应 链企业欢迎,在提升中小企业收款保障及融资可得性、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 潜藏一些问题和风险,如核心企业存在信用过度扩张风险、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必要的设立标准和 管理规范等。 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为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参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合法权益,《通知》要求供应链核心企 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不当增加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