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RX5

Search documents
荣威、飞凡“联姻”终将沦为一场“尴尬剧”?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7-02 03:02
2024年年底,上汽集团将飞凡汽车重新纳入荣威的体系,而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如今却被外界戏谑地称为"将小孩送回幼儿园"。这场"联姻"看 似是上汽乘用车对"内耗"问题的一次止血之举,实则暴露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困境:当品牌向上突破乏力时,合并是否就 成了逃避现实的"安慰剂"? 仓促整合,效果难显 飞凡汽车的独立曾被上汽集团视为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关键一步。2021年,飞凡从荣威R品牌升级为独立品牌,定价直接锚定20万 - 30万元区间,试 图与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品牌正面交锋。然而,现实却给了上汽乘用车沉重一击:飞凡F7上市首月销量仅815辆,飞凡R7更是长期在三位数销量徘徊。 荣威品牌的衰落则更具戏剧性。2016年,荣威RX5以"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的概念横空出世,月销一度突破2.8万辆,但随后因车机系统卡顿、质量问 题频发,口碑急转直下。此后,荣威品牌频繁更换品牌定位,从"年轻化"到"国潮",再到"科技新主流",却始终未能打造出第二款爆款车型。2024年,荣威 推出全新D系列车型,试图通过"油电同价"策略抢占市场,但荣威D6 DMH混动版5月销量仅2001辆,与比亚迪秦L DM-i月销3万 ...
荣威的“一手好牌”,为啥越打越烂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28 02:53
不到3000辆,这是荣威主力产品D7 DMH 2025年4月的销量。这一销量,距离细分市场同级别销量领先集团,已经越来越远。 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曾以中高端汽车品牌形象亮相、凭借"首款互联网SUV"——RX5风光一时的荣威,已经逐淡出了一般家庭购车的选择范围,甚至只 有在打网约车的时候才能被人们想起。从曾经自主品牌中的独树一帜,到红极一时的智能化品牌,再到如今无人问津,荣威"一手好牌",打得越来越烂。 在新能源领域,荣威虽然很早就开始了布局,但在发展过程中却缺乏坚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度,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早期,荣威在新能源 领域的投入更多是象征性的,没有将其作为核心业务来发展。当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升温时,荣威尝试以MARVEL X再次冲击中高端市场,但依然因产品 力不足、定价虚高而沉沙折戟。与此同时,荣威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的选择也不够明确,一会儿专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一会儿又推出纯电动车型,导致资 源分散,难以在某一领域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 在智能化方面,荣威也曾有过领先的优势。早期推出的RX5搭载的YunOS智能系统,抢得了先发优势。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跟进,荣威却没有及 时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智能 ...
上汽业绩企稳背后的关键词:换挡、整合、协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4-30 03:46
这份第一季度财报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作为上汽过去一段时间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阶段性成果,向资本市场传递出了更加积极的信号,外界是否正在见证 一个"新上汽"的破壳诞生? 销量回暖:自主与新能源双引擎 2024年,在国内外市场的压力下,上汽经营状况仍有不少亮点。2024年,上汽新能源车终端交付达136.8万辆,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上汽连续第三 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年销"双百万辆"的汽车集团。作为上汽品牌向上的践行者,智己汽车全年销量同比增长71%。另外,上汽荣威飞 凡、MG全年零售突破81万辆,也实现同比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上汽利润大幅反弹的直接原因在于销量回暖。此前,上汽在公告中称:"今年以来,公司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内部业务的梳理整 合,努力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实施降本增效,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整车批发销量94.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13.3%,产销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增强,2025 年公司经营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品牌结构以及车型结构看,今年上汽第一季度销量回暖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具备相当强的可持续性。 4月29日,上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