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码头

Search documents
南财快评|2万亿海洋大市场,打开广东经济增长新空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6 10:28
本报评论员 洪晓文 6月26日上午,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对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 部署。会议强调,广东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更要发挥海的优势、挖掘海的潜力,做 好发展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要牢牢把握历史方位,深刻认识面向海洋的国际竞逐日趋激烈,必须向强 而立、赢得胜利。 近年来,一方面,伴随着陆地资源的快速消耗、逐渐减少,以及环境问题的增加,将人类的生产、生活 空间向海洋延伸,几乎已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知识新技 术的应用为更深度地开发海洋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探索海洋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拓展海洋活动场 景、推动陆地产业"下海",寻求发展增量,成为了全球沿海国家和地区心照不宣的共同行动。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海洋大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全球新一轮围绕海洋开发的竞逐中占据主 动。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4084.5公里的广东,拥有着近2000座海岛,海洋资源 优势得天独厚,再叠加经济发展总量规模大,既有通江达海的外贸基础,又有扎实的制造业先发优势, 能上天入地,更能下海"掘金",是中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重要部分。 ...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再提高
news flash· 2025-05-22 04:58
作为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今天上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 62.62个自然箱,第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央视新闻) ...
一个港口的静默“科技革命”
Qi Lu Wan Bao· 2025-05-21 00:45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尹睿 魏银科 日照报道 在日照港,一名操作员同时管10台设备,5秒就有一个集装箱起落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照港考察时强调,日照港"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还积 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 时隔近一年的时间,记者来到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探寻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迭代升级的实践历程。 日照港石臼港区的集装箱码头上,静默的"科技革命"每天都在上演:远控岸桥的钢铁臂精准抓起30吨重的集装箱,稳稳落在无人驾驶集 卡上,后者沿着预定路线匀速驶向堆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轨道吊凭借双悬臂设计,同时处理海侧与陆侧的装卸任务,平均每5 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完成起落——这个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正以"数智"为引擎,在传统港口的框架中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新质生 产力。 改造升级后的日照港自动化码头,其单机平均效率提升50%,人力成本压降80%。2024年,日照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52亿吨,同比增 长5.7%;集装箱吞吐量671万标箱,同比增长11.8%,已稳居沿海港口全国第6位、世界第7位 ...
交通运输部:我国已建成和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news flash· 2025-05-20 08:55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5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港口基础设施方面,我国沿海港口总体 规模世界领先,全球货运、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 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了八席和六席。港口智 能化发展方面,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 纪录,也由中国港口创造和保持。 ...
小洋山北侧再造一个洋山港区 将建成上海港最大单体自动化码头 服务江海联运、沿海支线等
Jie Fang Ri Bao· 2025-05-14 01:37
小洋山北作业区建成后,将为上海港带来6100米的新岸线,其中集装箱码头岸线长5500米,包含7 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160万标准箱。该项目将采用最新的自动化码头 技术,为上海港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开全新空间。 目前,西1区建设进度最快,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建成,随后开展验收和试运行工作;西2区陆域吹填 工作预计今年年内完成50%左右;东区今年将启动东护岸、东接岸建设;中区则因为涉及海底液化天然 气管线的迁移,需等迁移工作结束,目前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记者 王力 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工程管理部副经理倪立土介绍,小洋山北侧没有天然屏障,受冬季寒潮和东北 风天气影响,现场风浪较大,常有数米高的大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单月有效施工期仅有10天。为 此,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在围填海建设码头堆场的同时,将同步在海上建设一个平行于码头的、7500米 长的防波堤。 进入5月,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迎来新进展,西1区陆域吹填工作完成,码头建设正式开工。站在高 处看去,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洋山北侧已经"吹"出了一块土地。未来,小洋山北侧这片区域将建成上 海港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也是新一代智能化 ...
以创新之笔,绘就港口从“跟跑”到“领跑”壮丽画卷
Qi Lu Wan Bao· 2025-05-01 21:31
王国青 通讯员 刘瑞雪 济南报道 面对荒沙滩和普遍质疑,他带领团队踏上赴欧洲学习之路,却遭遇技术封锁,考察无功而返。是选择购买国 外成熟技术,还是自主建设?张连钢深知,"拿来主义"虽轻松,但国家和企业将长期受制于人,支付天价费用 不说,未来发展还会被"卡脖子"。"不创新就是等死!"他和队员们立下"为港口争气、为国家争光"的誓言, 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一条路。 自动化码头,曾是中国港口人心中的"痛"。当荷兰早在1993年就建成世界首个自动化码头,并历经三代技 术更迭,直到2013年,中国在这一领域仍一片空白,核心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怀揣着建设中国人自己 自动化码头的梦想,处于肺癌手术恢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接过了这一重任。 破局开路 立中国人的码头梦 从荒滩上的"拓荒者"到全球港口的"领跑者",张连钢用40余年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初心与使命。 他常说:"创新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如今,他又带领团队向全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化、轻量 化港口装备发起挑战,将在智慧港口新赛道上续写更多"中国奇迹"。 攻坚国产 铸港口技术的自强魂 "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等不来,必须靠自己!"针对港口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