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甘肃酒泉: 施足金融“底肥” 助粮田成“良田”
Jin Rong Shi Bao· 2025-08-28 02:32
这在之前对于何瑞而言是不敢想象的。与土地打交道已20年的他在2015年成立了曙光丰绿源合作社,但 经营规模一直难以实现较快提升。"其实包括我们合作社,还有一些外来的种植大户、合作社等,都有 流转土地开展集约化种植的想法。但都受到了农地碎片化、盐渍化以及租金偏低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 长期稳定流转和经营。"何瑞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政府层面高效的运营机制是金融有效支持的基础。对此,酒泉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设计出台全市整体 实施方案和长效运营机制等制度文件,明确各环节和相关方职责;试点县级政府出台项目年度实施方 案、宅基地复垦补偿方案等配套制度;同时,通过总结推广近年来农田流转成熟经验,如坚持整村整组 推进,打破已有地域界限,推行"在册不到户"模式,土地承包权"只认本子不认埂子",在流转过程中预 留部分集体耕地,有效应对农民退租类突发情况等做法,进一步保障农田的稳定供给。国开行甘肃省分 行多次深入调研,依照市情、县情、农情,对接市场需求,提前介入,会同酒泉市政府进行项目策划。 在统筹好粮食生产和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的关系基础上,谋划"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项 目建设,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有力推进 ...
香菇富民、文旅兴村,随州以特色产业铺就共富路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随州报道 近年来,湖北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民生改善为导向,推动农村经济活力不断释 放、农村居民走向增收致富,越来越多的区县和乡村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为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 乡村振兴提供了"湖北经验",而随州的探索正是其中的缩影。 "中国香菇之乡"随州随县的香菇产业化发展已有40余年的历史,如今,随县已成为全国四大香菇主产区 之一、全国重要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以及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 与此同时,随县依托香菇产业的加速发展,走出一条富民之路。全县有10万菇农从事香菇种植,"随县 香菇种植工"获批全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 近年来,随县把香菇种植工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省公共就业创业培训管理系统职业工种,按 每人1200元给予培训补贴。依托随州香菇学院,研究制定"随县香菇种植"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顺利 通过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审备案。包括吴忠在内,随县目前已先后发放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近1000 本。 随县就业训练中心教师杨守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来这里培训的学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年 龄小的才高中毕业,年龄大的有快60岁 ...
金融“贷”动蓝莓梦
Jin Rong Shi Bao· 2025-08-28 02:28
义不容辞共克时艰金融护航显担当 回溯企业发展历程,在企业初创阶段,便与海安农商银行结下了不解之缘。南通甜芯果业有限公司成立 于2019年1月,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考验这家新兴企业,成立不久便遭遇了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压力 增大,销量和回款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就在企业危在旦夕之时,海安农 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迅速组织人员上门考察对接。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以无 微不至的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成功渡过了难关。 日前,江苏海安市雅周镇人民政府与海安农商银行携手举办的"政银企协同创新,共促区域高质量发 展"主题座谈会,为雅周镇的企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在授信仪式上,海安农商银行为雅周镇56家企 业共计授信7.8亿元,这无疑让众多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底气。在众多银企合作的动人篇章里,海 安农商银行与主营蓝莓培育种植的南通甜芯果业有限公司的并肩奋进,是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 合,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银企共生的生动实践。 甜芯佳果"蓝"韵足科技赋能销四方 踏入雅周现代农业园内的南通甜芯果业有限公司蓝莓大棚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梦幻的蓝色海洋。一株株 蓝莓植株郁郁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金瓜子”变成“金钥匙”!戈壁滩书写现代农业“金色答卷”
Yang Guang Wang· 2025-08-28 01:43
蓝天白云下,农民们与农机协同,在向日葵田忙碌收获(央广网发 马晓甜 摄) 饱满的馈赠(央广网发 徐晓瑶 摄) "机械化收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效率比传统人工提高了十几倍,"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农牧业综合服务 保障中心副高级农艺师裴锋介绍,"这不仅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更能准确把握最佳收获期,确保葵花籽 的饱满度和品质。"他还指出,葵花盘脱粒后的碎渣可作为优质饲料,还可还田改良土壤,实现"变废为宝",节约 肥料成本,形成绿色循环农业模式。 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产量的提升,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农民增收上。葵花采收期间,脱粒机、运输车辆在田间穿 梭不停,吸引了周边大量劳动力参与收割、晾晒、装运等环节,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仅巴润霍德嘎查的葵花种植 产业,就带动周边3万余名群众实现季节性就业,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党委书记王海龙表示:"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 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将葵花、中药材等高效节水经济作物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重要抓手。" 0:00 央广网阿拉善8月27日消息(记者刘一晨)初秋时节,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温 ...
山东惠民:“红网工坊”赋能乡村振兴
Xin Hua Wang· 2025-08-28 01:02
【1】 【2】 【3】 【4】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是我国重要的绳网产业基地,近年来当地依托绳网产业优势,盘活农村 闲置宅基地,通过村集体自建、企业以租代建、村民入股分红等形式打造"红网工坊"。"红网工坊"既降 低了绳网企业生产成本,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小绳网"织"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8月27日,在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一处"红网工坊",村民在加工海参养殖网。 ...
“泥腿子队长”的乡村振兴答卷
"队长,你走之前一定要到我们村坐坐啊,我们给你送个行。"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 县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文彬两年任期届满,即将离开。消息传开,多个村的村民发出邀请,朴实的话语中 带着不舍。 这位被群众称为"泥腿子队长"的干部,是广西梧州监狱党委委员、副政委。2023年6月,他响应组织号 召,主动报名来到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担任县驻村工作队队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总面积2651平方公里,辖7镇4乡142个村(社 区),总人口38.8万,其中仫佬族占34.9%。2020年11月,罗城退出贫困县序列,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监狱管理者到驻村工作队队长,工作内容和环境变化显著。"刚开始确实有点迷茫。"张文彬说,"监 狱工作注重制度、流程,而乡村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问题复杂琐碎,一切都要从头摸索。"面对陌生领 域,他抓紧学习"三农"相关文件,积极参加各类乡村振兴专题培训,钻研业务知识。凭借一股韧劲,短 短一两个月,他就进入了角色。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犁田、耙田、插秧这些农活都干过,所以我知道,要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不能 只听汇报,要 ...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雪域高原牦牛壮
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往该市牦牛科技产业园进行走访调 研,该产业园负责人、东康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马海比布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牛舍里饲养的牦牛生 长情况。 牦牛产业是青海省重点产业之一,在该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德令哈市纪委监委立 足监督职责定位,紧盯牦牛产业政策落实、扶持资金发放、项目实施、联农带农等重点环节,通过走村 入户、走访养殖基地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督促市农牧局等相关部门做好养殖管理、疫病 防治帮扶指导等重点工作,助推这一富民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德令哈牦牛科技产业园坐落于该市尕海镇以西,是该市将国家投资资金按折股量化归全市42个村集体共 同所有,采用联合经营模式的园区,以实现资金变股金、村集体变股东,带动草畜循环产业发展。该产 业园目前由该市东康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由于42个村是受益主体,在召集会议、集体议事方面存 在困难,为更好保障村集体收益,德令哈市纪委监委协调推动相关村与东康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承包合 同,约定合作社自筹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每年向受益主体缴纳承包费130万元,用于各村年度分 红。"这样做在经营决策方面简 ...
荒滩果园变花海乐园
Jing Ji Ri Bao· 2025-08-28 00:17
几年前,西河北村仅有68亩果园地,每亩年租金才120元。园内5处看护房、3处养殖场更是荒草丛 生,40亩沟塘水也成了"死水",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我们村紧邻着莲阴河,也有河塘林地资源, 问题是资源没有被盘活。"村党支部书记兰恭平回忆道。看着闲置的土地和资产,村干部着急,村民们 也满心期盼。 如今的西河北村,花海乐园里游人如织,民宿、农家宴生意红火。20余户村民搞起配套产业,100 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转机始于即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西河北村成立了清查小组, 党员带头翻账本、查地块、访农户,摸清了家底。"每一笔账都记在本子上,更记在村民心里。"清查小 组的老党员兰孝松说,一本清晰的"资源资产账",成了破局的关键。 清收过程并非一路顺畅。果园面临收回,11户果园承包户的反对成了难题。西河北村召开了3次党 员和村民代表会,党员带头入户讲解政策、核算收益。 本报记者 刘 成 "一开始确实想不通。"村民兰恭涛说,后来村干部带着大家算"短期收益"和"长远红利"的账,他才 明白"不是要拿走咱的地,而是要让地生出更多的金"。最终,84亩土地、8处资产顺利收回。 "以前守着满 ...
2026年年底前 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
He Nan Ri Bao· 2025-08-27 23:39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8月26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的引领作用,该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和增减挂钩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乡村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质效,争取2026年 年底前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 ●各地在编制乡村规划时,将本辖区不少于10%的村庄用地规划为乡村产业用地,充分保障产业用地需 求 ●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暂时无法确定位置的乡村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根据河南省乡村特点和现阶段发展规律,省自然资源厅将村庄规划按组织形式和编制深度分为"实用 性"村庄规划、"通则式"村庄规划和"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随着相关导则接续印发,我省在全国 率先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通知》要求各地在编制乡村规划时,将本辖区不少于10%的村庄用地规划为乡村产业用地,充分保障 产业用地需求;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保障暂时无法确定位置的乡村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留 白"建设用地为乡村未来发展留足弹性空间;将暂时难以确定选址的能源、水利、交通等建设项目纳入 乡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
秦巴焕绿 碧水长流
Shan Xi Ri Bao· 2025-08-27 23:07
转机出现在2000年。白河县果断关停所有硫铁矿点,开启了艰难而漫长的治污历程。 治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矿渣的清运与处理。"我们得先在山上修 近30公里的施工便道,还要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才能把矿渣运出来。"白河县硫铁办副主任王纪国说,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白河县,为废石贮存场寻找合适的场地同样艰难。项目团队不得不采取"场址建 设与地灾治理同步推进"的策略,以最高效率保障贮存场投运。 通过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污染治理试点项目等一系列硬核措施,白河县逐步解决辖区群众饮水 安全问题,确保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7月31日,在安康市白河县卡子镇桂花村二工区矿点,随着最后一车矿渣运至硫铁矿废石贮存场, 陕南硫铁矿治理主矿区白河县硫铁矿区的14处废弃矿点治理工程全部完工,累计封堵矿硐213个,安全 处置废渣175万立方米,生态修复3.6万平方米。这标志着陕南硫铁矿治理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河水重现粼粼波光,成群的鱼儿自在穿梭,鸭子欢快戏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8月 25日,卡子镇凤凰村村民刘尊斌高兴地对记者说。 白河县大量开采硫铁矿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卡子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