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icon
Search documents
应对气候变化 青年在行动
Group 1: Climate Change Statistics - In 2024, China is expected to experience its warmest year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significant glacier melting and rising sea levels reported [1] - Globally, 2024 is projected to set records for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ocean heat content, and sea level, with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CO2,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also at all-time highs [2] Group 2: Youth Engagement and Action - Youth are encouraged to take an active role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ith initiatives like the UNDP project providing $2.5 million annually to support 100 youth-led projects globally [2] - The World University Climate Change Alliance, initiat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aims to foster youth leadership in climate action through training programs and global collaboration [3] Group 3: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 Young scientists are leveraging AI and big data to tackle environmental issues, showcasing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youth contributions in climate solutions [4] - A young engineering team in Liupanshui, Guizhou, has developed a steel plant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 for urban heating, demonstrat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reduce fossil fuel reliance [5] Group 4: Urgency of Climate Action - The IPCC has identified that 9 out of 15 climate tipping points have been breached, highlighting the urgent need for collective action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ecosystems and public health [5]
变量下的工商业储能如何破局?
Zhong Guo Dian Li Bao· 2025-06-18 02:48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2025〕136号),为工商业储能市场投下关键变量。峰谷价差收窄、市场交易规则调整,使传统依赖峰谷套利的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却呈现爆发态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达2.95吉瓦/7.02吉 瓦时,行业企业数量超20万家,一场围绕技术、模式与生态的深度变革正在上演。 "技术闭环+软件赋能"重塑竞争格局 面对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探索破局路径。 据远景零碳综合能源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张旸介绍,远景科技集团通过"内循环+外循环"双圈模式,以软件能力实现需量优化与虚拟电厂 交易策略制定,在峰谷价差缩小的情况下仍能提升收益确定性。 再看"宁王"——宁德时代,其2024年储能业务营收达572.9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6.84%,凭借技术优势推出液冷储能系统,通过精准温控 技术将电芯衰减率降低30%,产品在零下30摄氏度至55摄氏度环境下高效运行。 远景零碳综合能源产品总工程师胡洋披露,其电芯12000次循环寿命数 ...
2025 SNEC光伏展火爆如昨“心中的光与热从未熄灭”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1 17:22
证券时报记者刘灿邦 6月11日,2025 SNEC国际光伏与储能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 幕。众所周知,去年至今,光伏行业经历了罕见的产业深度重构,大变革、大震荡、大调整带来的阵痛 尚未远去: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光伏行业出现史上规模最大的亏损。在此背景下,很多业界人士将 今年的SNEC光伏展视为观察行业动向的窗口。 尽管行业处于低谷,但记者注意到,今年的SNEC光伏展仍然热闹:共有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的光伏 行业从业者和3600多家参展商参加,展位面积近40万平方米,国际展商比例达到30%,预计观众将超过 50万人次。在现场,多家厂商带来了基于TOPCon或BC的电池组件新产品,不同技术路线的比拼仍十分 激烈。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心中的光与热从未熄灭。 技术比拼依然激烈 作为国内最大、关注度最高的光伏与储能行业展会,参展厂商将SNEC作为展示实力的舞台。从2023年 9月,隆基绿能宣布押注BC技术以来,业内关于BC与TOPCon谁更具优势的争论从未停歇。记者在展会 现场看到,多家厂商带来了多种技术路线的电池组件新品。 TOPCon阵营方面,晶科 ...
上海电气:科技执笔绿能作答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1 10:51
近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含"绿"量直增。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零碳HUB、人造太阳、绿色甲醇、深海风电……作为参展商之一,上海电气72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区, 汇聚了能源转型与工业革命的前沿科技,吸引众多展会观众驻足。 这并非单纯的技术陈列,而是上海电气以科技为笔、以绿色为墨,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挥毫写就的 产业创新宣言。 逐绿 "预计6月底7月初,我们会产出首桶绿色甲醇。"上海电气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建军介绍说。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项目 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均由上海电气自研自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生物 质田间收储,到绿色甲醇生产全流程,我们是国内首个取得完整ISCC EU(即'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 体系')认证的绿色甲醇供应商。"倪建军说。 绿色,是发展底色,也是国企责任。 近年来,上海电气以全面绿色低碳为主线,持续推进"风光储氢+高效煤电"的协同实践,探索清洁能源 发展的多重路径。 以氢能为例,上海电气已构建起覆盖"制-储-加-用"的全产业链。2024年,新一代碱性 ...
质变 · 因智变而生 | 为恒智能品牌焕新暨储能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
鑫椤储能· 2025-06-11 02:02
6 月 10 日,以 "质变・因智变而生" 为主题的 2025 为恒智能品牌焕新暨储能新品发布会 在上海隆重举办。此次发布会标志着为恒智能开启全新征程,从 品牌形象到产品矩阵,全方位展示其在储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战略布局,积极拥抱电力市场化改革与分布式能源转型浪潮,以智能化解决方案迎接行业机遇 与挑战 。 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在致辞中提到 2025 年和 "十五五" 时期是我国能源发展关键期,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政策推动储能参与系统建 设,还列举了 2025 年风光及新型储能装机预计数据,肯定为恒智能品牌焕新与新品发布是对行业趋势的回应及对 "长期主义" 的诠释,并表示联盟将为行 业发展赋能。 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能源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专委会秘书长曹宇分享了全球及国内储能市场现状、储能在能源变革中的重要价值,并肯定为恒智能以技术创新 推出 "智储融合、全域安全、收益跃升" 理念的新品及品牌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助力。 高工储能副总经理欧阳丽珍为发布会致辞,祝贺为恒智能品牌焕新与储能新品发布,肯定其科技生命力与行业贡献,分析储能产业发展趋势,期待其发挥优 势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并表示高工储能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 ...
从“厂区禁区”到“开放景区”,南京做对了什么?
Nan Jing Ri Bao· 2025-05-27 23:39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5月29日,一场国家级环保盛会将在南京启幕——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 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石 化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启动仪式将在金陵石化举行。 事实上,早在2018年,生态环境部便在南京举办了首次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会。彼时,南 京环保设施开放做法已收获高度认可,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从"老四类"到"新四类",从"厂区 禁区"到"开放景区",南京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何以如此吸睛?会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先行先试,为石化行业环保设施开放探路 踏入金陵石化厂区,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绿坡上草木葱郁,白鹭翩跹,远处炼塔与管线勾勒出工业美学 的天际线。谁能想到,这座如今备受公众喜爱的"石化版莫奈花园"曾是堆满建筑废料的荒山。现在,每 逢企业"公众开放日",这里都是热门打卡点。 "从荒山到绿地,'变废为宝'的实践既生动又直观。"金陵石化安全环保部副经理曾波介绍,除了大绿 坡,公众还能参观脱硫脱硝装置,看到经过环保处置的水蒸气;走进年原油加工量1000万吨的炼油四 部,了解石化企业 ...
坚持能源清洁化转型 构建近零碳物流园新标杆
Xin Hua Ri Bao· 2025-05-08 21:43
下一步,苏州物流中心将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规划—建设—运营—推 广"四阶段绿色物流生态闭环体系,全力打造"零碳园区—绿色运输—智慧管理"生态链,有效助力物流 产业链迈向更加高效、更加低碳的新未来。 数智赋能技术创新,多措并举节能减排。苏州物流中心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物流园区仓 储、运输、楼宇等业务单位的能耗数据,动态优化能源分配,助力全年减排超380吨。因地制宜,需求 优先,倾力建设东城都会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高度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及智能换电站,打 造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闭环,年均节约标准煤约500吨,减排超1200吨。全天候支持物流园区电动车辆 优享绿色动力(601330),形成"光—储—充—换"协同示范。 切实把准需求导向,标杆效应逐步彰显。苏州物流中心以入驻单位实际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 扣"光伏+储能+智慧管理"核心路径,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促进技术创新与模式整合,配套规 划、建设充电桩,优化新能源运输车短途配送路线,系统性解决物流行业高耗能的痛点、堵点,企业入 驻物流园区意愿始终保持在高位。积极开展绿色文化传播,打造零碳物流园区形象,促进经济效益与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山东取得哪些新成果
Da Zhong Ri Bao· 2025-05-08 00:58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5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山东着力锻强科技创新引擎,加 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丰硕。同时,深度融入绿色低碳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应急救援体系,在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聚焦服务"双碳"战略,目前,省煤田地质局共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约占全国同类项目的 1/3。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地—井—腔"协同勘查技术体系,技术支撑全国规模最大盐穴储 能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泰安,助力地下废弃盐穴变身"储能聚宝盆",支撑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记 者 刘童) 处理好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省煤田地质局在全国推广 绿色勘查技术,打造"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勘查技术体系,使用泥浆不落地、土壤分层分级剥 离回填等先进工艺,获评全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2项。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提升 生态修复质效。 使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能源。为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我省在济宁等地开展260万平方米浅层地 温能能效检测,利用浅层地热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系统诊断、设备高效匹配及改造等技术 ...
解锁储能新品类!东方日升Risen Stack堆叠式储能一体机发布,打破场景边界
创新科技赋能,重构储能产品性能 在性能表现上,Risen Stack堆叠式储能一体机从安全、运维到智能管理全面升级,以高标准重新 定义全模块化&一体化储能产品。 该产品以多重 PACK 级安全防护机制构建安全防线,采用6重电池安全防护技术,以及PACK级 主动安全、病态电芯监测预警、PACK级泄爆与PACK级消防协同应对极端情况,全方位保障设 备稳定运行与用户安全。 能量块采用 IP65 和 C4 防护等级设计,有效提升设备的耐用性,提供 更为安全、稳定的用能体验。 在全球新能源转型浪潮下,工商业与家庭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愈发多元,传统储能产品已难以满足 多元化场景下的灵活、高效、安全、智能等多维度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多场景下高兼容 性难题,东方日升重磅推出一款真正的全模块化&一体化储能——Risen Stack堆叠式储能一体 机。该产品凭借高效备电、极致安全、快速运维与多维智能等优势,打破常规,重新定义场景应 用、产品性能,以及工业设计理念,为能源的多形态应用带来了新的体验。 打破场景边界,开启全场景能源适配新体验 Risen Stack堆叠式储能一体机突破传统储能设备设计思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 单机 ...
虚拟电厂爆发前夜!如何用“源网荷储智”打造绿电生态闭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8 08:53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能源报 ,作者林水静 中国能源报 .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主管,专注报道能源行业,深度观察能源现象,为广大能源产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产经新闻。 文 | 固德威 随着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交易,光伏与储能结合发展成必然趋势。"从发电特性看,分布式光伏受光照影响,发电不稳定。储能可在光照充足时 储电,缺光时释电,确保电力平稳供应。此外,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结合,可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对大电网依赖,增强用电可靠性,即使电网故 障也能维持电力供应。此前,工商业储能项目大多独立,即便在同一场站,光伏与储能也分属不同运营主体、采用不同收益模式,不能有效协 同,这会使得在余电上网价格低时,无法通过储能实现电力的错峰利用。新政之下,储能将成为蓄水池工具,有效调节电价,提升光伏项目收益 率。"王英歌解释。 此外, 新政要求的新能源上网部分必须参与交易,为虚拟电厂技术与分布式结合带来新机遇。 "虚拟电厂需聚合不同能源进行交易,单一主体 做交易难以确保收益,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为虚拟电厂成为现实提供了条件。"王英歌坦言,"在这个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大挑战。一方面是用电负 荷侧。负荷侧的经营状态会直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