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发展

Search documents
主席四提氢能,产业景气支撑底部布局
2025-07-11 01:05
主席四提氢能,产业景气支撑底部布局 20250710 摘要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能源局发布报告明确发展定位,并通 过试点推动商业模式成熟,从资金和商业模式上全方位支持氢能行业。 氢能行业基本面积极,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已达 11 万吨,但汽车数量 仍有缺口,下半年预计将加速发展。上游绿氢项目备案产能达 760 万吨, 开工率约 31%,电解槽价格大幅下降至 500 万元左右,有利于绿氢项 目实现平价。 氢能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下游应用场景,绿醇绿氨和车端最具潜力,海 外市场因政策需求和碳税价格可能率先突破,通过出口绿醇绿氨是重要 发展方向。 2025 年 10 月即将通过的项目将显著增加船舶量级,直接带动绿色船舶 燃料需求。绿醇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上优势明显,已有大量甲醇燃 料新船订单,带动甲醇消耗量和绿氢需求。 汽车端氢能政策不断加码,城市群扩容,补贴资金回笼,地方政府推出 氢能高速过路费减免政策,降低长途运输成本,汽车放量推动确定性较 高。 氢能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寻找下游应用场景能够接受绿氢相对较高的价格。目 前最具突破潜力的两个应用场景是绿醇绿氨和车端。其中,海外市场由于强烈 的政策需求和较高碳 ...
武汉未来三年氢能怎么做?
势银能链· 2025-07-08 03:21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7月4日,武汉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下称 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根据《行动方案》,武汉将构建"一核(武汉经开区)一都(青山区)两翼(东湖高新区、临空港 开发区)"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力争到2027年形成化石能源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多 元化供给体系,氢气总产能达到40万吨/年。打造沿三环线、四环线加氢环线,全市建成加氢站20 座。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等多领域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突破2500辆。 在核心技术攻关和供应链完善方面 ,《行动方案》提出,围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重点环节, 面向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容器、氢气压缩机、燃料电池电堆等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 对纳入市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按规定给予最高80万元支持 。对企业牵头承担氢能领域国家科技创 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按规定给予国家拨付资金最高 50%、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研究: 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势银数据 ...
武汉:拟按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加氢站建设规划
news flash· 2025-07-07 02:18
《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 电池汽车发展。加快氢能装备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氢能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氢气储运配套装备发 展,加快液氢罐箱运输技术产业化,支持液态有机溶剂储氢装备应用,加大制氢电解槽、氢气压缩机等 重点产品生产。优化氢能装备生产企业奖励政策措施。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编 制加氢站建设规划,简化审批流程,优先支持三环线、四环线加氢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加氢环线。 鼓励现有加油(气)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建设"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一体站。(人民财讯) ...
2030年或是氢能产业拐点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7-02 03:02
氢能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将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仍处于 起步探索阶段,不仅技术、成本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商业模式上也未能走通。在日前举行的 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上,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的领导,及来自 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能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嘉宾代表共探"氢"机遇。 今年是氢能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低碳化、零碳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尤其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具备广 阔的应用前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表示,在接下来的示范推广中,要牢牢把握相关试点示 范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从推进典型场景示范应用,优化政策支持方式,加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拓 展应用场景、打造样板工程等方面,加快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当前全球能源改革虽取得进展,但二氧化碳排放削减任务艰巨,能源不平等问题突出。但推动氢能的大 规模应用,需要大量资金,同时还面临国际性标准和认证缺失等阻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气候与技术伙伴司司长Petra Schwager表示:"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加速氢能产业发展,为能 源转 ...
闽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30 02:13
为实现《规划》目标,福建对氢能全产业链进行精心布局。在制氢端,近期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就近供 给的优势,深化其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同时延伸千亿 级重大石化项目的产业链。中远期则积极引导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逐步降低制氢成本,扩大制氢 规模,让绿氢成为主流。 中化新网讯 6月18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下称 《规划》),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2035年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具体而言,2025—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 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力争形成3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万吨/ 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 2030—2035年为快速跃升期。全省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 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 在储运端,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积极推进以氨为储氢介质的特色技术路线,大力支 持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相关材料及 ...
湖南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0 02:23
Core Viewpoint - Hunan Province has issued the "Three-Year Action Plan for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aiming to establish a distinctive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system by 2027, focusing on ke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application [1][2]. Group 1: Goals and Objectives - By 2027, Hunan aims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ke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across the entire hydrogen energy chain, with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hydrogen storage, hydrogen metallurgy, and hydrogen chemical industries [1]. - The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cludes "one port, two corridors, and multiple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areas," establishing a preliminary hydrogen energy industrial cluster [1]. Group 2: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 The action plan outlines four major projects: 1. **Innovation Capability Enhancement Project**: Focus on cor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including clean and efficient industrial by-product hydrogen purification and large-scale hydrog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2]. 2. **Application Scenario Demonstration Project**: Promote large-scale hydrogen energy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machinery and explore new models combining renewable energy with hydrogen storage [2]. 3.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Project**: Concentrate on hydrogen energ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o create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lead enterprises in hydrogen energy applications [2]. 4. **Ecosystem Optimization Project**: Includes measures for innovativ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standard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3].
福建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企查查:相关企业存量突破3700家
Qi Cha Cha· 2025-06-19 06:16
2、今年新注册量企业多集中在新一线城市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30家氢能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多分布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 市,分别占比26.58%、18.92%。 近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其中 提出,发挥龙头企业在氢源供应端和消纳端的带动优势,引导中央驻闽、省属重点企业通过投资收购、 参股、重组联合等方式布局氢能产业;加大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氢能产业专精特新 企业;积极拓宽绿氢下游市场,支持国际氢能贸易、绿色航运及沿海工业开展平价绿氢替代。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 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全国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已建成项目超 9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已建项目产能占全球的51%。这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呈逐年 上升态势,绿氢开发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引领者,众多储备 ...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6-18 23:59
重要的消息有哪些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部署要求,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 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经过五至十年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全面提升,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显著提高,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显著强化,人 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显著增强,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 6月18日下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沪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中国人民银 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 讲话。王江、龚正共同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精神,听取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有关情况汇报 ...
新能源突发!刚刚,重大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18 10:13
超级赛道密集迎来利好政策。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提出,2025—2030 年为起步发展期,力争形成3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 600亿元/年;2030至2035年为快速跃升期,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产业体系,总产值突 破3000亿元/年。 另外,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于6月18日—20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中国汽车工程 学会理事长、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进华在会上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明显扩 大,到2024年底累计推广超过2.8万辆。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 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 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福建重磅发布 6月18日,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 长期规划(2025—2035年) ...
福建:拓展氢能应用市场特别是绿氢市场 逐步推进平价绿氢替代
news flash· 2025-06-18 05:25
福建:拓展氢能应用市场特别是绿氢市场 逐步推进平价绿氢替代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 —2035年)》。其中提出,引导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同时加大对产业链配套企业支持力度,有 针对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拓展氢能应用市场特别是绿氢市场,逐步推进平价绿氢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