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基负极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电池大厂,暴跌1962.06%
DT新材料· 2025-04-24 15:50
【DT新材料】 获悉,4月24日, 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同比上升5.83%;归母净利润为-4498.31万 元,同比 大幅下降375.01%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30.16万元元,同比 。 一季度,尽管 储能及动力电池 市场需求维持增长, 但行业 产能集中释放 导致竞争加剧,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公司主营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价格 持续承压。 |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1.690.096.309.63 | 1,597,013,711.20 | 5.83%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44.983.142.63 | 16, 356, 922. 23 | -375.01% | | 润(元)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0,301,589.46 | 4.312.520.23 | -1.962.06% | | (元)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 -217 ...
增长132%!中材科技,初步布局无人机用玻纤,隔膜获宁德时代、LG能源认证
DT新材料· 2025-04-24 15:50
2024年风电叶片销量 ,同比增长10.9%, 全球市占率保持第一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 大兆瓦叶片 技术突破(如全 球最长的147米GW147叶片 及可 回收环氧树脂叶片量产)及海外市场拓展( 巴西基地 批量交付,筹备海外第二工厂)。但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叠加原材料成本波动,导致毛利率承压。 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务 | | 2024 年 | 2023 年 | | 本年比 上年増 | 2022 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漫 | | | |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营业收入 | 23.983.849.999.77 | 25.889.456.590.45 | 25,892,634,285.05 | -7.37% | 25.813.809.327.36 | 25.816.404.520.58 | | (元) | | | | | | | |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 891,867,214.26 | 2.224.269.932.32 | 2,223,310,454.87 | - ...
暴增662.33%!道氏技术,加速布局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4-23 16:01
【DT新材料】 获悉,4月23日, 道氏技术 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7.58亿元,同比下降12.17%;归母净利润为4273.36万 元,同比大幅上升206.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76.83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66.60%。 受全球新能源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阶段性波动影响。尽管公司 三元前驱体和阴极铜 出货量同比增长(三元前驱体出口1.8万吨,+137%), 但产品价格受行业供需格局调整承压,导致收入规模收缩58。受益于 金属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 (刚果子公司阴极铜产量19,674吨,+61%)及存货跌 价准备减少,叠加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推动毛利率显著改善,支撑净利润高增。 |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1,758.117,781.59 | 2.001.701.468.85 | -12.17%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43.733.567.84 | 14,252,078.70 | 206.86% | | 润(元)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欣旺达,140亿项目终止!
DT新材料· 2025-04-22 14:55
【DT新材料】 获悉,4月22日, 欣旺达 发布公告, 终止 公司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欣智旺")及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动力") 的两项共 对外投资项目。 ①终止投资建设"欣智旺智能硬件宁乡综合生产基地项目" 2022年2月23日,深圳欣智旺与与宁乡经开委在宁乡经开委辖区内投资建设宁乡项目,总投资 20亿元 ,分为两期投入,其中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 项目二期总投资15亿元。目前,深圳欣智旺已与宁乡经开委解除以上合同关系,该项目 未投入资金 。 ②终止投资建设" 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 生产基地项目(暂定)" 2022年2月28日,欣旺达动力于珠海市政府辖区内投资建设珠海项目。项目计划总投入约 120亿元 。目前,欣旺达动力拟与珠海市政府协商解除以上 合同关系,该项目 前期投入金额较小 ,后续未有资金持续投入。 关于终止这两个项目投资的 原因 ,欣旺达称,由于 市场环境、客户情况变化,项目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决定终止以上项目投资。 同日, 欣旺达 发布 2024年年报 ,公司2024实现营业收入560.2亿元,同比上升17.06%;归母净利润为14.6 ...
硅基负极4大企业获资本加注
起点锂电· 2025-04-07 10:35
2025,硅基负极产业化驶入新阶段! 企业端,贝瑞特、杉杉股份、中科电气等头部负极企业领衔,加速技术攻关及项目落地,为硅基负极低成本化打下基础。 技术端,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快充电池等技术进一步成熟, 上车进度大大提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多氟多、创明电池、博力威、睿 恩新能源等代表企业的布局,释放了对 硅基负极的需求信号。 市场端,高端数码、高端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市场的持续爆发,驱动 硅基负极商用提速。 在此背景下, 硅基负极获得资本关注,该领域成功融资的企业数量、金额明显高于其他赛道。 起点锂电注意到,2025年3月至今,硅基负极领域已至少有4家企业获得资本加持。 壹金新能源 企查查显示,3月12日, 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B轮融资 ,融资额未披露,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国中资本,国投招商。 壹金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11月, 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及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硅基负极材料(如 氧化亚硅前驱体、硅氧负极等)、高镍三元正极及固态电池技术为核心,覆盖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 据悉, 壹金新能源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在江西宜春建设了生 ...
GGII:新型硅碳进入动力规模化应用“拐点”
高工锂电· 2025-04-02 1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高工产研 ,作者GGII 高工产研 . 高工产业研究院(简称GGII)是一家专注国内新兴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涉及的新兴产业主要包 括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 摘要 2025年起,头部动力锂电池企业大规模启动新型硅碳材料验证。 2 、核心技术持续迭代 : 1 )原料端,多孔碳的制备路线从生物质基转向树脂基,显著提升原材料一致 性和成品性能 ; 2 )量产工艺方面,小圆柱型电池的复配比例超 20% ,推动硅基复合材料量产产品的 比容量首次突破 600mAh/g 。 3 、原料成本快速下滑 : 原料硅烷气体由 2024 年初的> 30 万元 / 吨,跌至 2025 年初的< 10 万 元 / 吨;多孔碳价格方面,生物质类普遍低于 15 万元 / 吨。以生物质多孔硅硅技术路线计,对比 2024 年初, 2025 年初新型硅碳原料成本降幅超 13 万元 / 吨,降幅比例超 4 成。 4 、量产瓶颈仍待突破 : 1 ) 2022-2024 年中国硅基负极企业联合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加速技术布 局,但量产环节仍面临设备稳定性不足、工艺 ...
无人机需求升温,硅基负极获资本加注
高工锂电· 2025-03-27 12:23
摘要 多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正迎来新一轮资本关注和应用场景拓展,尤其在无人机市场的需求驱动下,其商 业化前景备受瞩目。 然而,在主流的动力电池市场,快充技术的快速迭代与规模铺开,正对硅基负极的规模化应用构成 挑战。 进入三月以来,已有三家硅基负极初创公司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凸显了资本市场对该技术 路线的持续看好。 获得A轮融资的华宜清创、完成B轮融资的北京壹金新能源,以及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合肥启宸新 能,代表了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阶段的企业。 其中, 由四川欧杨明高工作站孵化的华宜清创,主打其"一步法"制备硅碳负极工艺。 据介绍,该工艺不同于主流的CVD气相沉积法,通过微米硅与聚合物的短时高温放热反应,实现 硅的纳米化及碳包覆,突出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缓解硅碳负极 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匹配时的副反应 问题。 工程化方面,一步法工艺可将生产周期控制在7小时内、吨级能耗控制在1000kWh以下,远低于 CVD法的5000kWh以上,且规避了硅烷易爆的安全风险。 华宜清创宣称已能制备容量大于2000mAh/g的硅碳负极,3000吨产线已搭建完成,并于2024年 12月实现吨级批量出货。 ...
2030年全球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市场规模达178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1-30 08:54
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推动锂离子电池技 术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更新迭代升级。导电剂作为锂电池的组成材料,锂电池的更新迭代对 导电剂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纳米管是由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 角卷曲而成一维量子材料,作为新型导电剂,具有导电性强的优异功能,比传统导电剂(如炭 黑、导电石墨等)能更好地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够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循环 寿命。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碳纯度作为影响导电性的两个核心指标,直接决定了碳纳米管的产品 性能,碳纳米管管径越细,长度越长,导电性能越好。 碳纳米管根据石墨烯层数差异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单壁碳纳米管优势体现为: 5)弹性好、机械性能高: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更强的柔韧性,能够更好的弯曲、扭曲或扭结,其 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显著优于多壁碳纳米管。 6)导热性好:单壁碳纳米管的单位质量导热系数高于多壁碳纳米管,同时二者都能够承受 750°C以上的高温。 单壁碳纳米管大规模化量产目前还存在以下难点: ①产品性能难以精准调控:单壁碳纳米管的性能与其直径和手性密切相关。大部分样品是由多种 具有 ...
硅基负极材料“爆发在即”!
起点锂电· 2025-01-27 06:33
回首锂电池材料端可发现,2024年末至2025年初硅基负极新闻频发,布局速度明显加快。 国内方面,近日 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 表示:" 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的代表,硅基负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 贝特 瑞在硅碳、硅氧、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拥有充分的技术积累,正引领着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依靠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的思路,贝特瑞目前已开发六代产品,比容量在2000mAh/g以上,与宁德/比亚迪/松下/LG/SK/三星等全 球主流电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贝特瑞申请一项名为"负极材料、电池"的专利,公开号CN 119297287 A,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 月初,中天宸(包头)硅基气体及硅基前驱体项目签约,该项目投资8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电子级硅基气体及硅基前驱体项目;二期 建设2万吨新型硅基负极材料。 海外方面,1月9日,法国硅基企业Novacium宣布与本国陆军技术部门合作开发硅基负极电池,用于军事设施相关产品,该电池准备采用18650 圆柱电池型号,应用Novacium所生产的硅基负极材料。 豪鹏科技也与欧洲某硅材料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