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团扇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京荷花文化节开幕,14大展区展示夏日荷风雅韵
Xin Jing Bao· 2025-07-04 05:29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7月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荷花文化节"在颐和园启幕。此次文化节联动颐和 园、国家植物园(南园)、北海公园等全市14大特色展区,展出了400余个荷花品种,其中包含中南海 古莲、普兰店古莲、保定古莲等10个珍稀古莲和20余个北京自育新优品种,同时搭配了150余种睡莲以 及王莲、芡实、萍蓬草、梭鱼草等水生植物。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 在颐和园水操学堂院内, 粉蝶、娇容三变、红雨等20余种新品种荷花清雅怡人,为炎炎夏日增添清凉 之感。"如果新品种表现良好,我们会扩大繁育,给游客带来更多新鲜感。"颐和园园林科技科工程师高 杨说,除了耕织图景区湖面荷花,水操学堂门口至西堤码头也沿路摆放了盆荷,让游客近距离欣赏荷花 之美。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钟翡介绍,本次文化节在北京花卉小程序上推出"VR云赏 荷"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即可360°沉浸式游览颐和园西堤藕花深处、国家植物园古莲池等胜景。同步上 线的"荷花赏鉴地图"巧妙串联全市荷花打卡路线,游客扫码集章在北京花卉小程序购花可享优惠。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亮生说,北京近年来在古莲复活、品种收集培育及园林应用方面成果显 著。在古 ...
栖霞区尧化街道“红十月”老党员工作室扎根社区发挥余热
Nan Jing Ri Bao· 2025-07-03 23:52
栖霞区尧化街道"红十月"老党员工作室扎根社区发挥余热 银发丹心为公益 这份"托举"背后,是银发志愿者们克服生活琐碎、挤出时间的奉献。57岁的张取清,日常要照顾5岁的 孙子,常常在孩子安睡后,又回到工作室继续忙碌。张国珍的日程更是满满当当:接送孙子、买菜做 饭,在生活的烟火气里,他硬是挤出分秒,只为工作室里还未完成的画作。生活的责任与奉献的热情, 在老党员的日常里,是最朴实的坚守。 这份由老党员们开创的公益事业,吸引了越来越多力量的加入,文创工坊"合伙人"队伍日益壮大:辖区 内某驾校定制了500把题字团扇,并主动提供制作材料;栖霞区老干部局、区民政局、区妇联、区红十 字会、尧安新村咖啡屋、吴边社区星光集市等纷纷联动共建,提供义卖平台或资源支持。"我们希望能 链接更广阔的平台,让这份源于社区的温度,惠及更多人。"青田雅居社区青年助理王海英说,每周日 上午书法社的定期交流,每两周一次的国画班学习,6月底重新开课的剪纸技艺传承,都在有序进行。 "'红十月'老党员工作室,引领着多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协同共进:以银发老党员们为核心,'十月青年'队 伍汇聚了社区与共建单位的年轻力量,'青田小楼长'则是社区的小小主人翁。"青田雅 ...
培养一人,带动一方!非遗传承人助力乡村振兴,残疾匠人“雕”“绘”出幸福人生|非遗研培调研行
Hua Xia Shi Bao· 2025-06-27 20:38
一批批非遗传承人在高校获得专业赋能后,转身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助残带头人,通过"非遗+就 业"的创新模式,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找到人生新坐标,"绣"出尊严、"雕"出幸福、"绘"出梦 想,实现以技立身、以艺圆梦。 小葫芦让残疾匠人"雕"出幸福人生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山东、河南、湖北等多地发现,非遗传承带动乡村振兴背后,离不开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深度赋能。该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全国已有149所院校参 与其中,累计培训传承人超10万人次,并实现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方"式的人才辐射效应。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中,非遗工坊正成为乡村振兴与助残就业的重要引 擎。目前,全国1.1万余家非遗工坊覆盖2005个县级行政区,带动120余万人就业增收,其中670个脱贫 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2017年,马友谊参加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木雕(核雕)技艺培训班。这段学习经历成为他事业的转折 点。"专业的系统学习在我的作品创作和产品开发上给予了多方面的启发,之后学院通过在友谊葫芦设 立研培基地,对公司的经营思路上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
“苏超”激战正酣 企业如何踢出赛事经济“一记好球”
本报记者 丁蓉 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已进行至第五轮比赛,热度持续攀升。6月21日, 备受瞩目的常州队与南京队对决如期上演。据常州市委宣传部官微"常州发布"消息,本场比赛单场观众 人数突破36712人,刷新"苏超"单场观众纪录,其中省外观众超过1万人。 同样借势"出圈"的还有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目湖")。5月31日,"苏超"第三轮 常州队主场对阵扬州队,天目湖官微提前一天发出邀请:"请扬州朋友游天目湖!""端午来天目湖,门 票免费!"6月11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苏超"联赛已不仅是 一场体育赛事,更直接带动了江苏各地的文旅消费,成为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话题热度积极带动 常州文旅主体曝光度,欢迎大家光临江苏天目湖旅游。 "'苏超'通过高上座率和社交媒体热度,带动了当地文旅、餐饮等消费。中华恐龙园的表演、天目湖的 邀请等,融合赛事特点和地域文化情怀,既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又打造了城市品牌,还促进了区域协 作,实现多方共赢。"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外,"苏超"正持续吸引品牌赞助商。截至 ...
跨越太平洋的文化握手——美国达拉斯“NiHao”公益项目青少年中国行侧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1 08:18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这次带走的不只有纪念品和照片,还有一段真实的中国记忆。"9日,美国 达拉斯"NiHao"公益项目青少年参访团中国行画上句号。回忆此行点滴,马克斯韦尔·桑兹·约翰逊 (Maxwell Sands Johnson)说道。 6月2日,16位美国青少年开启中国之旅,他们从上海出发,途经杭州、最终抵达北京。对大部分团 员来说,中国是遥远、陌生的国度。亲身踏足后,不少团员表示,中国远比之前了解到的丰富、精彩。 当东方技艺遇上西方创意 中国游少不了文化味。在北京行程首站,参访团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向扎染与 团扇老师"拜师学艺"。 走进扎染工坊,植物染料清香扑面而来。美国青少年小心翼翼地用强力夹将不同造型的木板固定在 罗纱上,再放进染缸轻轻搅动。"老师,我的罗纱上色完成了吗?"作为扎染新手,美国青少年按捺不住 好奇心,不时探头查看染缸,讨论可能的花纹效果。 在团扇制作区,团员们手持画笔,蘸取颜料,细细勾勒,盛放的牡丹、灵动的花鸟渐浮现。完成 后,大家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作品。凯·雷哈根(Kai Rehagen)将英国乐团唱片和时装潮牌元素融入扇 面,他很满意自己中西合璧的创意。 "人们 ...
非遗节来了 接下来一周,有多彩的展览展示及非遗惠民体验
Si Chuan Ri Bao· 2025-05-29 00:54
开幕式巡游表演。 5月28日上午,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氛围。伴随着51支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的巡 游表演,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下称非遗节)盛大揭幕。 巡游现场,中外非遗表演激情碰撞;专题展览,展示着非遗的创新与活力;非遗美食和传统医药推广等互动 板块,则吸引着观众热情参与。 专题展览 非遗品牌IP授权展首开国际展区,科技赋能重新定义非遗的打开方式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非遗节将以丰富多彩的展览展示及全民共享项目,生动阐释非遗节"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 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展示非遗的生生不息。 开幕式上 李子柒亮相,51支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参与巡游 峨眉武术英姿飒爽,太极表演古朴高雅,陕西说书和街舞跨界融合……开幕式上,"新路寻根""新章铸魂""新 生跨界""新元传灯"4个篇章的表演,开启非遗的国际对话与跨界创新。10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非遗传播者 代表以及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带着作品,一起穿过巨幅蜀锦形成的非遗大道,象征非遗代代传承。 当开幕式巡游正式开启,现场响起阵阵欢呼。51支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参演,在"江河共润""六合同风""寰宇 和鸣""生生不息"4 ...
文博会上的蜀绣非遗传承人陈红英:七年磨一剑,一针一线织就文化丝路新纽带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12:46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马子卿 "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花纹、礼盒我们都可以定制。"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陈红英面前展示的手工 织造披肩、团扇引人驻足。看到记者对展品有兴致,她主动上前介绍起来。 在5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文博会上,人工智能(AI)、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产品大放异彩,多场"科技+文化"盛宴火遍全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 到,蜀绣、剪纸、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陈红英来自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是非遗项目蜀绣的资阳市级传承人。她为文博会带来了《千里江山图》《旭日东升》两幅作品,向往来客人展示蜀绣技艺 与文化。在为期5天的文博会上,陈红英已获得近百位意向客户,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组织邀请她参展、销售。 历时七年成就蜀绣大作 说起与蜀绣的缘分,陈红英总习惯从十多年前讲起。 彼时,陈红英在成都郫都区务工,在朋友影响下偶然接触到了蜀绣技艺。"申报非遗成功后,郫都区刚建立蜀绣非遗基地,当时我有很多空余时间,就把它 当成爱好发展,还拜师进行了系统学习。"陈红英说。 陈红英在文博会上展示的作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202 ...
苏州:“寸丝寸金”的缂丝变时尚单品
Su Zhou Ri Bao· 2025-05-26 08:06
2017年,蔡霞明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合作的30多套苏绣服装登上巴黎时装周;2019年,蔡 霞明与笠轩华服合作,携70余件缂丝作品再登巴黎时装周。蔡霞明缂丝艺术馆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推 动缂丝走进日常生活,蔡霞明结合年轻人的喜好,设计了缂丝手包、缂丝挂坠、缂丝耳饰等缂丝生活 衍生品。同时,她还将缂丝技艺进行延伸,向收藏品、工艺品方向发展,推出了缂丝宫扇、缂丝台屏 等特色产品。 "上周的直播我们筹备了很久,准备了团扇、耳饰、台屏、卡包、胸针等十多种产品。"当晚,直播间 涌入的流量,给蔡霞明带来了惊喜。"缂丝制品价格高,做起来慢,起初我们还担心没人来买。没想 到,首场直播的数据就这么好。"蔡霞明告诉记者,直播结束后他们一下子发出了近80单货品,其中单 价最高的是一把价值2.7万元的缂丝宫扇。 "我们常说刺绣是'锦上添花',缂丝是'无中生有'。"蔡霞明介绍,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不仅工 艺繁琐、用时长,且制作过程充满了随机性,一步做错就要拆掉重来。"一名熟练的织工一天也只能织 1到2厘米,我们创作一幅缂丝作品的时间都是按年来计算的,因此缂丝一直属于'奢侈品'的范畴。"蔡 霞明说。 如何让缂丝更加生活化、 ...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Xin Hua Wang· 2025-05-26 03:33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袁月明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人潮涌动。 沉浸式科技空间秀《爱雅宋》,将实景构建与虚拟现实技术巧妙结合,以"琴""棋""书""画""天问"五重 场景,创新表达宋代美学;《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里,借助数字技术打造5D视效,游客仿佛"步 入画卷"、穿越千年,一览昔日东京汴梁城的繁华盛景…… 2024年10月4日,游客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观看沉浸式科技空间秀《爱雅宋》。新华社发(袁航 摄) 科技赋能下,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也让文旅消费市场呈现"人财两旺"的热闹景象: 今年"五一"假期,清明上河园景区共接待游客量55.78万人次,总收入7508.88万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 增长44.28%和47.55%。 从科技感十足的文旅场景,到满足"个性化定制"的文化产品服务,再到不断升温的线上演播等文化业 态……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入应用,更多元、更智能、更便捷的 文化消费新体验、新模式持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潜力,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 走进主题展厅,戴上VR ...
直击文博会|三大关键词,看见成都“文创力量”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4 05:23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盛事,深圳文博会不仅是展示文化成果的"超级窗口",更是推动产业合作、激发创新动能的重要平台。本届展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促进 融合发展"为核心理念,吸引了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超3000家文化机构同台竞技。 记者在现场关注到,跻身全国文创产业第一方阵的成都文创力量闪耀登场,展现近年来成都"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更与粤港澳大湾区资本与技 术实现深度链接,向世界传递出活力、创新、开放的"成都名片"。 从生态日益完善的文创园区,到引领技术变革的创新企业,再到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知名IP,成都文创力量在本届文博会掀起了一场关于产业变革的"风 暴",亦为这座城市未来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关键词一:园区生态 不谋一隅,难谋全局。过去的一年,成都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2876.05亿元,同比增长11.69%,连续5年占GDP比重10%以上,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度稳 步提升。成都文创产业整体的良好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