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

Search documents
以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Jing Ji Ri Bao· 2025-07-10 22:01
2023年3月15日,中国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理念,在全世界激荡起广泛而深远的回响。2024年6 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设立的"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以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和 平发展的共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中国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 议,坚持胸怀天下,不但推动中国步入更加包容、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之路,也为世界各国共同迈向现 代化贡献中国力量。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世界各国因历史演进、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科技能力、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孕育出各具特 色、精彩纷呈的文明形态。世界文明多样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国际经贸领域表现为各国的资源禀赋、 生产能力、流通手段、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存在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涌现出的绝对优势和比 较优势,才导致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需求的产生。人类应善待这种差异,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实现优势互 补、促进经济普惠包容增长,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共同推动世界文明进 步。 在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中国主张尊重各国的经济发 ...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Ri Bao· 2025-07-09 22:21
近日,习近平主席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 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祝贺他们访华取得成功,寄语他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 代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寄语,成为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 新佳话。 民间外交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工作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 民间外交也实现了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 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民间外交工作提供了根 本遵循。我们要全面系统、及时跟进、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间外交的重 要论述的内涵要义、实践要求和落实举措,从中不断汲取开创新时代民间外交新局面的思想力量,积极 推动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更好服务国内发展大局和总体外交全局。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间外交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统筹兼顾的系统观。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
丁薛祥出席第二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Xin Hua She· 2025-06-20 21:53
丁薛祥表示,尽管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中国经济依然呈现向好态势,向世界展现了强劲活力和韧 性。中国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 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 大。诚挚欢迎各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在致辞后的互动环节,丁薛祥就大国关系、中俄教育科技合作等回答了全会主持人提问。 与会期间,丁薛祥还分别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副总理诺瓦克、石油公司总裁谢钦、天然 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米勒等举行会见。双方同意充分发挥中俄投资、能源合作委员会和能源商务论 坛作用,推动投资和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丁薛祥还分别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巴林国家安全顾问纳赛尔亲王、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等 进行简短友好交谈。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20日电(记者胡晓光 赵博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0 日出席第二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推动多极化世界发 展"的致辞。 丁薛祥在致辞中说,10年前,习近平主席 ...
学习手记|“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Xin Hua She· 2025-06-10 14:29
"让文明的灯塔 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学习关记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 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 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 在人类共同居住的星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超过80亿人口。不同历史和国 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什么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正确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答 案:"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交流对话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早在地方工作时,就着力推动不同文明 间的交流互鉴—— 在福建,促成福州与美国塔科马结为友好城市;在浙江,部署指导浙江走出国门举办文化活动,让 中式美学邂逅法式浪漫;在上海,关心推进世界博览会筹办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一段往事:"我在浙江工作的 时候,推动了杭州和意大利维罗纳两个'爱情之都'的友好交流。杭州有梁祝、白蛇传,维罗纳有罗密欧 和朱丽叶。"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杨依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主场外交到出国访 ...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访谈录)
Ren Min Wang· 2025-06-09 22:31
嘉 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 博科娃 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王逸舟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董 强 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吴 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 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国 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 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从根本上回应了世界各国追求发展进步的共同诉求,凝聚了各国人民建设美好未 来的最大公约数。本期"访谈录"邀请嘉宾就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 涵、实践要求、价值意义等进行探讨。 博科娃:人类正处在十字路口。我们生活的时代,地缘政治变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叠加。地缘政 治冲突、气候变化和技术革命等挑战,亟待全球共同积极应对。人类社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存的概念从未如此重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 了"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样的世界"的重大问题。2014年3月,习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5-16 01:09
文创产品与图书展示结合,中国展台亮相多哈书展。第34届多哈国际书展8日在卡塔尔开幕。文创产品 与图书展示相结合成为今年中国展台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观众。图为5月8日在卡塔尔多哈书展中国 展台拍摄的文创产品。 新华社发(尼库 摄)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 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当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与卢浮宫的古典雕塑在数字光影 中交相辉映,当良渚古城的玉琮纹饰与希腊德尔菲神庙的橄榄枝浮雕跨越时空对话,人类文明正以亘古 未有的深度交融书写新的篇章。在这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十字路口,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 园,不仅是历史智慧的当代回响,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溯源。 全球文明倡议引导文明交流互鉴的恢弘气象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各种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书写了 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智慧,郑重提 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 ...
让中国古典文明不断滋养和启迪现代世界(专题深思)
Ren Min Ri Bao· 2025-05-07 22:4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文明多样性,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思想智慧为人 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 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强调"中 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 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 文明发展进步。"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古典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以中国古典文明滋养 和启迪现代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引与根本遵循。 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典文明,离不开中国古典学研究。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 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传统。孔子开创的文教传统绵绵若存,贯通至今。中国古人围绕十三经、前三史和周 秦诸子等元典展开文字、音韵等传统小学研究,在文本校勘整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中国古典学提 供了稳固的知识根基。但今天的中国古典学绝非"复古"之学,而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创新之学,担负着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古典 ...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Jing Ji Ri Bao· 2025-04-30 00:52
原标题: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对于强国复兴的全局而言,我国文化建设仍然是个短板;与不断提升的硬实 力相比,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把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到更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任重而道远。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仅是单一要素的变化,还涉及文明形态之变。当人类文明站在何去何 从的十字路口,秉持什么样的文明观就变得至关重要。一些西方国家奉行霸权主义,以强权同世界对 话,由此所造就的必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用文化同世界对 话的理念,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包容,秉持平等和 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主动创造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历史证明,任何想用强权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办法,都是为了谋求一己私利,不会获得世界意义上的 成功。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用文化同世界对话,是必要且可能的。其 必要性在于,解决全球治理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