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

Search documents
养老服务师如何更好托起银发族的需求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7-02 01:00
养老服务师职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政策层面的系统性支持。可以考虑将基础评估服务纳入医保报销 范围,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的可控性;鼓励企 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智能化辅助工具,提高服务效率。 养老服务不仅关乎个体晚年生活质量,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要让养老服务师真 正惠及老年人的生活,还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实践、社会价值认同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只有 当专业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社 会愿景。 这一新兴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复合型"定位。与传统的养老护理员不同,现代养老服务师需要具 备健康评估、方案制定、照护实施、质量监督等全流程服务能力,同时掌握医疗、心理、家政等多领域 专业知识。有从业者表示,当代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助浴、剪指甲等基础服务,而是涵盖身体健康、心 理健康、生活环境等多维度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养老服务师要扮演的,是一个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 的"养老全科医生"角色。 这一职业的兴起,反映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经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型升级。过去,我国的 养老服务主要聚焦于满足老 ...
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构建全龄友好服务体系 内江编织朝夕幸福网
Si Chuan Ri Bao· 2025-07-01 03:27
不仅注重空间延伸,内江的全龄友好服务体系建设还注重精准匹配。 在隆昌市龙市镇中心敬老院,老人们每天健身、聊天、唱歌、做游戏,音乐和欢笑不断。近年来, 内江大力实施农村养老服务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农村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前,该市通过新建或改 造提升现有养老机构,已经建成27个片区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如此,该市还瞄准农村失能老 年人刚性护理需求,建成5个县级失能照护中心,实现了县级全覆盖。"身体硬朗的老人可选择社区养老 驿站和街道为老服务中心活动,需要专业照护的失能老人则能在区域性中心和县级失能照护中心获得更 全面的医疗支持。"相关负责人介绍。 6月30日,内江市市中区城西街道桂湖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东侧,"甜城宝贝屋"正筹备暑期趣 味课堂,西侧的舞蹈室传来悠扬乐声,露台活动区则有几位老人安静对弈。社区居民李玉梅来到宝贝屋 帮8岁的儿子咨询暑期趣味课堂安排,功能分区清晰,是她对这个实践站最满意的地方:"孩子有处去、 有人管,父亲也能与老友在这里切磋棋艺,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类似场景,在内江越来越多的社区出现。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内江市通过盘活空间资源、优 化服务供给、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构建覆盖 ...
养老服务师如何成为老年人的“希望”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30 22:40
5月21日上午10点52分,北京市海淀区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内,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正在排队打饭。中青报· 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佳佳/摄 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告,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郎至尊认为,"这个职业未来将有很 大需求。" 新职业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同时,它也将有助于完善就业体系,培 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养老服务师: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义,养老服务师是指从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方案制 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服务咨询转介、实务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新职业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 示,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在老龄化时代,这个职业需求巨大。 6月5日早晨7点,北京市朝阳区京旺家园三区,上门护士郎至尊正为卧床的杨爷爷输注白蛋白。 一个月前,杨爷爷突发感冒,状态最差时双腿浮肿冰凉,不睁眼,也不吃饭。"那段时间我们跑了协 和、朝阳、地坛好几家医院,到处寻医问药",杨爷爷的儿媳说,他们对养老常识了解不多,也没研究 过医学护理知识,"一家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以公费生扩充养老服务人才
Jing Ji Ri Bao· 2025-06-27 22:10
要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单靠需求端的措施是不够的,不但劳动力数量和人才供应稳定性难以得到保 证,劳动者整体专业性也很难跟上发展需要。随着人们对养老标准预期的提高,以及健康知识的快速普 及,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学习养老新理念新技术的能 力。 智慧养老服务公费生是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的一次精准发力,也是对市场需要和人才成长的主动适应。对 于用人单位而言,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思路培养人才,这样机制下的毕 业生,不仅"可用"更是"好用"。对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公费培养模式为他们从经济 层面卸下担子,定向就业保障了供需匹配,也有利于学生长远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此外,避免了被简 单"锁定"在一线护理岗位,通过系统性的职业上升通道设计,成绩突出素质过硬的从业者可晋升为管理 者,打开了发展空间。 从人才供给端入手,以公费生方式来扩充养老服务人才供应的思路是可行的,也切合实际,既可以缓解 养老服务人才供需失衡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了对高技能专业人才不足的担忧。一方面,体现了人才短缺 问题源头治理的理念,从培养初始阶段就进行精准布局规划,不仅切合市场需求、稳 ...
烟台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749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超26万人次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7 12:23
"烟台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这项工作也纳入了今年全市重点民生实 事,提升行动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是什么,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在6月2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 新闻办公室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 长王磊回答记者提问。 项目的实施,成功吸引中康养、山东健康、山东青鸟、山东锦阳、上海天与等养老领域知名企业参与烟 台市养老服务事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本地7家中小型养老企业升级服务标准,形成"以大带小、以优 促强"的产业生态,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主要面向居住在烟台市范围内且具有烟台市户籍的经济困难以及 中低收入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此次项目实施为契机,全面推动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构建居 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根据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条件和照护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建设和服务方案。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方面,为老人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智能化改造,配备设 施设备,为 ...
长三角均已中度老龄化,现有市场供给远难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7 11: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近期,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布了2024年老年人口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称之为中度老 龄化社会;超过21%,称之为重度老龄化社会。 | 2024年末三省一市长三角老年人口占比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户籍人口)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常住人口)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常住人口)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户籍人口) | | | | --- | --- | --- | --- | --- | --- | --- | | 19.58% | 15,71% | 27.36% | 22.40% | 新江 | 江苏 | 18.70% | | 29,40% | 37.60% | 上海 | 15.68% | 22.03% | 安徽 | | | 数据来源:各省份统计局 整理:柳宁馨 | | | | | | | 在长三角,截至2024年末,浙江、江苏、安徽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为15.71%、18.7%、 15.68%,均已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 上海仅公布了截至2024年末的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为29.4% ...
美股新股前瞻|香港理疗机构机能再生赴美IPO,难以握紧老龄化“财富密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02:00
全年收入接近翻倍,三家理疗院"撑起"一片天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机能再生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疼痛管理和健康服务领域已经深耕了16年有余, 凭借"ANKH"品牌在香港本地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核心技术是"RDS+"(Restore,Detox,and Strengthen)疼痛管理和功能增强方法,融合 了传统中医智慧和国际先进的能量治疗设备技术。结合中医和公司从国际采购的各种基于能量的治疗和 治疗设备,使训练有素的治疗师能够执行涉及使用激光的广泛治疗程序。 从业务上来看,其主营涵盖疼痛管理和身体功能增强服务、销售外用和膳食补充剂产品,简而言之,公 司主打保健和理疗,是养老服务型产业中的一环。而公司的治疗和疗法具有非手术、非侵入性、非药物 的特点,能有效避免传统治疗方式带来的疼痛、不适、皮肤或组织损伤以及相关风险。 从财务的情况上来看,在过去的2024财年、2023财年(截止到3月31日),机能再生的收入分别为4079.66 万、2727.92万美元,同比增长达到49.1%,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173.32万、528.27万美元,于年内成功 实现了翻倍。 香港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
中新网:武汉两件法规8月1日起施行 涉及科技创新及养老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5 14:00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4日电 (张芹 王晓珊)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4日召开新闻通气 会,通报《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两件法规的制定背 景、主要内容、贯彻实施工作安排。据悉,这两件地方性法规都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4月,经报国务院审核同意,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据武汉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凯华介绍,武汉市人 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 上,开展表决前评估,制定《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通过地方立法引导、推 动、规范、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二级巡视员徐涛介绍,为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该局将完善科创中 心建设配套政策,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实验室集聚区、科教融合园区及光电 子信息、大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主阵地建设。 与此同时,将打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矩阵、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畅通科技成 果转化渠道,并设 ...
武汉两件法规8月1日同步施行:激活“青创族”创新动能,保障“银发族”安享晚年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25 10:01
6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条例》《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两部法规聚焦发展和民生关键领 域,旨在激发创新动能,系统性破解养老难题。 参与条例评估的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长健说:"《武汉市推进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激活'青创族'创新动能,《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保障'银发族'安享晚 年,共同构成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柱。两件法规同步施行,是武汉以法治方式回应'一老一 青'核心关切、筑牢发展根基的战略举措,共同指向提升城市能级与增进民生福祉。" 鼓励柔性引进创新人才 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武汉的重大战略 任务,也是武汉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提升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多来 的实践经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来引导、推动、规范和 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凯华介绍。 据悉,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列为年度立 法调研项目,一年后将制定条例列为年度立法项目 ...
陪诊师、认知症照护员……养老职业图谱扩容 精细化服务托起银发需求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4:01
央视网消息: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服务正从"基础照护"向"精细化、专业化"跃升。然而,当前行业仍面临人才短 缺、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如何通过破解养老行业人才难题?多方协同的"银发生态"正在探索答案。 随着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老服务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细分。比如瞄准老年健康的陪诊师、康复治疗师、安宁 疗护师;养老照护类的助浴员、长期照护师、认知障碍照护员;硬件类的,适老化改造设计师、养老辅具维护师等。有些是传统 业务的延伸,有些则是从面向全体客群,转向关注于老年人市场,这对养老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老化改造中,一个扶手改造的背后,其实是多工种、多环节的协调配合。据了解,2024年上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户数共计 10693户,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刷新。 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局长 沈敬威 :在构筑养老服务体系当中,专业的护理人员是非常重要,我们也准备出台一个专门针对 护理员工的奖补办法,对于一些中高级的护理员工会给予一定的人才奖励。接下来也会成立一个银发产业的发展促进会,有更多 企业在平台上能够相互地资源共享,相互提供一些养老方面的精准数据,来赋能整个的养老体系。 养老人才的复合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