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并购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杰华特拟斥资3亿元收购亏损企业 业绩约定未设惩罚条件 双重估值模式引关注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26 09:00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天易合芯的主营产品为信号链芯片,杰华特希望通过与标的公司在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协同效应,优化信 号链业务的表现,并加速其他业务在新客户资源中的渗透。而2024年杰华特信号链芯片业务营收占比还 不足2%,毛利率也仅为-1.66%,其规模放量和盈利改善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继寻求港股上市之后,杰华特又拟3亿元加码半导体并购,以解决上市后所面临的经营困境。 此外,此次并购设有双重估值的特殊条款,业绩约定也未设置惩罚条件,其背后利害请投资者们审慎看 待。 杰华特作为以虚拟IDM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早年营收曾持续高增,并于2021年实 现扭亏为盈,而2022年上市之后却增收不增利,之后两年更是遭遇半导体全行业需求疲软困境,陷入亏 损,两年合计亏损11亿元。 2025年5月20日晚,杰华特又发布公告称,杰华特及其全资子公司杰瓦特拟以合计3.1874亿元直接和间 接收购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易合芯"、"标的公司")合计40.89%的股权。 2025年2月,杰华特发布公告,宣布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以上具体情况可详见此 前发布的文章《杰 ...
异动盘点0526| 比亚迪再掀价格战,汽车股下挫;电力股、半导体股逆势走强;苹果跌3%,特朗普威胁让其回美生产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6 04: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日上午港股 1、巨子生物(02367)低开逾8% 可复美重组胶原含量遭质疑,公司发文回应造假风波,现跌超3%; 2、地平线机器人-W(09660)高开逾3% ,今日起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低走,现跌超3%; 3、阜博集团(03738)涨超6% ,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约23%,公司加速推进AI生态布局; 4、同程旅行盘初涨近14% ,创历史新高,Q1业绩超预期。大众旅游消费力的持续提升,25Q1,同 程旅行的住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现微涨不足1%; 3、Workday(WDAY.US)跌超12% ,第一财季收益超预期幅度较小; 4、新日铁与美国政府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美国钢铁(X.US)涨超20% ; 5、 苹果跌3% ,特朗普威胁苹果回美生产。否则,"苹果必须向美国支付至少25%的关税。" 5、比亚迪再掀价格战, 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加入降价阵营,最高直降5.3万元,部分 车型起售价下探至5.58万元。 港股市场新能源汽车股全线下挫。 其中,零跑汽车、比亚迪股份跌超 7%,吉利汽车跌超6%,理想汽车-W、长城汽车跌超4%,小米集团-W跌超2%,小鹏汽车-W跌近 ...
对话元禾璞华牛俊岭:半导体行业进入并购+创新的综合时代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21 14:42
文 | 新浪财经 徐苑蕾 牛俊岭还提到,从创新角度,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在先进计算架构和算力芯片、先进存储器、先进工艺 及设备、先进EDA等部分领域,中美两国集成电路创新将会呈现出相互竞争但彼此隔离的局面。 "就竞争格局而言,不管是体量还是技术产品的迭代,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 细分赛道基本形成了从国产替代到内卷的阶段,部分企业如Nor Flash、功率半导体等通过核心技术优势 以及成本优势,获得了海外客户认可,实现了芯片出海,整个行业现在基本上来到了一个并购+创新的 综合性时代。"牛俊岭称。 在并购方面,元禾璞华主要围绕国内链主企业,实现业务补强,比如帮助模拟芯片、EDA等上市公司 通过并购整合丰富产品矩阵并扩大产业规模。此外,围绕原始创新、卡脖子的新技术进行并购,比如协 据牛俊岭介绍,基于行业的变化,元禾璞华的投资策略也在不断演变,投资领域从半导体产业链延伸至 卡脖子与原始创新的硬科技,投资阶段从以成长期、成熟期为主的"纺锤形"变成"哑铃形",即聚焦于中 早期的少数股权投资项目以及成熟类的并购项目。 助半导体设备企业并购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实现产业补强。最后是帮助传统企业,通过并购硬科技资 ...
牛俊岭:政策组合拳驱动半导体并购潮,产业整合加速与估值重构进行时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9 08:28
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 ——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公司路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 场投资价值。元禾璞华基金合伙人牛俊岭出席会议并发表看法。 责任编辑:彭紫晨 到了第二个阶段,2017年到2021年,在这个阶段整个中国半导体存量资产在不断增多,随着科创板、 IPO的开闸,包括注册制等等,使半导体少数股权投资像雨后春笋不断的风起云涌,那时候实际上是没 法做并购的,因为大家卖的意愿不太强烈。因为当时科创板上市的条件门槛不是太高,3个亿的收入, 大概5000万的净利润就能够,如果在细分赛道第一名第二名非常容易上市。卖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 走科创板这条路,所以没办法做并购,估值都非常高,卖方都希望自己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再往后可以看到,半导体的存量资产不断的增大,在每个细分赛道上都出现了上市公司,尤其是模拟类 的设计类的企业。在这个环境下,整个中央,包括国家,包括证监会已经看到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半 导体的存量资产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