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紫外光刻机(EUV)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江宇舟:美国对我们的非关税制裁,也该到清算时刻了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1 01:07
但笔者认为,我们不应满足于当前阶段,在"贸易战"这个框架叙事下去收复有限的"关税失地",而要将 眼光放到更为深远的地方,那就是美国对我的非关税制裁,其历时之久、涉及之广、危害之深,都远胜 于关税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宇舟】 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考虑到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的所作所为,不能排除在不远的将来,美国会继续在非关税 制裁上向我们发难。也正是现在,是我们在这一阶段,对美发动反制裁反攻的最佳时机。这方面,我们 也该先发制人,先出一个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 近期中美关系有触底回升之势,在"对等关税"暂停一个月后,特朗普打通了他嚷嚷四个月的中美通话, 还获得了访华邀请。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首次会议也正在伦敦举行,坊间对此次磋商取得成果颇为乐 观。 美国是如何利用非关税制裁,一点点收紧绞索的 美国对华制裁由来已久,一部新中国的历史,本身就是反制裁的斗争史。改革开放以后,美国对华制裁 一度收窄至军事和尖端技术领域,但为了迟滞中国的发展,又在过去十几年渐趋扩大。 2011年,美国炮制了臭名昭著的沃尔夫条款,禁止NASA和任何有中国官方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开展科研 合作,打响了本世纪美国对华制裁迈向非军 ...
揭秘4亿美金光刻机的制造工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3 01: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编译自 CNBC 。 在荷兰一个巨型实验室里,严密的大门后,有一台机器正在改变微芯片的制造方式。ASML该公司 耗时近十年研发了高数值孔径(High NA)芯片。该芯片造价超过4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先进、最 昂贵的芯片制造设备。 CNBC 于 4 月份前往荷兰参观了该实验室。在此之前,High NA 从未被拍摄过,即使是 ASML 自己的团队也是如此。 在实验室内,High NA 认证团队负责人 Assia Haddou 向 CNBC 独家近距离展示了 High NA 机 器,她称这些机器"比双层巴士还要大"。 该机器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在康涅狄格州、加利福尼亚州、德国和荷兰制造,然后在荷兰费尔德 霍芬的实验室组装,进行测试和批准,然后再次拆卸运出。 Haddou表示,这需要七架部分装载的 波音飞机747 飞机,或者至少 25 辆卡车,才能将一套系统送到客户手中。 全球首个 High NA 商业化安装于英特尔,该公司将于 2024 年在俄勒冈州建造芯片制造厂(简称 fab)。迄今为止,只有五台这种巨型机器被交付使用。 目前,只有少数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三星和 ...
30多家半导体大厂Q1财报:谁开始好起来了?
芯世相· 2025-05-07 05:36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 关于资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2025年的第一季度,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 , 但 芯片大厂业绩的 分化 现象似乎更加严 重。除了主要市场及产品带来的差异,比如AI与存储相关企业的业绩情况总体更好一些, 汽车芯 片大厂的业绩还是惨淡 。 即便 在 泛 应用 市场,芯片大厂们 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此外,4月的关税风波也影响 着 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少大厂针对关税给出了他们的预 测。 我们整理 了 2025年第1季度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大厂的营收情况 ,供大家参考。 01 芯片设计(含IDM) TI:营收增长,工业市场广泛复苏 德州仪器 (TI)公布第一季度收入为 40.7 亿美元,净收入为 11.8 亿美元。 营收较去年同期增 长 11%,环比增长 2% 。除个人电子产品的季节性下滑外,所有的市场均实现了环比增长。TI 第二季度的展望是收入在 41.7 亿美元至 45.3 亿美元之间。 此外,德州仪器CEO哈维夫·伊兰(Haviv Ilan)在财报电话会上针对美国关税发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29 05:55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美西方越是打压封锁,越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这一点,早已一次又 一次应验,如今也有望出现在半导体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领域。 据《中国激光》杂志今年第6期(2025年3月下)所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称,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 个运行参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UV光源实验平台,这对于我国自主开展EUV光刻及其关键器件与技术 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南华早报》4月29日对此报道时则认为,中方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自 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 报道称,该研究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由该研究所研究员林楠领导,他曾是荷 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ASML)在光源技术方面的负责人。 论文指出,虽然阿斯麦采用的二氧化碳激光驱动技术优点显著,但林楠团队近期研究发现,固体激光驱 动技术历经近十年发展也有许多优势提升,并可能对我国自主开展EUV光刻及其关键器件与技术的研 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所建立的激光驱动等离子体极紫外(LPP-EUV)光源实验平台上,中方团队破局高转换效率,所得 结果处于国际靠前、国内领先水平。科研人员还估计,该光源实验平台的理论最大转换效率可能接近 6%,他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