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汽车界大事件来了
IPO日报· 2025-06-11 06:3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AI制图 中国汽车界大事件来了! 6月11日凌晨,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而稍早, 也就是6月10日晚,长安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等厂商先后发表声明, 宣 布"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 上述企业纷纷表示,它们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 质量发展做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为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此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 例》经2024年10月18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需在交 付后60天内付款,禁止强制使用商业汇票变相延长账期。 笔者以为,这是大好事!据了解,此前 中国车企平均账期达182天,有的企业甚至超过270天。 平均来说,供应商至少要垫资6个月甚至 近一年才能回款 。 笔者以为,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 实质上,这是汽车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主导地位,无偿占用中小供应商的资金。依附于车企的供应 商为了生存,不得已接受这种"非平等"压榨。而这种压 ...
冲上热搜!集体跟进,小米也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11 05:08
6月11日,"比亚迪宣布60天内付款""账期不超过60天意味着什么"等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6月10日深夜至6月11日上午,小米汽车、吉利汽车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集 团、小鹏汽车、北汽集团、零跑汽车等车企相继发表声明,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6月10日晚间,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等车企也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 60天以内。 多家车企先后跟进 小米汽车承诺,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 的部署要求,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吉利汽车集团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 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安汽车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 天内,以切实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运 行。 比亚迪汽车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小鹏汽车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 ...
长城、小米等车企陆续跟进!
证券时报· 2025-06-11 04:40
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也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家车企做出相关承诺。 6月11日上午,小米汽车表示,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作 出的部署要求,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将以切实行动,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 高质量发展。 理想汽车表示,将持续贯彻60天以内的支付账期,与行业伙伴共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朝全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长安汽车表示,近期,工信部、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 一系列部署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委的精神,长安汽车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 维塔,向行业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切实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 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运行,共同努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吉利汽车集团则表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 定,发挥领军企业担当 ...
小米、小鹏、吉利、长安、奇瑞等车企陆续跟进
第一财经· 2025-06-11 02:46
长安汽车表示,近期,工信部、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 展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委的精神,长安汽车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 深蓝汽车、阿维塔,向行业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切实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 任,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运行,共同努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月10日夜至11日上午, 小米、理想、长安、长城、比亚迪、奇瑞、 一汽、东风、广汽、小鹏、赛 力斯、吉利 等汽车生产企业陆续发表声明,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吉利汽车集团则表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业链 供应链稳定,发挥领军企业担当,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又有 多家车企官宣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也宣布, 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 6月11日上午,小米汽车表示,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 链稳定作出的部署要求,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将以切实行动,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车企集体承诺账期缩至60天 专家:还应规范支付方式
news flash· 2025-06-11 02:35
金十数据6月11日讯,近日各车企纷纷宣布对供应商账期缩短到60天以内,其背景是积极响应国家及相 关部委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 弘指出,之前汽车供应链企业普遍面临较长的回款周期,有时多达9个月甚至更长,导致许多中小配套 商的资金链紧张,不得不依靠贴现、短贷等方式维持运营。缩短账期能够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提升 其经营韧性和创新能力。不过,仅靠各车企口头承诺60天账期未必能确实保障供应商能及时拿到回款, 还应规范支付方式,如要求必须使用现金、禁止使用6个月承兑汇票等,以真正杜绝回款延迟到账的现 象。 (中新经纬) 车企集体承诺账期缩至60天 专家:还应规范支付方式 ...
多家车企集体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共促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Huan Qiu Wang· 2025-06-11 02:23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智驾综合报道】6月11日,国内汽车行业迎来重大举措,多家车企纷纷宣布将供应商账期改为 60天,此举在汽车供应链领域引发广泛关注,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多家车企集体将供应商账期改为60天,无疑是汽车行业的一次积极变革。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 下,这一举措展现出车企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深刻思考与责任担当。 过去,行业内"内卷式"竞争带来的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平 衡。而此次车企主动缩短账期,是对国家政策的有力响应,更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通过加快资金周 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获得更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有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生产和服务中,提升 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6月10日晚间,广汽、东风、中国一汽三大国有汽车巨头率先行动。广汽集团通过官微发布"关于供应商 账期的郑重承诺",明确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旨在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携手上下游伙 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一汽积极响应国家部委关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部署,将供应商付款 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东风汽车也宣布,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将支 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 ...
小米汽车账期统一至60天内
news flash· 2025-06-11 02:10
小米汽车坚决落实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就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作出的部署要求, 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我们将以切实行动,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 发展。(新浪科技) ...
对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这些车企带头了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0 13:43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6月10日晚,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集团等汽车企业 陆续发布承诺:对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中国一汽表示,近期,工信部、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中国一汽坚决贯彻落实,持续优化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市 场经济秩序健康稳定。一是完善机制,强化执行。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 位付款期限要求,加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二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加强采购、财务等部门内部协 同,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确保付款流程畅通无阻。三是技术赋能,精准管控。充分利用数字化云工作 台,实现对合同执行、发票匹配、付款申请等全流程节点的实时监控,确保每一笔应付款项按期支付。 广汽集团强调,广汽一直以来坚持为顾客提供高安全、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是 保障产品高安全、高品质的基础。为此,广汽集团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 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东风汽车表示,6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每经热评|坚决抵制以价格为主的内卷 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3 15:06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价格战或许能带来短期销量增长,但长远来看,它 透支的是行业的创新力、品牌的溢价能力和消费者的信任。车企应该有远见卓识,唯有挣脱"低端泥 潭",中国汽车产业才能迎来真正属于自己"质"与"量"双翼齐飞的新天地。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但当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显著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水平。规模与利润间的巨大反 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价格战给企业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压力。 放眼全球产业竞争史,深陷"低价-低质-更低利润"怪圈而无力自拔的教训比比皆是。一些曾经风光的消 费电子品牌,因长期依赖价格厮杀、忽略核心技术沉淀与品牌价值塑造,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 只有摆脱价格战这一低水平消耗战,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才能打开更开阔的发展空间。那 么,如何摆脱低质量的价格战?笔者认为,需要国家政策和整个汽车行业的引导和自律。行业协会可搭 建技术共享平台,推动电池回收、自动驾驶等共性技术攻关。车企的战略清醒与定力也至关重要,只有 将资源持续倾注于核心技术创新、制造工艺精进、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