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

Search documents
“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在广州开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4 01:10
图为展览中展出的飞虎队历史实物。 陈骥旻 摄 图为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左)与"飞虎队友谊学校"代表互赠礼物。陈骥旻 摄 在战后长达80年里,飞虎队与广东侨界的情缘赓续不断。在美国,许多广东籍华侨华人收藏家向广 东各级博物馆捐赠了飞虎队、华侨华人抗战等相关文物。在广东,侨界组织了多次飞虎队及抗战主题展 览,通过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续写了中美人民友好续篇。 活动当日,杰夫·格林为广东省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授牌,广州市真光中学、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 校、江门台山市第一中学、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四所学校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项目,将开展中美青年友好 交流活动。 中新网广州7月3日电 (孙秋霞 周芷晴)"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开幕式暨广东省首 批飞虎队友谊学校授牌仪式3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此次展览展出飞虎队相关历史图片107幅、 历史实物10件,并同期向公众重点推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各类书籍258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图片 展以"同盟抗敌""并肩作战""生死营救""抗战胜利"为脉络,讲述中美军民联合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日英烈许子和:侠义柔肠勇护乡里
Xin Hua She· 2025-07-03 22:33
夏日,宛南大地阴雨绵绵。在河南南阳宛城区溧河街道夏营村,位于村头的"南阳许烈士子和抗日纪念 碑"静静矗立,石碑上洋洋洒洒数百字,向世人讲述着这位抗日英烈的无畏气概。 记者来到许子和外孙张敏老人家中。提起外公,今年72岁的张敏滔滔不绝:"打记事起,就听母亲和老 一辈人讲外爷的故事。他身材瘦高,勇猛过人,枪法精湛。" 许子和,本名文忠,字子和。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溧河乡程胡庄,即今日的夏营村。他幼读私 塾,成年后加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当兵。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胸怀家国大义的许子和受党组织派 遣,同中共地下党员张树廉一起回南阳,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在地方创办"抗日战地话剧团",结合 当时的抗日救亡形势,排演《放下你的鞭子》《卢沟桥的枪声》等剧目,不仅激励了人们的抗日斗志, 还借机秘密发展了共产党员。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医用酒精等军用物资匮乏。1940年春,为支援中共地下党员 邰士芳开办的酒精厂,许子和通过自家建立的酿酒作坊生产白酒,送给邰士芳作为酒精原料。 侠肝义胆、保卫家乡的游击队长许子和牺牲了,但他的故事流传至今。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慕名前来 瞻仰。80年时光流转,许子和长眠 ...
抗日英雄谱丨缴获枪支可装备一个排!他在枪林弹雨中拼杀120余次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7-03 11:50
抗战期间,在胶东战场上有这样一位抗战英雄。他入伍4年,身经百战;抢救战友,不畏艰险;与敌拼搏,坚守阵地,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他的名字叫任 常伦。今天的《抗日英雄谱》,一起走进"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抗战故事。 "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这是81年前,在海阳长沙堡战斗中,面对10倍于我军的敌人,任常伦对战友发出的呐喊。当时,他身上已多处负伤, 肩膀上还留着弹片。手榴弹和子弹都没了,为了给增援部队争取时间,他毅然决然拿起仅剩的刺刀,带头跃出战壕。 任常伦,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也就是现在的龙口市孙胡庄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早亡的他被叔父收养,是在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的。 1938年,日寇 的铁蹄踏进胶东半岛,17岁的任常伦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不久后,他就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从日军手里缴获了战斗生 涯中的第一支枪。 战斗异常激烈,任常伦和全排32名战士奉命抢占制高点,连续打退了日军4次冲锋,他们的子弹和手榴弹都用完了,任常伦就带头端起刺刀跃出战壕,与数 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在连续刺死5个日军后,任常伦不幸负伤,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23岁。 龙口市常伦庄村民、 ...
《亮剑》重播档期公布
券商中国· 2025-07-03 07:41
7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 国、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纪录片《烽火侨心》将首次呈现旅美中国留学生樊庆笙冒着生命危险飞越"驼峰航线",带回祖国的青霉 素菌种样本试管等一批之前没有展示过的珍贵物品…… 来源:长安街知事 责编:王璐璐 校对:王锦程 百万用户都在看 直线飙升!三重利好,集中来袭! 突发!超10万人爆仓!一则利空,突然引爆! 午后,突发!直线飙升,发生了什么? 集体大涨!特朗普,新计划曝光! 美联储,突传重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这场发布会既有宏观介绍,也有细节披露,备受关注。比如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将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展出,记录延安的珍贵影像、中国共产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文电、 毛泽东等撰写的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手稿等,也将亮相主题展览; 微短剧《马背摇篮》《怒刺》等,预计将在今年9—10月与 ...
《亮剑》重播档期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6:24
第二项,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将于8月至10月组织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届时,我们将从全国遴选20部左右优秀剧目,在北京各大剧场进 行约40场演出。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文旅之声"政务新媒体、"文艺中国"视频矩阵等网络媒体 平台,将进行同步直播。 来源:长安街知事、中国新闻网 7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广电总局副局长 刘建国、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场发布会既有宏观介绍,也有细节披露,备受关注。比如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将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展出,记录延安的珍贵影像、中国共产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文电、 毛泽东等撰写的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手稿等,也将亮相主题展览; 微短剧《马背摇篮》《怒刺》等,预计将在今年9-10月与观众见面; "重温经典"频道将在7月份晚间档播出《悬崖》《记忆的证明》等剧目,在8月份将播出《闯关东》《八 路军 ...
抗战影像记忆丨延安!延安!
Xin Hua She· 2025-07-03 03:1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Yan'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ortraying it as a beacon of hope and a center for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where many intellectuals and youth sought truth and a path for national salvation [4][9]. Group 1: Historical Context - In 1938, Wu Yinxian received a camera and film from Dutch filmmaker Joris Ivens, which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his journey to Yan'an, a place he initially did not intend to stay but eventually found his true calling [2]. - Yan'an became a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enter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fter the Long March, where it developed strategies for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established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9]. Group 2: Cultural and Social Impact - Yan'an was seen as a "paradise" by writers and poets, symbolizing hope and resilience during the dark times of war, with many young people risking their lives to reach it [4][7]. -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vibrant atmosphere in Yan'an, where youth arrived with hope and determin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cultural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time [7][12]. Group 3: Contributions to the War Effort - The CCP utilized Yan'an to refute defeatist theories and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prolonged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reby strengthening national resolve [9]. - Various movements, such as the rectification and production campaigns, were initiated in Yan'an, fostering a spirit of self-reliance and hard work among the people [12].
刷屏!刚刚,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2:45
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 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将于9月3日晚在 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将于8月至10月组织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将于8月至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一批抗战主题文艺作品正在精心推进创作,包括《我们的河山》《归队》等电视剧, 《胜利1945》《卢沟桥:我们的纪念》等纪录片,《马背摇篮》《怒刺》等微短剧。 7月至9月,《悬崖》《记忆的证明》《闯关东》《八路军》《彭德怀元帅》《太行山 上》《亮剑》《历史的天空》等一批抗战题材经典视听作品将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 电影频道7月起推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电影展播,一直到年底将陆续安排《地道战》《平 原游击队》《八女投江》等近百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国产抗战影片展映。 自7月7日开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时代专论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
Zhong Yang Ji Wei Guo Jia Jian Wei Wang Zhan· 2025-07-03 01:16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这是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 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全党作风建设标准很高、措施 很严、考验也很实"。全面抗战时期,我们党在纪律和作风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功探索,为把党 锻造成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起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历史重任,做 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党在纪律和作风建设方面的许多宝贵经验,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形成了以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的重要经验 在领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政治建设与纪律 建设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王道"与"霸道"的辩证统一关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纪律建设,以 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捍卫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地位作用,确保党的政 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党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发生了重大改变。1935年底,党在瓦窑堡会议上明 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实现党的政 ...
寸性奇:为国战死,无憾此生(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31
战至10日正午,寸性奇右腿被炸伤,但他看也不看,只管指挥战斗。在率军冲锋中,他胸部与左肩中 弹,腰部负伤,已不能行走。营长李振邦见他伤势很重,请求带兵守护。寸性奇挥手要李振邦等迅速突 寸性奇像(资料照片)。 滇西抗战纪念馆供图(新华社发) 围,说:"毋以我累。" 在云南腾冲居民、抗战历史研究者寸锰家的老宅里,一封曾祖父寸性奇在烽火中写给曾祖母罗树勤的绝 笔书信抄件,被仔细保存在书柜中。每年清明节,寸锰会重新翻开这封书信抄件,把曾祖父的故事一遍 遍讲给后人听。 寸性奇,字念洁,1895年生于云南腾冲。他少年立志,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次年便加入同盟会 追随革命洪流。辛亥革命、护国讨袁、东征北伐,血与火的征途锻造了他,1923年后,任孙中山建立的 大元帅大本营少将录事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职。1926年,他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 参谋处长,1927年任第34旅副旅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寸性奇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34旅旅长,率部参加太原会战。 1938年,因战功显著,他升任第3军12师师长,并奉令调守中条山,担任西面阵地防守任务。此后的4年 间,第3军12师如磐石般扼守中 ...
烽火砺肝胆 杀敌无所惧(时空对话)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00:31
夏日上午,记者来到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登门采访抗战老兵黎洪,正在看新闻的他立马起身,迎上 前来。即将满101岁的黎洪,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亲历日军侵 略,饱受战火蹂躏,黎洪更懂和平的珍贵。 图①:青年黎洪。 受访者供图 图②:黎洪近照。 李振华摄 黎洪,1924年10月出生于香港。1942年,不到18岁的他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 队港九大队,开始了不平凡的抗战生涯。 为什么参加抗战? "国难当头,怎能不站起来反抗"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林立的高楼中,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静静矗立。80多年前的那场大营救, 黎洪便是参与者之一。 1941年12月,日军攻陷香港。黎洪一家也突遭劫难:妹妹被卖,弟弟被日军抓到新加坡做苦力。当时在 九龙一家船厂务工的黎洪,突然体会到家破人亡的痛苦。抗日的熊熊烈火,在他心中燃起。 "国难当头,怎能不站起来反抗!把悲伤放在心底,化为在战场上杀敌的动力。"黎洪回忆,1942年,他 先后加入九龙西贡自卫队、九龙西贡港九大队(后编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投身抗日救 亡。 当时,包括宋庆龄、田汉、茅盾、邹韬奋等人在内,不少知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