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支持

Search documents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正式施行 新法给力 民企有为
He Nan Ri Bao· 2025-05-19 23:54
从钻石小城的"克拉自由"到汽车小镇的"速度突围",从红枣产业的七十二变到零碳工厂的绿色革命,从问鼎 苍穹的"河南造"卫星到拓展至南美洲的"甜蜜半径"……大河之滨,民营经济动能澎湃。 5月20日,备受民营企业家期待的重磅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 法)正式施行。这部共9章78条的法律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 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全力优环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河南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 春天。 如何让法治精神变为发展红利?如何在法治框架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跨越?记者就此展开采访,透视 法治力量将如何破除隐性壁垒、激活发展动能。 强信心以法治稳定性增强发展确定性 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版图里,民营经济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达 1090.1万户,同比增长3.23%,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5.9%。 在洛阳钼业智能调度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屏幕监控矿区情况,并远程操控挖掘机等进行作业。 张光辉 侯豫炯 摄 以法治之力,凝聚信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谈及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企业家无一例外地表达了振奋和 ...
债市“科技板”启航,五方面速览科创债增量政策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5-09 07:52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卢菱歌 lglu@ccxi.com.cn 侯天成 tchhou@ccxi.com.cn 谭 畅 chtan@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新一轮增量金融政策的四大关注——5 月7 号国新办发布会点评,2025 年 5 月 2025 年 5 月 热点点评 《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法治升级对债 市影响几何?,2025 年 5 月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八大关注点——全 国两会精神学习系列之一,2025 年 3 月 "两会"后积极财政的四大关注——全国 两会精神学习系列之二,2025 年 3 月 增量财政政策的七大关注——10.12 财 政部新闻发布会点评,2024 年 10 月 第一波增量政策的六大关注——金融支 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简评,2024 年 9 月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www.ccxi.com.cn 债市"科技板"启航, 五方面速览科创债增量政策 近日,我国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迎来重要进展,多层次 ...
火速落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支持举措
Jin Rong Shi Bao· 2025-05-08 09:02
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李云泽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 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政策应声落地。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明确了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引导金融机构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根据《通知》的内容,保量,即保持信贷支持力度。提质,即加强风险管理,指导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质 量。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指导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优 结构,即优化供给结构,引导加强首贷户发掘和培育,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做好信用贷款、中长期 贷款投放,强化小微企业法人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并未对保量目标设置简单"一刀切",而是提出"对改革化险等任务较重的地区 和机构,可实行差异化安排"。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经营定位,探索可持续的小微企业金融服 务模式,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的良性供给格局。 关于稳价,《通知》要求合理确定信贷 ...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一季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08 08: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实习生王淑美北京报道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出席,就"民营企业参与国 家经济战略以及投融资支持促进"方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丛林表示,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致力于完善科技 金融服务模式,立足行业产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 一是促进投融资结合。目前该局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用以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从 现有成绩来看,已经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 业畅通资本循环。 二是创新增信方式。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处置、补偿 等相关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为科技型、高新 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专项担保。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 亿元,同比增长了20%。 三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该局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两项保险补偿 试点,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丛林介绍,在以中小微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