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天山南北》民族管弦音乐会在海口上演
Hai Nan Ri Bao· 2025-07-11 02:14
海南日报海口7月10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实习生劳兰婷 通讯员伍寅梦诗 郑钰琪)新疆、海 南,相距数千里。7月10日晚,由海南省演艺集团承办、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演绎的《美丽新疆·天山南 北》民族管弦音乐会,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上演,用音符为听众呈现新疆天山南北的壮丽风 光。 自2020年首演以来,《天山南北》音乐会已在全国多地演出,还曾亮相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 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成为宣传新疆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传播的优秀代表。 海南省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功承办《天山南北》音乐会,是践行文化惠民、搭建艺术桥梁 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该集团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国内外优秀舞台艺术精品,丰富海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 进跨区域文化交流互鉴。 当晚,音乐会以《丝路馨声》拉开帷幕,热瓦普、手鼓、马头琴等新疆特色民族乐器奏响千年丝路的历 史回响。随后,《博尔塔拉风光》《紫罗兰的天空》《帕米尔姑娘》等曲目,将观众的思绪牵引至天山南北 的广袤天地。整场演出的曲目编排如同一部流动的新疆百科全书,描摹了新疆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情。 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努尔巴纳·依明是当晚演 ...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厦门启幕
Xin Hua She· 2025-07-11 01:36
首次来参加交流季活动的王敦玲是金门紫韵筝乐团团长。她将带领团里7名学生,以"筝声里的诗词雅 韵"为主题,通过演讲加演奏的形式,与观众分享介绍古筝这一中国传统乐器。 "音乐是不分你我的,能够凝聚大家共同的情感。近年来,大陆民乐蓬勃发展,演奏者有非常扎实的基 本功。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王敦玲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带领学生到大陆交流学习。 新华社厦门7月10日电(记者付敏)10日,作为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福 建厦门开幕。两岸音乐文化领域知名人士、行业协会代表、优秀青年合唱团队等约200人聚首厦门,共 同探讨两岸音乐合作。 台湾知名音乐家杨慕表示,音乐语言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音乐需要不断地交流、切磋和 打磨,期待两岸音乐交流季让两岸音乐人、两岸同胞共谱乐曲、共赏佳音,共绘美好未来"。 本次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以"鹭遇同声 音创未来"为主题,面向两岸业界青年,将举办包括主旨论坛、 行业研讨会、"华灿之夜"音乐晚会、校园民谣经典音乐会、音乐市集、训练营等多项活动。 本届音乐交流季活动将持续至12日。 责编:李磊、王瑞景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表示,海峡两岸音乐 ...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Xin Hua She· 2025-07-11 01:23
约西波维奇认为,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团结一致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和 挑战才能得到解决。他表示,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将接受、支持和拥护全球文明倡议。 约西波维奇对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等主张表示高 度认同。他说,不同文明不仅需要相互尊重,还需要相互理解、包容和互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隔 阂,减少不同文明、种族之间的误解、冲突甚至战争。 谈及欧中文明交流,约西波维奇愉快地回忆起了2012年7月克罗地亚举行纪念马可·波罗国际艺术节之 际,时任克罗地亚总统的他会见了一个来自上海的代表团,双方讨论了文化合作等事宜。代表团随后访 问了马可·波罗幼时居住过的地方——位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 约西波维奇说,马可·波罗是一位旅行家、商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是最早行走古丝绸之路的 欧洲人之一,为搭建欧中文明交流桥梁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华社萨格勒布7月10日电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意义深远"——访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新华社记者李学军 "我非常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一个旨在融通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的倡 议,是一个非 ...
“山海无界,乐传全球”欧洲音乐人贵州行共赴非遗之约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1 01:20
人民网伦敦7月10日电 (徐量)由人民网英国公司和贵州公司、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文化演艺产 业集团联合发起的"山海无界,乐传全球"——中欧青年艺术交流全球传播活动日前在伦敦正式启动,鼓 励欧洲和贵州当地音乐人融合中国民族器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元素,共同改编经典曲目,创作出具有创新 性的跨文化音乐作品,并通过Z世代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讲述贵州故事、传 递中国声音。 六位来自欧洲的青年音乐人于7月10至19日访问贵州,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音乐采风,与当地非 遗传承人共同探索"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表达"。旅英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作为带队老师,她表示这次前往 贵州的采风之旅,对每一位在西方生活的音乐人而言,都是一次独特的经历,那些在村寨中听到的山 歌、侗族大歌,甚至孩子们随口哼唱的旋律,是音乐最本真的力量。 音乐剧演员尤金·格里芬和钢琴家博格丹·斯克里普卡在得知要去黔东南、黎平、从江等地,探访翁 贡村、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表示渴望从当地的自然风貌和非遗文 化中汲取新的创作灵感。 意大利作曲家安德烈亚·格拉尼齐奥页对即将展开的音乐交流之旅充满期待,他说在贵州十天的沉 浸式体验 ...
豫园灯会走进泰国曼谷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常禹萌表示,豫园灯会来到泰国,是两国文化对话的生动写照,也 是"中泰一家亲"深厚情谊的温暖表达。期待通过泰国豫园灯会,中泰两国能在文化创意、艺术表演、非 遗保护、文旅融合等多领域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结出更多务实合作的硕果。 豫园股份董事长黄震说,2025泰国豫园灯会既是友谊的象征,更是合作的起点,希望能携手更多合 作伙伴,让中国文化、中国品牌走进泰国千家万户,续写"中泰一家亲"的崭新篇章。 2025泰国豫园灯会是一场集彩灯展示、文艺演出、特色市集、主题周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盛宴, 是两国文化、旅游、商业交流的平台,成为曼谷旅游热门打卡地。在集市区域,来自中泰两国的特色美 食、精美礼品、创意好物等吸引了泰国民众和各国游客。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近日,"山海有灵·豫园灯会暨2025中泰文化月"在 泰国曼谷商业地标暹罗天地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8月15日。 作为献礼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活动,此次灯会以中国上古神话典籍《山海经》为蓝本,通过现代 光影技术与传统灯彩技艺,为泰国民众及全球游客打造了一场跨越山海、融合多元的文化盛宴。 灯会整体布局选用了《山海经》中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平行论坛
Da Zhong Ri Bao· 2025-07-11 00:59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平行论坛,推动对话范围从学界走向社会各 界,构建更加多元的交流场域。 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7月10日上午举办。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立成,埃及驻华 使馆副馆长海赞姆·阿卜杜哈迪出席并致辞。北马其顿驻华大使萨什科·纳塞夫参会。 孙立成在致辞中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黄河文明和尼 罗河文明都是大河文明的杰出代表,虽隔万里却遥相辉映,我们愿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持续强化双方 对话交流,深化考古合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点亮新的征程。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将持续搭建文明对话桥 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让古老智慧焕发生机。 本次对话会邀请了中国、埃及、英国的专家学者,围绕"黄河与尼罗河:跨越时空的中埃古代文明 对话"主题开展了对话交流。 世界文化遗产论坛7月10日上午举办。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王 随莲出席并致辞。 王随莲指出,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东省加 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强化法治建设,坚持守正创新,统筹保护利用。论坛邀请国内 外嘉宾和专家共 ...
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Core Points - The 11th Nishan World Civilization Forum was held from July 9 to 10 in Qufu, Shandong, focusing on the theme "The Beauty of Each and the Beauty of Al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Global Modernization" [2][4] - The forum included 6 sub-topics, 2 keynote speeches, 4 high-level dialogues, 8 group discussions, and 7 parallel forums, with over 500 attendees, including nearly 300 international guests from more than 70 countries [2][5] Summary by Categories Forum Overview - The Nishan World Civilization Forum has been held 11 time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2010, aiming to resolve prejudi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through dialogue [3] - The forum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global scholars to discuss the values of civilization, with a focus on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existence [3] Themes and Discussions - The theme of the 11th foru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and respecting diverse cultures while promoting mutual coexistence and respect [4][5] - The forum's discussions reflect Confucian values such as "harmony in diversity," "benevolence," an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5] Academic Engagement - The forum featured 38 academic activities, including 16 main forums and 22 parallel forums, with over 400 experts and scholars participating [5] - The format included high-end interviews and dialogues to enhance interaction among attendees [5] Media and Cultural Promotion - The forum invi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dia to report on the event, aiming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howcase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6] - A special exhibition on Confucian culture was hel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alace Museum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6]
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我们应通过对话和倾听,来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小心翼翼地避免历 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是今天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在本届尼山世 界文明论坛主旨演讲中的发言,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共鸣。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通过的《尼山和谐宣言》,是一个以人类和谐为主题的宣言。从此,尼山世界文 明论坛开启了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新探索。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巴赫表示,尼山论坛通过相互尊重的对话和交流,加深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这 与奥林匹克精神相似。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给予世界的馈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评价。他认为,尼山世 界文明论坛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和相互理解。在引领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和平发展 方面,孔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旧非常适用。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而不 同""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对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 坛,汇聚世界文明智慧,体现了一种担当和包容。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人参会,从单一学术论坛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从参会专家 ...
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与会外方嘉宾高度赞 赏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认为贺信深刻阐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体现中国推动文明交流 互鉴的责任担当。当前世界面临多重挑战,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正当其时,期待各国携手行动,深化互学 互鉴,汇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推动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 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 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充满远见和智慧,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促进合作与共同发 展。"纳米比亚前总统姆本巴在致辞中表示,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都主张对话、鼓励合作,寻求可持续 方案,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他说,只有深化友谊和理解,才能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纳米比亚愿与 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一个包容、繁荣、和平的未来。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表示,当今世界,加强对话的紧迫性不言而喻,本次会议十分契合当下需要。全球 不确定性 ...
逐梦中国诗歌与世界文学的星河(海客话中国·中欧建交50周年)
受访者供图 青城山脚下的小路,绿树蓊郁,蝉鸣声声。德国女诗人雷震轻装小扇,模仿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埃兹拉·庞德的语调,吟诵着庞德编译的李白诗《送友人入蜀》英文版。这是纪录片《诗美成都》中的 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恰如一个文化隐喻:这位成长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艺术家,正以独特方式,逐梦中国诗 歌与世界文学的星河。 水墨引路 "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和青城山有些相似,环境清新安静,人们生活悠闲。"雷震说。奶奶收藏的水 墨画、创作的陶艺品和推崇的东方极简美学是雷震的艺术启蒙。19岁时,雷震带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奔 赴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那时她觉得"视觉作品直截了当,是世界共通语言"。在唐人街光 华书店,她接触到中国古代典籍的不同译本,发现差别很大,于是决定自学中文——"在伦敦地铁上, 看到中国人捧读中文书,我就想:我也要读!" 渐渐地,雷震喜欢上中国的很多东西,中医,繁体字,香港电影……她从《易经》震卦中的"震为 雷"为自己取了"雷震"这个中文名,再后来她来到中国,并嫁给一位中国画家。 文化公民 初到中国,她仍以水墨画创作为主,获奖频频。但练习中国书法成为一个转折点:书法让她体会汉 字的表意本质,成为她深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