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模型

Search documents
生财有道丨粉嫩可爱的龙头,你肯定没见过!80后匠人让顺德容桂龙舟破圈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07:31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容桂街道,端午临近,人们聚在一起,举行传统的祈福仪式。此刻,藏身于河底淤泥中的"巨龙",马上 就要出水。 容桂的龙舟,大多以坤甸木为材料制作,沉在河泥中保存才能经久耐用。 "比比谁更美",这是顺德容桂龙舟的最大特点之一。每年临近端午节,一条条色彩缤纷的龙舟挤满每一条河,水花与旗帜共舞,游龙与城市同欢。 80后的杨敬和,是容桂龙舟装饰件制作行业里小有名气的人物。 杨敬和对色彩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一套紫色与粉色搭配的龙头龙尾,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第一次以"龙母、地母、天后"三位女性角色为基础创作的作 品。 2007年,杨敬和奔赴海外攻读艺术管理硕士,学习了西方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有了广阔的艺术视野,杨敬和基于当地传统,对龙头龙尾的配色进行了大 胆的创新。 今年69岁的梁海英,从父亲手里接过龙头制作的衣钵,而这间工作室的精彩之处,绝不仅限于传统手艺。 年轻的匠人勇于创新,而容桂老一辈的工匠也毫不逊色。 能自己"动"的龙舟模型,是这间工作室最独特的作品。而这些灵动精美的作品,都是梁海英和他的父亲共同完成的。 坚守、奋进、不拘一格,让顺德容桂的每一个端午节精彩纷呈。 10 ...
节日热→常态火 龙舟“划”出节日消费新赛道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31 22:44
广州市番禺区上漖村龙舟模型手艺人卢志棠:放到家里,旗开得胜、龙马精神、身体健康,所以送礼也 很好。 如今龙舟不仅在水上"划",更在消费场景当中"火"。从手工模型到文旅路线,从传统赛事到龙舟美食, 龙舟文化正以更多样的方式融入生活,激活市场。 在广州市番禺区上漖村的一家龙舟模型工作室里,手艺人卢志棠正在给客户交付刚刚做好的龙舟模型。 从年初到现在,卢志棠已经做了200多条龙舟模型,端午节前更是每天从早忙到晚。 卢志棠表示这些纯手工制作的龙舟模型从30厘米到3米长不等,尺寸虽小但"五脏"俱全,因为寓意好, 受到很多单位、企业的喜爱,除了珠三角的客户,还有来自香港的订单。 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家亮:线下观看比赛的观众已经超过6万人,今年特别设立 了"龙船饭"传统环节,有效联动了周边的所有文旅体资源。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5月1日以来,"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搜索量同比上 涨147%,此外,端午特色传统美食"龙船饭"搜索量同比上涨183%,广州、东莞、佛山、江门、杭州、 深圳等地成"龙船饭"热门搜索目的地。(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仅是龙舟周边产品,记者走访了解到,全国 ...
“乐趣端午”文娱盛宴聚客来 “龙舟+”花样上新打造新顶流燃动消费新热潮
Yang Shi Wang· 2025-05-31 03:07
央视网消息:2024年火爆"出圈"的佛山叠滘龙舟漂移大赛引来了如织的人流。平台数据显示,这个端午假期,佛山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67%,酒店、机票订单量同比均增长了一倍多。"龙舟漂移"的火爆给当地带来了什么?2025年,游客们除了看精彩的龙舟赛事还能看到什 么? 一大早,岭南大地锣鼓喧天,水上有精彩刺激的龙舟比赛,岸上则有游旱龙送祝福的传统民俗活动。 在广东佛山的一条村里,由龙舟队员举着龙头龙尾,村中叔伯挑着箩筐,敲锣打鼓穿过村里街巷,为大家送上祝福。 端午期间,当地将传统的游旱龙活动,创新打造成"游龙汇百家米,齐吃龙舟饭"的文旅活动,家家户户送米献菜、齐煮美味龙舟饭,欢迎远道 而来的游客。 上新不断 "龙舟+"激活假日经济 龙舟赛带来的巨大人流,也直接带动乡村形成了火热的"赛事经济"。有周边的饮料店、民宿表示,最早在2025年2月份就已经有接到预订咨 询。 以舟为媒,以赛聚客。端午佳节,各地纷纷打造"龙舟+"消费新业态。围绕龙舟赛事周边推出"龙舟上河图""龙舟集市"等消费新场景,用激情 澎湃的龙舟赛事点燃假日消费新活力。 吃完龙舟饭,再来体验划龙舟、打龙舟鼓。劲儿沉、节奏缓是喜庆热闹的游龙专属鼓声,而声脆、 ...
一桨划过两千载
Ren Min Ri Bao· 2025-05-30 22:22
夏日傍晚,长江南岸,余热尚存。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童庄河水域,几条趸船静静靠在岸边。突然间, 伴随着一连串急促有力的鼓点,一条仿佛从趸船上分离出的、载有12人的小龙舟划破水面,向远方疾 驰。中间的10名划手奋力划桨,节奏速率高度一致,黝黑宽厚的臂膀随木桨起落,劈开三峡平湖的碧 波。鼓手坐船首,不划船,却是整条船的灵魂——划手们划水的节奏快慢、发力大小、体能分配等全听 他指挥。舵手站船尾,也称为拖艄,主要负责掌控方向。 这是郭家坝镇龙舟队日常训练的一幕。"我们从4月上旬就开始集中训练,为今年端午节期间的屈原故里 传统龙舟赛,以及后面的湖北省龙舟巡回赛等比赛做准备。"龙舟队划手、53岁的卜庄河社区党总支书 记郭坤说,这支40多人的龙舟队于2023年成立,队员有农民、工人、教师等,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 28岁。不少人白天工作,集中训练的时间定在每天下午5点后。 秭归是屈原的家乡,在这里,端午赛龙舟、祭屈原的民俗延续至今。各乡镇龙舟队在端午前一两个月便 投入训练,甚至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 秭归人为何对龙舟比赛如此执着?在秭归,"端午比年大""一个端午三次过",从五月初五"头端午",到 五月十五"大端 ...
佛山南海以艺术为媒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
Nan Fang Ri Bao Wang Luo Ban· 2025-05-16 08:30
接连两届大地艺术节,南海用131组、350多件艺术作品吸引了游客277万人次,并培育了30余家咖啡 店、甜品店、民宿和茶楼餐厅,落地了多个艺术设计工作室,吸引了年轻人回流,激发了乡村新活力。 艺术撬动流量密码 年轻人回来了 今年"五一"假期,店主苏敬谊累并快乐着。得益于当地举办的大地艺术节,他开在佛山南海烟桥古村的 咖啡店,每天要卖出500杯咖啡,日均营业额达8000元。与此同时,他在西樵山下新开的咖啡店客流量 也远超预期。 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佛山市南海区瞄准人文经济发力,连续举办两届大地艺术 节,以艺术为媒,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走进烟桥古村,水网环绕,碧波树影交相辉映。在烟南涌一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木桥边上,一家由危房 改造而成的咖啡店,自去年国庆开业以来便成为古村的网红打卡点,每天游人如织。 "去年国庆开业,首月便实现12万元销售额。春节假期,销售额更是激增至3倍,每天卖出1000杯咖啡, 3个月就回本。"苏敬谊笑着说,店内经常座无虚席。 艺术走进乡野 文化走向世界 艺术家着眼于本土文化,用艺术展现岭南乡土文化,给乡村带来的影响是深沉的、持久的、潜移默化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