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系统

Search documents
城市24小时 | 北方制造业大省,不甘只在“第二梯队”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1 15:57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杨欢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7月10日召开发布会,解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以下 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推出18条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加快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 地。 根据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报告,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山 东省被列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二梯队。换句话说,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早在2024年,山东就已印发《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彼时提出要构建济南、青岛两翼齐飞,其他市多点支撑的 发展格局。而眼下,山东的机器人产业的区域布局有了新的变化——要推动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这里的"四大高地"指向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济南要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 同发展;青岛要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 ...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翻倍,3D视觉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8 01:07
相关企业: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炬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清影机器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富瑞姆机器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博视源机器视觉技术有限公 司、台州巴斯图视觉机器人有限公司、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奈尔森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百舜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工业机器视觉、工业机器视觉发展历程、工业机器视觉产业链、工业机器视觉发展现状、工业 机器视觉行业竞争格局、工业机器视觉发展趋势 一、工业机器视觉行业相关概述 工业机器视觉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如工业相机、镜头、光 源)及专用软件算法,对工业生产中的目标物体进行自动化识别、定位、测量与检测的集成化技术系 统。其核心目标是为工业设备赋予"视觉感知"能力,替代人眼完成高精度、高效率的视觉任务,成为智 能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 内容概要:工业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非接触式及连续性检测等 突出优势,正在重塑现代生产制造体系,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当前,随着3D视觉、深度学 习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该技术正加速向医疗诊断、智能物流、精准农业等新兴 ...
奥普特:AI为工业视觉插上梦的翅膀,场景积累构筑龙头先发优势-20250612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6-12 00:40
联合研究丨公司深度丨奥普特(688686.SH) [Table_Title] 奥普特:AI 为工业视觉插上梦的翅膀,场景积累 构筑龙头先发优势 %% %% %% %% research.95579.com 1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机器视觉具有长坡厚雪的属性,特点是成长期长、天花板高。2023 年全球机器视觉器件市场规 模达 925 亿元,中国市场已成为市场容量扩大的主要驱动力。根据 GGII 数据,2024 年中国机 器视觉市场规模为 181 亿元。下游修复+产品线延伸助力奥普特业绩增长,同时伴随 AI 加速视 觉应用落地,工业质检等应用有望快速提升,公司凭借光源卡位龙头厂商,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公司正从工业视觉逐步向消费级视觉拓展,并通过收购进入直线电机等运动部件市场, 未来有望形成"视觉+传感+运动控制"的综合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SAC:S0490517110001 SAC:S0490520030004 SAC:S0490521050001 SFC:BRP550 SFC:BUX668 赵智勇 宗 ...
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实现新突破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1:03
在创新应用领域,5G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催生出新业态。某汽车工厂构建的5G全连接工厂,通过部署3000余个5G终端节点,实现冲压、焊 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智能协同。在焊接环节,5G+机器视觉系统可实时检测0.1毫米级焊缝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9.99%;在总装车间,5G+AGV系统 根据订单动态调整装配路径,使定制化车型生产周期缩短30%。这种"需求感知-智能决策-柔性生产"的闭环体系,使企业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8天, 市场响应速度提升150%。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5G+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挑战。网络建设成本方面,工业级5G模组价格虽较商用初期下降90%,但单套设备改造成本仍达 数十万元;标准体系方面,不同行业对网络时延、可靠性要求差异显著,需建立分业分级的技术规范;安全防护方面,工业控制系统与开放网络的深度融 合,对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在试点示范、标准制定、生态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加速演进,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