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科技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时隔3700余天 沪指重返3900点
今日上午,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上一次A股"见到"3900点,是在2015年8月18日,距今已有3700余天。 盘面上,"科技+有色金属"成为最强双主线。有色金属板块中,贵金属板块领涨,工业金属、小金属、稀土永磁等板块上涨。两大龙头股紫金矿业、洛阳 钼业联手大涨,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科技股全面发酵,存储芯片、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通富微电"一字"涨停,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涨超7%、华虹公司"20CM"涨停,兆易创新、澜起 科技、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龙头股也大涨,这些龙头股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可控核聚变、固态电池、量子科技等板块也大涨。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24%,报3931.07点,深证成指上涨1.75%,创业板指上涨1.77%。市场半日成交超1.72万亿元。 科技股全面走强 今天上午,科技股全面走强,半导体产业链大涨,存储芯片、先进封装等板块涨幅居前。消费电子概念上涨,AI PC、AI手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算力产业 链表现活跃,PCB、光模块等板块上涨。 | 德邦科技 ■ 688035 | 63.18 | 14.56% | 89.9 Z | | --- | --- | --- | -- ...
合肥:科创之城 攀高向“新”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10-09 02:10
"不沿江、不沿淮、不靠海",没有禀赋资源,曾经的内陆"腹地"城市合肥,如今在互联网上是名副其实 的"网红城市","科里科气"、"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网友们各种调侃背后,反映了合肥紧抓科技这 一"关键变量"、实现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秋时节,合肥市委网信办主办了"信心合肥"——长三角主流网络媒体调研行活动。扬子晚报/紫牛新 闻记者和长三角的数十家主流媒体记者一起,走进了合肥,几天时间里,记者实地探访了世界制造业大 会现场、合肥合翼航空、亿帆医药(002019)、派能科技等点位,深切感受到合肥以独特的产业投资方 式和科技创新模式,孕育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以科创之城姿态展示出强劲发展势头。 "低空翱翔" 经济新翼 "嗡……",伴随一声呼啸,在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合肥骆岗公园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停机坪 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瞬间升空,旁边的"航站楼"大厅里,售票系统已经就绪,这意味着 普通市民很快将能够体验空中出行。 联想是"制造业皖军"的主力队员,2011年在合肥投资建设的制造基地已经成长为联想全球制造的重镇, 去年全年工业产值达到10 ...
【锋行链盟】2025年9月中国及31省市量子产业政策汇编及解读|附下载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16:15
锋行链盟2025年9月中国量子产业政策深度解读与趋势分析 一、政策总体特征 1. 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协同推进 1. 技术应用场景具象化 1. 创新支持体系完善 二、核心政策亮点解析 1. 四川"前沿科技攻关"计划 三、政策趋势与产业影响 1. 政策重心向"应用落地"倾斜 四、企业/机构行动建议 1. 技术研发方向 1. 区域布局策略 国家政策篇 1. 《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国务院) 1. 《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信部) 地方政策篇 1. 安徽《量子信息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 1. 上海"人工智能+"项目申报 国家层面聚焦顶层设计,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质量认证数字化、机械行业稳增长等政策,明确量子科技在数据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方 向。 地方层面(如安徽、上海、四川)结合区域优势,通过立法保障(安徽)、项目攻关(合肥)、场景应用(上海)和前沿攻关(四川)形成差异化 布局,体现"国家统筹+地方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 数据安全:合肥试点量子加密技术提升数据流通效率; 智能制造:工信部推动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装备制造融合; 质量认证:市场监管总局提出"量子化计量"作为新型基础设施。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10-01 22:30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China's economy has crossed significant milestones, reaching over 110 trillion yuan, 120 trillion yuan, and 130 trillion yuan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ith an expected growth to around 140 trillion yuan by 2025 [19] -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with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projected to reach 2.68% in 2024, surpassing the average level of EU countries [19] -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regions—Beijing-Tianjin-Hebei,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account for over 40%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2024 [19] Green Development - National forest coverage has reached 25.09%,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2 percentage points since 2020 [19] - By 2024,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by 11.6% compared to the en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making China one of the fastest countries in energy intensity reduction globally [19] - The installed capacity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has historically surpassed that of coal power, establishing the world's largest clean power system [19] Trade and Openness - The number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in China has reached 22, covering all regions [19] -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three trading partners for 157 countries and regions [19] - In 2024, the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with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projected to reach 22.07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over 50% of China's total trade [19] Social Development - Resident income growth is in sync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further narrowed [19] - By the end of 2024, the urbanization rate of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ach 67%, an increase of 3.11 percentage points since the end of 2020 [19] - The scale of employed population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 has remained stable at over 30 million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19]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10-01 22:03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 140万亿元左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 世界第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东部 地区产业、技术、资金等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紧密结合,"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 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七成。 绿色成为发展底色。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2024年,单位 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 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我国已成为157 ...
A股五张图:持股持币?持一颗红心过国庆!
Xuan Gu Bao· 2025-09-30 10:32
1、行情 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天,市场果然如预期般那么的平淡。 题材方面,sora AI视频开盘走强,网达软件、当虹科技(20CM)先后涨停,易点天下涨超13%,万兴科技、华策影视、虹软科技等跟涨; 存储板块继续高举高打,中电鑫龙、深科技、德明利、江波龙(20CM)先后涨停,恒烁股份、聚辰股份、普冉股份等涨超10%,佰维存储、香 农芯创、兆易创新等集体大涨; 有色金属携手大涨,盛屯矿业、江西铜业、精艺股份、锡业股份、华锡有色等纷纷涨停,华友钴业、云南铜业、豫光金铅、洛阳钼业等集体大 涨; 今天开盘,中证报提到的两个股票国林科技(20CM)、德尔未来均大幅高开,开盘回落震荡后不久,又双双拉板涨停; 此外,固态电池、新能源整车、半导体、核聚变、超导等均有局部强势表现,"老登股"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分别收涨0.52%、0.35%,创业板收平,市场整体涨跌互半。 话说今天这沪指还是差点意思啊,年内新高也就差一丢丢,原本还以为午后拉一波创新高后可以国庆期间继续吹牛市呢! 对于国庆节不少人都在讨论,到底要持股还是持币。 呵,我持一颗红心欢庆国庆! 祝大家国庆快乐~ 2、原子级制造 昨晚中证报表示十五五规划即将 ...
中国将增设科技人才K签证,8月规上工企利润大增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9-30 00:29
K字签证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如果按照高标准严格筛选海外申请者,符合标准的海外科技人才有望成为国内科技行业发展的助力。不过,有来 华工作意向的海外青年科技人才数量有限,他们本就是多数国家争抢的对象,对国内就业环境的整体影响有限,其实没必要引起焦虑。 六部门发文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 商务合作▲点击图片 中国将增设青年科技人才K签证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即将于本周三生效的"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对此,郭嘉昆表示,为促进中外青年 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中方决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下,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关于申办K字签证的具体事宜,请关注中国驻外使领 馆即将发布的相关信息。 据悉, K字签证签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专业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学士学位及以 上),或者在上述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相较于现有的12类普通签证,K字签证将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 期方面为持证人提供更多便利。(澎湃新闻) |点评| 中美两国今年在对待签证的政策上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外来旅客、人才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美国则在收紧相关 ...
发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29 23:24
三是激发行业增长活力。针对当前机械行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行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提 出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助企惠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生态等4项任务,不断提 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行业,是工 业经济"压舱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方案》从供需两侧同时发 力,多方协同激发行业增长活力,提出三方面14项重点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 一是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针对机械行业70%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新上或更 新改造设备投资,是稳出口主战场的特点,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提出深挖国内存量市场潜力、培育壮大 新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深化开放合作等5项任务,不断增强机 械行业稳增长牵引力。 二是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针对当前机械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够、产业链供应链 风险上升、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慢、高端装备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 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 ...
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2025至2026年营收年均增速达3.5%左右、突破10万亿元
◎记者 李雁争 据了解,目前,机械行业已经汇聚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机械行业单项冠军企业500多家,专精特新"小 巨人"企业超过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占比均超过全国总数的30%;机械行业先进制造业集 群超过3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过70个,占比均超过全国总数的25%。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 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机械行业将通过供需 协同发力,推动2025至2026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3.5%左右、突破10万亿元,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 强劲动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表示,下一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 育的各类政策宣传,充分发挥质量平台作用,助力企业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多措并举培育机械工业领 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机械行业面临着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 足、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行业稳定运行面临着挑战,亟须总结上一轮稳增长工作经验,启动实施新 一轮稳增长工作,推动机械行业 ...
前三季度科创债发行1.58万亿元 实现“量质齐升”
Zheng Quan Ri Bao· 2025-09-29 16:19
9月29日,安阳钢铁(600569)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度第五期绿色科技创新债券、君信融资租赁 (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智善科技创新定向资产支持证券(优先级)相继发行,标志着2025年 前三季度科技创新债券(含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和科创票据,以下统称"科创债")发行圆满落幕。 作为服务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融资载体,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科创债市场在政策引导 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不仅实现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超七成的量级增长,更在主体结构、产品创新、 二级市场活力等多维度全面升级,呈现"规模扩容、结构优化、效能提升"的强劲发展态势。 新规落地促发行 从作为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抓手,到肩负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使命,再到朝着更适配科技创 新需求的方向迭代,科创债的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创债产品 体系和完善科创债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创债发行提出多项重要举措。随后,沪深北证券交易 所和交易商协会跟进发布细化举措,共同形成支持科创债发行的"组合拳"(以下简称"科创债新政")。 在此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