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文化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石景山礼物”上新,承恩寺壁画龙、法海寺荷花冰箱贴来了
Xin Jing Bao· 2025-05-15 13:25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5月15日,石景山区"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推介会在首钢园举行,石景山区与丰台区联 合推出"两园一河"主题旅游线路,线路涵盖北京园博园、首钢园等多个旅游景点。同时,四款全新的石景山礼物 亮相,承恩寺壁画龙、法海寺明代壁画中的荷花成为冰箱贴的主打元素。 办方供图 承恩寺壁画龙金属冰箱贴。主 法海寺荷花咖啡杯。主办方供图 "两园一河"是指园博园、首钢园和永定河。今天发布的"两园一河"主题旅游线路包括京西千年绘——园林梵影·驼 铃寻踪、钢轨与代码的狂想曲、京西亲子2日奇幻之旅三个主题,首钢园、北京园博园、模式口文化街区、北京汽 车博物馆、法海寺壁画博物馆、承恩寺众多景区、景点纳入其中,不仅适合游客们拍照打卡,更适合孩子们探寻 悠远的文化历史。 与此同时,四款全新的"石景山礼物"正式亮相。五福盈门系列香囊以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为核心,将葫芦纳福、寿 桃延年、翠竹报喜、火焰前行、双钱进宝的具有美好祝愿的五福文化图案与京绣传统技艺相结合,体现了中华传 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冰箱贴近年来深受市民、游客欢迎,此次亮相的石景山礼物中有两款十分有趣的冰箱贴,其中一个是承恩寺壁画 龙金属冰箱贴,将冰箱贴吸在一 ...
汉中市博物馆:汉风古韵续写盛世华章
Shan Xi Ri Bao· 2025-05-06 22:43
汉中市博物馆望江楼(4月30日摄)。 我的心里话 汉中市博物馆馆长 卢辉 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 为。未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下一心、勇于攻坚、砥砺奋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 护者、传播者,讲好汉中故事、传播汉中声音,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中华文脉,绵延繁盛,在汉中这片文化热土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百万年的人类史、5000多年的文明 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了汉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留存的古栈道遗迹、摩崖石刻等珍 贵文化遗产成为解码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汉中市博物馆作为汉中的"文化会客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共品汉风古韵、感受非遗魅力。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 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牢记嘱托,步履铿锵。汉中市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游客年接待量首破100万人次大关,"指 尖非遗"成为致富"金钥匙"……如今的汉中,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主动的担 ...
“诗韵绕花间·月季赠知音”——武汉2025年世界花园大会飞花令活动点亮市民文化生活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02 08:52
西大英才小学六年级学生赵纪赟、钢城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石羽涵 活动采用"月""春""红"等主题字进行飞花令比拼,市民每接续一句含主题字的诗词,便可获得由花童赠送的小礼品,据现场观察,既 有七旬老者从容对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也有稚龄孩童用"春来发几枝"赢得掌声。在这一来一往的诗词接力中,古典诗词的魅力被展现得 淋漓尽致,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诗意流淌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小记者穿梭在人群中维持秩序、分发奖品,展现出超龄的应变能 力,成为活动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the state 7 1. 11. e AT 2017 Specifical WITE 4 / 12 / 12 4 to pro nd also k op do P 4 6 t 1000000 r e 与市民对诗 活动间隙,"月季花童"化身为小记者,对现场参与者进行了采访。赵纪赟采访市民金云时问道:"您觉得这次大会给武汉带来哪些新变 化?"金云感慨地回答:"从绿化上来说,我感觉街边巷尾的绿植数量明显增多,能明显感觉到空气更清新,城市绿意更盎然,整个自然生 态环境比过去好了一大截。"而石羽涵则采访了扮演"月季花神"的演员,当被问及与游客互动中最有趣的瞬间 ...
【千年经典向新行】榫卯:交错春秋 木语华章
Yang Shi Wang· 2025-05-01 23:08
央视网消息:谈起劳动创造,会让大家想起咱们中国人传承已久的那些智慧结晶,像龙泉青瓷、传统中国色、榫卯结构等。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无 数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一凿一刻、一针一线都是匠心,如今在新与旧的碰撞中激荡出更澎湃的浪潮。 斗拱,由榫卯结构搭建而成。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到明清时期的故宫,榫卯结构贯穿了中国建筑的整个历史。2009年,以榫卯结构为关键技术的中国 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榫卯技艺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千年智慧,为何能够传承数千年呢? 穿梭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如同游走于一幅历史长卷,华夏民族七千年建筑文明史,渐次浮现眼前。而其中精湛绝伦的榫卯工艺,让来参观的游客叹为观 止、流连忘返。 总台记者 罗子瑛:我头顶的这座直径两米的六层藻井,支撑起的是一片五百多年前绘制的唐代星空。这是先农坛的镇馆之宝,很多人来到这里,都是为了 看一眼这座天花板中的"天花板"。而我们目之所及的琼楼玉宇和精工细作,都是由榫卯构建的。 游客:觉得非常神奇,别的国家没有这么精妙的东西。 英国游客:我以前没见过这个,我认为这真的很有趣,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钉子,把东西放在一起的情况下,实 ...
唢呐何以“圈粉”年轻人(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05-01 21:5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2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袁勃) 从"土"到"潮",唢呐重获关注,离不开年轻一代对传统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们将唢呐与 国漫、游戏融合,如《黑神话:悟空》的配乐里,嘹亮高亢的唢呐声直冲云霄,一下子将玩家带入了传 统神话故事;民乐博主"川子唢呐"将唢呐与电音碰撞,唢呐的表现力被无限拓展;无锡交响乐团尝试唢 呐与弦乐跨界对话,将AI算法生成的北斗卫星轨道音型融入乐章。在年轻人手中,唢呐可以横贯古与 今、中与西、雅与俗,这些跨界尝试赋予传统民乐全新的生命力。唢呐的高亢、张扬、热烈,成为追求 潮流、表达个性的新选择。 于唢呐传承而言,"破圈"还需要随着不断更新的文化和审美需求,探索更多的路径。民乐的根基在于人 民群众,要获得更多人认可,应当进一步普及相关知识,助力唢呐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去年开始, 浙江省文化馆开设公益唢呐课,吸引近500人报名,40天时间里,学员们从零基础,到能够完整合奏一 首曲子,热情满满。当这一传统乐器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逐渐消失,年轻人自发从爱好者成为传承者,形 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 今天,年轻人用独特的审美视角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价 ...
亚洲易:从高端圈层到大众视野——易学文化的普惠化破局之路
Sou Hu Wang· 2025-04-30 09:49
一、圈层服务:政商精英背后的易学智囊团 在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赛道上,亚洲易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家曾以服务亚洲政商精英著称的易 学科技企业,在创始人欧陽先生的带领下,正经历着从"圈层专属"到"大众共享"的战略转型。其背后, 既是政策春风的推动,更是企业对"文化为民"使命的深刻践行。 亚洲易 成立初期,亚洲易凭借专业深度与隐私保护能力,悄然成为亚洲政商高端圈层的"文化幕僚"。团队曾为 东南亚某国政要提供城市规划的易学论证,从"龙脉走势"与"气场流通"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潜力,相关建 议被纳入城市2030发展规划;在商业领域,某跨国集团CEO在面临东南亚市场拓展决策时,通过亚洲易 的"奇门遁甲决策模型"分析地域五行利弊,最终选定吉隆坡作为区域总部,三年间市场份额提升27%。 此同时,创始人欧陽先生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易学的'简易'之道,本就应服务于大众生活。 我们要用科技拆除'门槛',让智慧回归民间。" 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团队面临两大挑战: • 功能重构:将服务政商的复杂模型转化为大众可用的轻量化工具。例如,将企业级"风水勘测定制服 务"拆解为APP的"家居风水自评模块",用户只需拍摄三张户型照片,系 ...
小仙炖携手非遗绒花技艺,匠心打造「萱草花」礼盒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4-30 07:35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萱草花被称为"母亲花",寄寓着对母亲健康的美好祈愿。2025年母亲节前夕,鲜炖 燕窝领导品牌小仙炖携手非遗绒花技艺传承人刘梅、征珊珊母女,推出母亲节限定「萱草花」礼盒及情 感短片《爱的传承》,小仙炖以非遗绒花技艺与中式滋补文化为情感纽带,将"匠心"与"传承"的深刻内 涵娓娓道来,以健康礼诚挚献礼天下母亲。 小仙炖母亲节限定「萱草花」礼盒,以健康礼诚挚献礼天下母亲 传承共生:守护千年非遗文化与滋补文化,以爱之名的双重传承 小仙炖母亲节短片《爱的传承》根据非遗绒花技艺传承人征珊珊与母亲刘梅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女儿征 珊珊的视角,讲述两代人共同守护千年绒花技艺的动人故事。 绒花,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供宫廷使用,并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扬州绒花以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负有盛 名。在90后艺术家征珊珊的童年记忆里,母亲刘梅对绒花爱得"痴迷"。母亲是扬州一家绒花厂的员工, 总是坐在桌前低头专注着,手里的勾条和剪刀像魔法一样,在手中开出一朵朵精致的花。然而,90年代 绒花行业陷入低谷,许多工人离开,而母亲依然坚守。这份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着征珊珊。最终,她毅 然决定放弃大城市工作,返回家乡扬州向母亲学习绒花技艺,让古老 ...
【风物郑州】广武山:楚河汉界风云起
Zheng Zhou Ri Bao· 2025-04-29 02:43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一篇章:郑之山 广武山:楚河汉界风云起 核心提示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论 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委书记刘宁寄语郑州,要融合好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展现新担当、创造新辉煌,为谱写新时代中原 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大山大河大平原"为风貌特征的郑州,拥有"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的特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 指出,郑州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主根主脉所在地,是我国八大古都和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必须担负起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 造现代文化,立足"文武双全"城市特征,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 本报联合郑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策划推出的【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将陪伴读者 踏上美学之旅,全方位、多角度探寻郑州的独特自然与人文之美。 它,矗立于郑州西北,虽没有名山大川的秀甲天下,却因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而名动史册——楚汉战 争期间,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在此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
“绿洲泼水传说特别秀”引爆西双版纳泼水节文化狂欢
Jin Tou Wang· 2025-04-28 03:36
泼水传说特别秀做为绿洲泼水传说音乐节的快闪首秀,会以互动型泼水音乐节的形式多城巡演,并融合各 地的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焕发新光彩,实现"请进来"、"传出去"、"火出圈"的现象级传播。 M · FREEN REA reet 2 PR Capital . t Company of the The St K 125 这场沉浸式泼水文化大秀由西双版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发起、凌禾文化投资和赋能、京致通文化创作和 执行的大型剧情类歌舞表演。是对中华民族宝贵的贝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视、听、触盛宴,也是传 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表达激烈碰撞的深度实验。 绿洲主创团队将泼水传说的经典故事用动画和视觉特效展示在背景大屏上,并利用订制的舞台妆造让主 角的人物形象与大屏进行人屏互动,将具像化的故事线索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现场观众年龄结构跨 度较大,每位观众都能在互动表演的各环节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元素并沉浸其中。民族乐队、民族说唱、 民族舞蹈、民族电音等多种表演形式都结合剧情重新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赛博爆改",高级感、科技感和 未来感十足。当日社交媒体的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次。表演结束后,有众多外地游客表示:"能在泼水节期 间与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