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披肩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华时评|三大效应齐发力 南博会“永不落幕”
Xin Hua She· 2025-06-24 07:09
本届南博会汇聚众多南亚东南亚优选好物,手工地毯、羊绒披肩、羊毛毡挂件、特色手工鞋等商品广受 中国消费者好评。中国作为全球超大市场的魅力和机遇、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实践、云南 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地理优势,让南博会像一块巨大"磁石",吸引南亚东南亚企业汇聚昆明。在巴基斯坦 木制家具展商拉姆齐看来,吸引他一次又一次踏上南博会之旅的,是中国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与昆明优 越的枢纽位置。"昆明和中国,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把邻国的目光和购买力都吸引过来。" 南博会的成功之处不仅体现在签约合同金额的增长,更体现在贸易促进、产业升级等领域持续显现的溢 出效应。本届南博会重点突出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展示新质生产力成果。展会还专门设置 制造业馆、绿色能源馆、咖啡产业馆、中药材产业馆等11个专业馆,集中展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有 经贸合作潜力的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在南博会1万平方米的咖啡产业馆里,越南咖啡商 阮明达不仅看到了多款高技术咖啡设备,更发现了"从种子到杯子"的智能化、高价值化之路,迫不及待 想与参展企业展开更深层的技术合作。南博会上的"咖啡+"正构建起各国客商间的产业桥梁,让产业链 的红利助力共 ...
记者手记|爱上中国,扎根中国——南博会见证跨国爱情与奋斗
Xin Hua She· 2025-06-22 05:56
新华社昆明6月22日电 记者手记|爱上中国,扎根中国——南博会见证跨国爱情与奋斗 新华社记者闫洁 王迪迩 王贤思 7年前,中国姑娘陈启凤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店里闲逛。钟情披肩的她看中了一条青花瓷纹样的款 式,店员正要上前,印度小伙阿尔希德·拉苏尔·谢赫却抢先一步,拿起披肩轻轻一展搭在陈启凤肩头。 这一搭,成就了一份浪漫的跨国情缘,更开启了一段在中国创业的共同历程。 "老板,骑摩托车穿的那种皮夹克在哪?"伊克巴尔·艾哈迈德·达尔和妻子李炜锐正专心整理货架上 的"中国风"皮衣,一抬头就看到在南博会上找了他们很久的老顾客。 "慢性子"达尔来自巴基斯坦,"急性子"李炜锐是云南大理人,十多年前通过南博会结缘,一路从挚 友变为挚爱。相伴磨合十几年,两人早已默契十足,日子平淡却安心:达尔会主动包揽家务,在李炜锐 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李炜锐则会在饮食上迁就达尔的口味,耐心倾听他对事业规划的看法。 两人笑言,在中国做生意十几年,他们通过"以展促贸"跑遍各个国家级展会,收获了一批"回头 客"。两年前的第7届南博会上,有位老顾客穿着十年前买的皮衣又找到他们,令这对跨国夫妻感动之 余,更真切感受到扎根中国市场带来的持久机遇。 来到 ...
南博会拓展区域经贸合作“朋友圈”
Jing Ji Ri Bao· 2025-06-21 22:28
6月19日,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南博会延续"团结协 作、共谋发展"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设置16个专题展馆,有73个国家、地区 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 近年来,中国同南亚国家贸易合作稳中有进,投资合作亮点纷呈,开放合作逐步扩大。数据显示,去年 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10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约6.3%。 经贸合作走深 印度的黄铜及木制手工艺品,巴基斯坦的木制家具、纺织品,斯里兰卡的红茶、香料、宝石首饰……南 亚馆内展品丰富多样,让人目不暇接。本届南博会设置了2个南亚馆、近800个展位,为南亚国家商品搭 建了充分展示的平台。 来自尼泊尔的参展商妮塔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做过服装贸易,这是她首次参加南博会,带来了尼泊尔生 产的羊绒丝巾和披肩,"希望能通过南博会赢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特色服饰、非遗文创、创意食品、智能家居……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和创新成果在此汇聚,架起区域协 作的桥梁,吸引南亚、东南亚及国内各省份客商纷至沓来,共觅商机。 朱玉洁是泰国一家企业的国际采购负责人。她表示,当前中国的新茶饮品牌在泰国受到年轻 ...
新华全媒+|高原产品上“云”端——西藏电商发展一线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04 09:41
如今,村民手里的农副产品变成了真正的"金元宝",而掌握电商运营技能的"村小二"则成为连接市场与 田间地头的新纽带。 新华社拉萨6月4日电 题:高原产品上"云"端——西藏电商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蒋梦辰、刘洲鹏、庄云凯 "大家好!拉姆好久都没直播了,今天多点点赞哦,最近都在忙着种青稞。"在海拔约3800米的西藏山南 市琼结县久河村,藏族姑娘扎西拉姆正举着手机直播。 随着琼结县大规模电信网络升级项目的完工,村里的网络信号越来越稳定。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把这 个高原村庄和外面的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 扎西拉姆的账号"西藏拉姆"在全网已有400万粉丝。借助直播,她将乡亲们生产制作的酥油、糌粑、奶 渣等产品销往全国,是琼结县最具人气的"带货达人"。 过去,公司主要依赖线下接订单。如今通过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公司围巾、成衣、藏毯等产品销 往全国各地。部分半加工的洗净羊毛、羊绒、牦牛绒等制品则出口至尼泊尔、印度等国家。 "电商下单,公司按需生产,合作社对接收购,牧民也开始根据市场调节养殖与收毛规模。"董事长拉巴 赤列说。 越来越多的高原特色产品,正在通过"云端桥梁"走下高原。 在拉萨八廓南街夏扎大院的卓番林手工艺品工坊 ...
文博会上的蜀绣非遗传承人陈红英:七年磨一剑,一针一线织就文化丝路新纽带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12:46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马子卿 "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花纹、礼盒我们都可以定制。"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陈红英面前展示的手工 织造披肩、团扇引人驻足。看到记者对展品有兴致,她主动上前介绍起来。 在5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文博会上,人工智能(AI)、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产品大放异彩,多场"科技+文化"盛宴火遍全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 到,蜀绣、剪纸、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陈红英来自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是非遗项目蜀绣的资阳市级传承人。她为文博会带来了《千里江山图》《旭日东升》两幅作品,向往来客人展示蜀绣技艺 与文化。在为期5天的文博会上,陈红英已获得近百位意向客户,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组织邀请她参展、销售。 历时七年成就蜀绣大作 说起与蜀绣的缘分,陈红英总习惯从十多年前讲起。 彼时,陈红英在成都郫都区务工,在朋友影响下偶然接触到了蜀绣技艺。"申报非遗成功后,郫都区刚建立蜀绣非遗基地,当时我有很多空余时间,就把它 当成爱好发展,还拜师进行了系统学习。"陈红英说。 陈红英在文博会上展示的作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202 ...
【史海回眸】400多年前,“中国之船”满载瓷器驶向墨西哥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2 22:4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后,中方宣布再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巴西、阿根 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等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近年来,中拉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历史上,中拉友谊 也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一艘艘满载友谊的"中国之船"穿梭于太平洋两岸,开启了中拉交往交流的序章。1573年7月1日,两艘满载中国商品的大帆船离开 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于同年11月先后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中拉"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辟。 中国驶入马尼拉的船只最多 16世纪中叶前,拉美与亚洲的贸易需经欧洲中转,为建立拉美与亚洲之间的直接贸易路线,西班牙组织了多次航海探险。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安德烈斯· 德·乌达内塔率领船队从菲律宾起航,利用太平洋西北风带,历时近4个月首次抵达"新西班牙"(今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突破了此前只能在太平洋单向东 行的限制。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此后,每年定期派遣帆船往返于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当时,菲律宾和墨西哥同隶属于新西班牙总督辖区), 持续200多年 ...
新形势下“出口转内销”怎么转?
Jing Ji Wang· 2025-04-28 02:25
出口转内销并不是应急之策,而是长久之道。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人民币,是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的10多倍。面对如此广阔的国 内市场,"内外兼修"成了大趋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 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外贸企业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这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现在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这个比出口美国大10多倍,又充满成长性的市场怎么 做好?关键仍要回归到商品本身。在自身产品过硬的同时,还要找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方向。为国内市场开发的研磨冲泡一体咖啡杯成了热销款, 窗帘企业乘上"以旧换新"国补的快车做大规模,纺织企业调整生产线后做出的披肩将出现在你五一游玩的景区里……这么多把"外贸优品"转化为"内需精 品"的机遇,就在当下。 在"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的展会现场,说到美国滥施关税造成的影响,做出口服装生意的孙青用"彻夜难眠"来形容:做好的订单被叫停,200万件服 装积压,六七百万美金的货款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