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倡议

Search documents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Xin Hua She· 2025-06-15 12:08
六国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发挥互补优势、深化战略对接,多领域务实合作结出硕果:经贸合 作蓬勃开展,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948亿美元,有力拉动各自经济发展; 互联互通新格局加速形成,正式启动的中吉乌铁路项目、穿越茫茫大漠的原油天然气管道、日夜 兼程的中亚班列等现代"丝路""驼队"打破地理隔阂,让中亚国家也能触达远方;阿拉木图光伏电 站、杜尚别2号热电厂等一系列涉及基建和民生的合作项目落地开花,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 生改善;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持续培育,激发合作新 活力……中国同中亚国家坚持共同发展,携手奔赴现代化。 坚持普遍安全,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中国同中亚国家休戚与共、安危共 担。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指出,"和平是地区各国人 民的共同企盼"。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 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千年丝路,串起文明交融璀璨星河;百年变局,呼唤命运与共时代强音。从古丝绸之路友好交往 合作的悠久历史中走来,中国同中亚国 ...
国际观察:这个夏天,太平洋岛国发出支持中国最强音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7:27
会议发出太平洋岛国响应中国理念主张的和谐之音。 会议联合声明中表示,太平洋岛国支持和欢迎中方提出的"四个充分尊重"原则,"认同习近平主席 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太平洋岛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的还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等切实契合岛国发展需要。有的国家"毁约退群",中国 则重视岛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困境,宣布加强同岛国在气候全球治理中协调合作。有的国家将岛国视 作"后院"、以"教师爷"自居对岛国事务指手画脚,中国则对岛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中 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秉持"四个充分尊重"、"三个坚持"和"三个不"原则,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支持 岛国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尊重岛国同所有发展伙伴开展友好合作。 这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后相隔1天,5月30日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现场签署 公约的33个国家中有5个是太平洋岛国,占比近六分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岛国广泛支持并响应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举措,依靠中国卓越领导力,普遍认同中国发展理念。 会议发出 ...
信长星会见出席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宾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23:25
信长星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习近平主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 亲","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 本前提"。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尤其需要发挥民间交往的独特作用。各 位嘉宾是江苏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为促进江苏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起点, 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全省民间组织加强与国际友好组织的交流交往,同各国朋友一道,携手搭建更多民 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友好的桥梁,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 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推动友好交往之路越走越宽广、成果越来越丰硕。意大利 国家众议院前议长、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会长艾琳·皮维蒂代表外宾发言。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展现了对全球治理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为世界各 国紧密合作、互利共赢指明了方向。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江苏各领域 的友好交流合作,让人民友谊代代相传。泰国前国会主席、泰国中国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 克罗地亚前副 ...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打造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新平台
Huan Qiu Wang· 2025-06-11 13:05
6月11日上午,以"践行友好合作 推动文明互鉴"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 鉴分论坛在合肥举行。论坛旨在打造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平台,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 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 国际电信联盟《2024年事实与数据》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达到55亿人。另一方面,中国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 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1.08亿人。不断普及的互联网为人类文明交流交往打开了新空间,当前随着互联网 技术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也正见证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联通时代的到来。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借助互联网,汉字书 法、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华美食等已经越来越全球走红。在这背后就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 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携手各国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比如,组建丝绸之路 国际剧院、博物馆、美术馆联盟,以及搭建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合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
news flash· 2025-06-11 12:49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开启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习近 平主席同非洲领导人共同擘画中非关系的未来,提出中非共逐现代化六大主张和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 伴行动。 当前,国际形势愈发变乱交织。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的旗号滥施关税,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 公利之上,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给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民生改善造成巨大困难。 面对共同的挑战,中非双方密切团结协作,将中非领导人的战略共识转化为深化政治互信的坚定行动。 中非双方以高水平交往保持政策沟通,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成功召开,中国领导人 访非,中国外长延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肯尼亚总统鲁托等非洲团组正式访华。中非双方以更加有力的 相互支持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支持彼此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双方高质 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 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参与并推 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方支持南非举办二十国集 ...
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全文)
Xin Hua She· 2025-06-11 07:04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代表齐聚长沙,遵照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峰会领导人共识,全面推进落实《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 一、我们一致认为,全球南方的崛起壮大代表着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中国和非洲是全球南方的重 要组成和坚定力量。我们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同心协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 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赞赏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 候命运共同体对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捍卫多边主义的积极意义。 新华社长沙6月11日电 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 五、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 义、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推动经 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营造更有利于全球南方的贸易、投资、融资环 境。 六、我们将团结一致筑牢主权平等的基石,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坚决 维护国际公正秩序。我们将继续坚定捍卫彼此正当权益,在乱局变局中携手并肩、相互理解、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安哥拉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Xin Hua She· 2025-06-10 15:15
新华社长沙6月10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安哥拉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安哥拉外交部长安东尼奥于2025年6月10日至12日来 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 在华期间,两国外长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会晤,就中安、中非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 题深入交换意见。 两国外长积极评价中安长期友好、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致同意在涉及 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加强相互支持。中方重申坚定支持安哥拉人民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 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安哥拉维护国家独立及主权、安全和利益。安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 作的一切努力。 双方一致认为,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应在相互尊重 和平等相待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与合作。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是国际 关系基本准则。新疆、香港、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双方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反对以人 权为借口干涉中安两国内政、干涉国家间合作,安方赞 ...
2025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及资产配置展望:拨云见日-德邦证券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0:1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s presented in the strategy reports "Manufacturing Nation" and "Seeing the Dragon in the Field" highlight new trends and dynamic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industry, aiming to break the constraints on RMB assets [1][20] - The current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is influenced by three main factors: external changes, internal trends, and policy shifts, which create uncertainties that complicate asset allocation strategies [1][20] - The U.S. political landscape is entering a new cycle, with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implementing long-term strategies aimed at reshaping 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s, which includes pressure on China and a push for "de-risking" [1][20] Group 2 - The repor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reliance and diligent governance," advocating for confidence and breaking free from the "Thucydides Trap" narrative, while promoting initiatives for glob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21] - It argues that the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need to be addressed, as global investors are beginning to reassess their views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2][21] - The need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highlighted as a response to external uncertainties, with a focus on expanding high-level openness and stabilizing employment and market expectations [3][22] Group 3 - Key areas of focus for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include the peak of U.S. tariffs, the surviv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and the resilience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alongside China's ability to achieve its 5% growth target for 2025 [4][22]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macroeconomic policie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past measures but also prioritize innovation, industrial upgrad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suring that economic benefits are shared among the population [3][22] - The asset alloc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with attention to low infl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domestic policy variables [23][24]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访谈录)
Ren Min Wang· 2025-06-09 22:31
Group 1 -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s been proposed for 12 years and has continuously evolv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yielding fruitful results [2][3] - The idea addresses significant global challenges such as geopolitical conflicts, climate change,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global unity and cooperation [2][3] - The concept aligns with historical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established by the Treaty of Westphal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promoting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among nations [4][5] Group 2 - China has positioned itself as a stabilizing force in the current global landscape, advocating for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as a response to rising populism and isolationism [2][6] - The three global initiatives proposed by China—global development, global security, and global civilization—are interconnected and aim to address the pressing issues facing humanity [6][7][8] -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highlighted as a practical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fostering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cross nations [9][10][11] Group 3 -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is seen as a response to the need for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fairness, and win-win cooperation [12][13] - The emphasis on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civilizations is crucial for promoting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tering the narrative of "civilization clashes" [14][15] - The shared values of humanity, such as peace, development, fairness, justice,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essential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16][17][18] Group 4 - The vision of building "five worlds"—a world of lasting peace, universal security, common prosperity,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and a clean and beautiful world—serves a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chieving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19][20] - The initiatives and frameworks proposed by China are seen a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ddressing global challenges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20][21]
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国际论坛·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Ren Min Ri Bao· 2025-06-09 02:06
在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践行"上海精神",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地区 安全稳定,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深刻变革,各类挑战层出不穷,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形成增强 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力量。作为亚欧地区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覆盖全球近一半的人 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4。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高 度契合。 中国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不断为这一多边平台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坚持 互信互利、尊重多样性等理念,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成员国对接发展规划,推动基础设施项 目建设,为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了助力。中巴经济走廊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重要成果。走廊将巴基 斯坦同中国的长期友好关系,进一步拓展为两国在硬件设施、贸易往来和民众交往等各领域的密切合 作。不久前,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帮助中亚"陆锁国"发展成为亚欧国际贸易枢纽。自 2018年中国宣布支持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