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

Search documents
【西街观察】莫让“开盒”继续狂欢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5:24
面对个人信息接连失守,监管强化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 施等多个维度,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开盒",即在网上曝光他人的隐私信息,也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 百度"开盒"事件把大众对于信息泄露的恐惧推至台前。将一个人的信息无死角地公之于众,个人信息泄 露程度之高、危害性之大,已经远超很多人的过往认知。 除了"开盒"所带来的网络暴力,大众感触最深的还有个人信息收集的无处不在,App超范围采集的屡禁 难止,各种骚扰电话的轮番轰炸,电信诈骗的精准围猎…… 究其原因,一方面AI等技术加持,让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易如反掌。另一方面,即便是同样的技 术,应用目的和场景大不相同,最后带来的影响也有天壤之别。 面对肉眼可见的App超采人脸识别滥用、个人信息倒卖黑灰产肆虐,以及我们可能看不到的海外社工库 的猖獗、平台治理的被动,怎样治理"开盒",归根结底是立法完善,以此形成系统化的有法可依、违法 必究。 比如,在信息收集的前端,目前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然相对分散。 有学者在梳理这些法理 ...
“开盒”明码标价 网信办点名多平台要求“零容忍”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0:58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开盒"再一次进入监管部门视野。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网 信中国"了解到,中央网信办日前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 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 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 也发现,部分网络平台仍然存在隐性的"开盒"广告,打击"开盒"黑产链已是当务之急。 明码标价的"服务"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而遭遇过"开盒挂人"困扰的有公众 人物也有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行为亟待整治。 北京商报记者对一些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网络空间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 色产业链。 当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开盒"、"专业查人"等关键词时,名为"城市猎人联盟"的网站赫然出现。该网站 页面设计简单,直接列出"业务清单",明确宣称只要用户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付费后 即可获取对应人员 ...
打击“开盒挂人”等网暴行为 司法如何发力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13 22:39
不久前,一名13岁的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位孕妇"开盒"的事件,让网络暴力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进 入公众视野。 入选最高法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的刘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是一起典型的"开盒挂 人"案件,体现了上述特征。 芳芳(化名)是一名网络主播,有一天,她的手机突然收到很多陌生电话发来的骚扰短信,以及朋友推 给她的各种网络链接,不仅曝光了她的个人信息,连家人的个人隐私都被挂上了网。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开盒"主要指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挂人"指在社交平台上将上述信息发布。这些个人信息通常通过非法手段搜 集,"开盒"者隐匿在网络背后,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被公布后,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 生活中也会被骚扰。 "从我们了解的相关案例来看,既有未成年人成为'开盒'等网络暴力受害者,也有未成年人在网上曝光 他人隐私信息、实施'开盒'等网络暴力的。"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日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 访时表示,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更容易遭受网暴信息及其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的 侵扰,成为网暴的侵害对象。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对 ...
于东来事件,谁在逼着企业家沉默?
虎嗅APP· 2025-05-06 09:30
以下文章来源于王智远 ,作者王智远 于东来连发多条动态,不止威胁政府,还说,如果不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对方责任,自己将退出胖东来,甚 至关停胖东来。 王智远 . 商业记录者,主持人、《复利思维》《自醒》图书作者;专注于市场营销、消费心理、AI新科技、精 神生活与商业探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 ,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五一假期,你过得开心吗? 有一个人不太舒服: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因为他和柴怼怼之间的纠纷,五一爆发了。 这事早在4月5号就开始了。那天,柴怼怼发视频说胖东来卖玉石是靠"暴利"赚钱,还放出话来有证据。 面对质疑,胖东来没藏着掖着,接连做出回应:公开销售数据、定价标准,甚至把产品送去第三方检测, 还承诺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退货。 即便如此,对方还是没放过他。到了5月2日到3日,局势彻底升级。 这场风波持续半个月,直到最近抖音平台才介入处理。 而此时,于东来也删除了此前发布的所有动态,并把自己的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这场舆论才低调收场。 1 我身边有些朋友看到后郁闷,说:一个网红,至于这么较真吗?于东来这大企业家脸都不要了,跟对方撕 破脸,是不是太不理智、太偏执了? 我反而觉得,我们忽略 ...
挖呀挖黄老师“挖出一个亿”:现状曝光,令人唏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1 18:15
作者丨好看的 01 大家还记得因一首"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走红网络的黄老师吗? 最近,她突然冲上了热搜榜第一位。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指出,黄老师靠着挖呀挖赚了一个"小目标"。 据这位网友所推算:"黄老师两天赚75万,一年不得挖出一个亿?"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 "知道网络赚钱,没想到这行业如此暴利啊" "是谁酸了我不说,黄老师真的是老天爷送饭吃" "幼儿园老师逆袭成亿万富婆,这是什么逆袭文女主?" ..... 随着传言愈演愈烈,黄老师也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没过多久,这个传言就被黄老师本人亲手掐灭。 在访谈节目《生活的N次方》中,黄老师首次公开回应: 关于"挖出一个亿"纯属谣言,简直离谱。 她表示,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情。自己在下班后,也是去家里饭店帮忙。 除此之外,黄老师也回应了关于"流量焦虑"的问题。 她坦言,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在乎流量。 如果真的在乎,就不会在爆火的时候隐退去生小孩了。 当然,如今还是会用心打磨每条视频内容,但不会太过焦虑。 在她看来,"有些东西能拥有过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说实话,这份通透很难得。 尤其是作为曾火爆全网的"大网红"来说。 但很理解她,毕竟这几年, ...
法治蓝皮书预测: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暴犯罪,惩治电诈犯罪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7 07:22
南都讯记者刘嫚发自北京 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的"2025年法治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2024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及2025年犯罪形 势预测》。《法治蓝皮书》称,中国"轻微刑事犯罪增长、严重刑事犯罪逐年下降"的趋势得以继续保 持。《法治蓝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同时继续针对食品药品安 全、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加强惩治。 数据显示,2024年,检察机关坚决惩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起诉利 用网络实施的犯罪27.2万人。《法治蓝皮书》预测,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构 建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级法院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8.4万人,同比下降9.74%,重刑率 为7.1%,同比下降0.94%;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罪犯103万人,同比增长3.49%,占犯罪总人数 的87.41%。但不应忽视,危害性极大的严重暴力犯罪依然偶有发生。 对此,司法机关高度重视,从重从严惩处此类案件,维护社会安定。《法治蓝皮书》称,2024年我国各 职能 ...
带头“开盒挂人”,网络安全博士眼里哪有“安全”
Xin Jing Bao· 2025-04-13 22:46
在这起案例中,或许是由于被告人之一、网络安全博士的"专业能力"较强,其开盒显示出了极高的效 率,短短几个月,受害者就多达三千余人,波及主播本人及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等。 网络安全在读博士,竟然带头"开盒挂人"。 日前,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开盒挂人"的案例。一名网络信息工程专业、主攻网络安全的在读博士和另 一名大三学生,仅因虚拟偶像之间的粉丝冲突,就对其他虚拟主播及其周边的人进行开盒、曝光、造 谣,导致两名虚拟主播患上抑郁症。 此外,网络平台更需肩负起审核之责。可以清楚看到,"开盒挂人"的很多案例都发生在粉丝团体、亚文 化社区,平台理当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进行巡查处置。日常信息监管、违规账号处理、敏感信息 识别等,平台都需要强化应对,不给"开盒挂人"提供任何滋生的土壤。 但令人深思的是,如此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在一些群体中却如同家常便饭,完全不以为意。偶像被攻 击、喜欢的游戏被"黑"、评论区一言不合的吵架等,这些不起眼、近乎玩闹一般的小冲突,往往就会成 为"开盒挂人"的引爆点。 总之,治理"开盒挂人"也是一道综合考题,法律法规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社区管理等都是其重要 内容。如今,社会对此已有清晰共识,接下 ...
翻车了
猫笔刀· 2025-04-12 14:14
周六闲聊,给你们分享下今天我摄入的有意思的信息。 白天占据微博和知乎两大社区的最火话题,是某个知名数码博主翻车了。起因是下面这个帖子,直接把简中最大的两个文字社区都点炸了。 很多人初看这段话会隐隐觉得不舒服,但一下子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舒服。不过互联网上面有的是嘴替,我觉得说的最到位的一句话是,向上拒绝才是 克服讨好型人格,向下拒绝只不过是欺软怕硬。 在这个case里大部分网民选择和网约车司机共情,所以铺天盖地的指责涌向了发帖人,非常可怕的网络暴力,现在对于当事人来说可以算是出道以来的至 暗时刻。 我看到热搜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惊讶,作为一个成名四五年的,粉丝千万+的知名博主,不应该说出网感这么差的话,我甚至都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已经长时 间脱离互联网内容一线了。 吃互联网这口饭的人,最忌讳在话题上和弱势群体产生对抗,因为当今网络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向下共情。李佳琦当初一不小心说出一句"你们是不是不 够努力"就犯了众怒,哪怕之后在镜头前哽咽道歉,个人形象也已经遭受不可逆的损失。 一个客观事实是网络博主在成名后,大都在收入上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财富阶层升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时的博主很容易在世界观上脱离平民 视角, ...
中国开盒产业链
创业邦· 2025-03-25 08:3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opening box" industry, which allows individuals to easily access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 leading to significant privacy concerns and potential abuse [3][4][81]. Group 1: Incident Overview -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incident involving a Baidu executive's daughter, clarifying that the data accessed was not from Baidu but from foreign software [3][4]. - It highlights the ease with which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the "opening box" service, likening it to an upgraded version of "human flesh search" [5][6]. Group 2: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 The transition from an anonymous internet era to one where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easily exposed is discussed,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this shift [9][10][13]. - The article explains how "human flesh search" initially served as a form of public oversight but has evolved into a tool for online violence due to its accessibility [14][15]. Group 3: The "Opening Box" Industry Chain - The "opening box" industry has developed a complete supply chain, with data leaks primarily originating from social engineering and insider threats [17][18]. - Social engineering is defined as exploiting human weaknesses to gain access to sensitive information,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nsure data security [19][20]. Group 4: Data Leakage Mechanisms -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hackers can easily breach databases and sell the information, with two main methods: spontaneous and customized data extraction [22][25]. - The concept of "credential stuffing" is introduced, where hackers exploit reused passwords across different platforms to gain unauthorized access [29][30]. Group 5: Role of Insiders - Insiders, such as employees with access to sensitive data, pose a significant risk, as they may sell information for personal gain [33][34]. -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the vast and unregulated data systems in China contribute to the ease of data leaks [34][35]. Group 6: Social Engineering Databases - The "social engineering database" serves as a middle layer in the "opening box" industry, where data is aggregated and sold to various entities, including fraudsters [42][45].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these databases allow for the cre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ofiles on individuals, leading to severe privacy violations [54][55]. Group 7: Market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 The primary customers for social engineering databases are often involved in fraudulent activities, as they can purchase large volumes of personal data [60][61]. - The article explains how the ease of acces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led to a rise in scams and targeted harassment [62][63]. Group 8: Legal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 Existing laws regarding online privacy and data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highlighting the challenges in enforcement and the need for more robust regulations [83][84].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while there are laws against data misuse, the execu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se laws remain questionable [87][88]. Group 9: Future Implications -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stressing the urgent need for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opening box" industry, likening it to the fight against fraud [98][99]. - It calls for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protect individual privacy and dignity in the digital age, as the current trajectory poses significant risks to society [96][97].
百度副总裁13岁女儿“开盒孕妇”事件,我想到了李天一…
商业洞察· 2025-03-20 09:34
以下文章来源于李月亮 ,作者我是李月亮 李月亮 . 这里有一个看问题超准的作家。她的文章特别好看,你来了就会不想走。 作者: 李月亮 来源: 李月亮 (ID:bymooneye) 一封百度副总裁的道歉信。 一场魔幻的"坑爹大戏"。 背后是一个父亲缺席孩子教育的恶果。 一条评论掀起的骂战 这两天,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火了。 这个13岁的小女孩,干了件大事。 不是斩获了什么殊荣。 而是把别人开了盒。 开盒,是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的"升级版"。 可以理解为,强行拆开网络匿名的盒子,把背后的真人信息曝光出来。 比如A讨厌B,就想办法找到B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 然后曝光到网上,供人网暴。 01 开盒是个危险且疯狂的举动—— 第二,曝光别人信息后,往往还有网暴、恐吓,甚至线下伤害。 谢广军的女儿平时爱追星,偶像是张元英。 为了维护偶像,她经常拿开盒当武器,收拾意见不合的网友。 比如这次翻车的开盒事件,起因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前几天,张元英坐飞机去看秀,行程安排是当天往返。 有个粉丝就为她宣传,说"这是魔鬼行程",夸赞她敬业。 一个女网友看到了,在随便评论了一句: 第一,要获得别人的真实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