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eanBase数据库
icon
Search documents
“百行计划”完成,OceanBase不断拓宽能力边界
Cai Jing Wang· 2025-06-20 06:06
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数据库能力的边界也在不断被重塑。 6月18日至20日,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召开,OceanBase在展会上展示了其在服务规 模、产品演进与技术探索上的阶段性成果。 据OceanBase CEO杨冰在首日发表演讲时透露,OceanBase已达成"百行计划",为超过100家银行的190 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库服务。 在金融展上,OceanBase还发布了面向金融场景的OceanBase4.4.0版本,这一版本加强了TP事务处理能 力、AP实时分析能力和AI原生能力,从而满足金融机构在AI场景上的需求。 "百行计划"完成 数据库作为向下对接IaaS层、向上承接SaaS层的重要底层软件,其表现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进程。OceanBase自2010年始于金融场景,在长达十余年的场景验证中逐步完善产品架构与服务能力, 面对海量数据(603138),尤其是关键业务的数据存储、处理、使用,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分布式架构的 最佳实践。 根据赛迪顾问2024年《中国金融行业数据库市场研究报告》,OceanBase获评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份额第 一。 ...
国产数据库落地加速,OB已支撑超百家银行核心系统
6月18日,国产自研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CEO杨冰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主会场演讲中透露,金融 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核心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已获行业共识,OceanBase已达成"百行 计划",为超过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库服务。 杨冰认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利用数据来重塑传统业务与组织模式,构建新的竞争力。在金 融机构的数据库应用中,往往面临着业务规模增长、业务场景变多、IT架构应用渐趋复杂的难题。在刚 刚过去的5月,OceanBase作为核心数据底座,与四川银行一同刷新了近年来金融系统在分布式数据库单 轨切换的效率纪录——48小时内一次性极限割接133个系统,涉及核心账务、前台产品、渠道、中台等 关键业务系统,实现了四川银行"新一代信息科技工程"的正式投产。 数据库、操作系统和芯片,被视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核心,是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 来,对数据库安全性、稳定性极高的金融场景都是数据库的最大练兵场。据了解,作为"100%根自 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诞生于支付核心场景,总部位于北京。十余年金融场 ...
OceanBase达成“百行计划”,国产数据库来到新起点
2010年,为支撑支付宝在"双十一"期间的核心交易系统稳定,OceanBase创始团队敲下了第一行代码, 至今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间,伴随着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由"可用"走向"好用",OceanBase也从蚂蚁内部金融交易场景 的核心系统"后备军",逐步成长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坚实后盾。 如今,OceanBase又完成了一个重要里程碑。6月18日,在国际金融展览会上,OceanBase CEO杨冰正式 对外宣布,OB达成"百行计划"——服务超过100家银行,并支持190多套核心系统和1000多套关键业务 系统。 "我们认为'百行计划'的达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OceanBase副总裁、金融政企事业部总经理王爽表 示,从银行起步,到整个金融业,再到覆盖所有行业,OceanBase将通过多产品、多生态战略加强客户 服务与拓展,不仅要解决以往核心业务系统的"旧问题",还要着眼于AI时代未来技术路线的"新挑战"。 当分布式技术架构成为共识,如何保障核心系统升级的稳定、安全、可拓展? 一个共识:从集中式架构走向分布式架构 核心系统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心脏",也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环节。 从各家金融机构公开披露信息 ...
AI大厦需要新的地基!
机器之心· 2025-05-19 04:03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Data×AI」范式便是在这一背景中诞生的,传统意义上的 Data Infra(数据基础设施)概念正在走向升级: Data Infra + AI → Data × AI Infra 也就是说,数据系统的作用不再只是为 AI 提供数据,而是本身也成为 AI 工作流程的一部分,与 AI 协同发展。 通过数据与 AI 的一体化融合,「Data×AI」范式有望解决行业数据流通难、多模态数据处理难、质量评估难等诸多问题。 「Scaling Law 即将撞墙。」这一论断的一大主要依据是高质量数据不够用了,正如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在 NeurIPS 2024 大会上警告的那样:「我 们所知的预训练即将终结。」虽然近几个月由于测试时间计算(test-time compute)范式的快速发展,这个曾经喧嚣一时的观点现在已经少有人提,但数据对 AI 的 重要性却不减反增,已然成为当前正在持续的「大模型大战」中最耀眼的元素之一。 为什么数据很重要?从本质上讲,当前几乎所有 AI 模型都依赖对数据中模式的学习,机器获得智能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对训练数据概率分布的 ...
2025 OceanBase开发者大会:Data×AI战略引领未来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7 06:41
基于这一能力,OceanBase致力于从一个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个一体化数据底座演进,通过一套引擎同时 支持TP/AP/AI混合负载,支持向量数据库,实现SQL与AI的混合检索,这背后涉及OceanBase在Data与 AI领域的工程与产品能力。 作者 胡群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为了更 好地应对AI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OceanBase于5月17日举办了第三届开发者大会。本次大会不仅深 入解读了Data×AI战略,还隆重发布了面向AI的应用产品PowerRAG,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 发展思路。 Data×AI战略: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未来愿景 OceanBase的AI战略一号位、CTO杨传辉在大会上阐述了Data×AI战略。他指出,OceanBase正致力于构 建Data×AI能力,面向AI时代推动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战略演进。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在分享中表示,蚂蚁集团将支持OceanBase在金融、医疗、生活等蚂蚁AI的核心场 景的突破,支持OceanBase去实践Data×AI的理念和架构创新。他指出,海量的互联网数据成就了今天 ...
独家对话杨传辉:AI时代来临,数据库龙头OceanBase如何自我变革?|钛媒体AGI
Tai Mei Ti A P P· 2025-05-12 02:05
OceanBase首席技术官(CTO)杨传辉 2025年,开源AI模型DeepSeek、OpenAI推出的GPT-4.5引爆全球新一轮生成式AI热潮。 作为AI技术发展"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之一,数据已经成为推动AI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数 字时代的新型核心生产要素。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大数据IT总投资规模约为354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这一规模接近644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6.8%。其中,2028年中国大数据IT支出规模预计为621.7亿美 元,全球占比约10%,复合增长率24.9%位居全球第一。而当前,中国的数据产量已经占全球数据总产 量的23%。 OceanBase CTO杨传辉对钛媒体AGI表示,AI时代来临,数据处理的边界得到进一步延伸,如多模态大 模型图片、文本、视频等富媒体的无结构化数据规模增长。而且,数据扩展性、数据规模、碎片化等行 业挑战不断加剧,OceanBase希望形成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解决客户需求和难题。 据悉,OceanBase创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一体化分布式数据库公司。2020年,蚂蚁集团旗下的 OceanBase成立北 ...
AI与国产升级双驱,智慧民航的数据库突围战
2025年3月中国民航局发布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全年旅客运输量达到7.3亿人次,同比增长 18.1%,国际旅客量同比增长130%,势头强劲。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民航业迎来历史性复苏,也展现出中 国经济强大的活力与韧性。 在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一场由"AI技术革命"与"国产升级"双驱的民航数智化转型正与时间赛跑加速进 行。双驱背景下,如何以数据为支点、以AI为杠杆抢占制高点,书写中国智慧民航新篇章?作为基础 软件的数据库就成为了关键力量。 AI与国产双驱下的民航数据库升级挑战 自2022年《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印发以来,我国智慧民航建设稳步推进。 伴随年初DeepSeek大模型给全球AI进程按下加速键,民航业的AI应用也正逐步从边缘场景延伸至核心 场景。 以智能决策为例,航班调度需实时分析天气、客流、机组资源,AI算法助力动态优化航线网络与客座 率;以精准服务为例,实现个性化推荐,中国南方航空基于AI的"明珠智企"平台已支持秒级营销响应。 然而,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成为制约AI落地的关键瓶颈,受限于架构僵化、扩展性不足、多模态能力 弱等,难以支撑AI时代的海量结构&非结构数据实时分析与高 ...
外部业绩占比提升到70% 中国数据库OceanBase转向生态体系比拼
Huan Qiu Wang· 2025-03-31 06:5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国产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以下简称OB)在其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 披露了一组数据:生态伙伴数量超1200家,专有云千万级营收伙伴超10家,公有云百万级营收伙伴超10 家,30%项目由伙伴独立交付…… OceanBase明确表示,在合作模式上,未来将由伙伴主导、OceanBase赋能,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市场优 势和技术能力,将伙伴外部业绩占比由60%进一步提升到70%,助力合作伙伴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自成立五年来,从蚂蚁集团内部的技术项目到服务超2000家客户的独立数据库厂商,OB的成长轨迹印 证了一个趋势:数据库的竞争,已从单一技术较量转向生态体系的全面比拼。 OB也正在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在AI与多云时代,如何通过生态共建,抓住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双重红 利? 产品部总经理杨志丰举了一个典型场景:大型连锁企业可在总部部署分布式版处理高并发交易,在分部 使用单机版处理本地订单,通过统一技术栈降低运维成本。"这相当于让企业用'乐高积木'的方式搭建 数据库架构。" 在云数据库市场,OB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兼容全球主流云厂商(阿里云、AWS、华为云等), 提供跨云容灾、数据同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