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

Search documents
三天半跨越三盟市!看兴安盟如何下活区域协作"一盘棋"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16 11:44
三天半内,跨越三个盟市,考察团马不停蹄走访重点企业、产业园区,与三地党政部门及企业代表展开 深度对话,围绕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农牧业、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寻求务实合作和 深度协作。"我们在新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构建等方面受益匪浅,收获 颇丰。"兴安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魏大勇表示,下一步,兴安盟发展改革委将立足资源 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与相关地区的优势互补,在能源、化工等领域接续探索有效的合作路径,实现合 作共赢。 考察团考察锡林郭勒盟奶产业发展情况。盛坤 摄 5月13日, 转自:草原云 5月16日,兴安盟党政考察团结束了对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赤峰市的考察交流。此次行程紧扣内 蒙古自治区党委"实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促进自治区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探寻与区 内盟市的协同发展路径。 5月14日, "通过这次考察,进一步深化了与相关盟市协同发展的共识,我们将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 则,依托各自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强协作,努 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样板。"兴安盟区域经济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保平 ...
证监会亮执法“成绩单”!推动个案查处向生态治理转变,紧盯“关键少数”和“看门人”
证券时报· 2025-05-15 09:25
5月15日,证监会公布了2024年执法情况。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件、同比增长10%,处罚责任主 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 索178件,同比增长51%。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办案质效, 用好用足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手段,快、准、狠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建 设高质量资本市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打击欺诈发行等投资者最不能容忍的行为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证监会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聚焦"打大、打恶、打重点",坚持"惩防治"并 举,"行民刑"协同,坚决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全力提升执法效能,努力实现严而有力、严而有 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从查办的案件构成看,信息披露案件249件位居首位,占案件总数的34%;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95 件,连续三年增加,占案件总数的13%;内幕交易案件178件、操纵市场案件71件,分别占比24%、 10%,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 ...
湖南娄底:西阳河全域治理“治”出新气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4 00:33
"五一"假期,湖南娄底华胜湿地成为市民"近郊游"的好去处。清澈的西阳河宛如玉带,怀抱湿地蜿蜒流 淌。湿地公园青草如茵,白鹭翩跹,牛儿在河滩上悠闲踱步,三三两两的垂钓者,络绎不绝的游人,构 成一幅现代田园山水画。 为根治水污染问题,西阳河治理项目部对华胜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改造,河岸上栽植了水杉、柳树、桃 树、紫薇花,消除了5处黑臭水体,并科学栽植荷花、美人蕉、芦苇等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下森 林"净化系统。昔日"酱油河"重现"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成为娄底市水环境治理的示范工程。 如今,西阳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消失多年的银鲴鱼重现河道,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在这里繁衍 生息,沿岸西阳村、南阳村、新丰村、星明村、华胜村5个行政村1万余居民直接受益。 "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我这把年纪了,做梦都没想到家门口能变得这么漂亮!"华胜村67 岁的刘建英笑着说,现在每逢节假日,来游玩的客人像赶集似的,小汽车能从村口一直排到湿地公园。 看准了商机,村民谭大哥开办了农家乐,凭借自产食材经营农家餐饮,一年创收60余万元。像这样的农 家乐,西阳河沿岸已有3家,带动就业20余人,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 西阳河是娄底"东大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1+4”生态治理模式让农牧民“出力”又“获利”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13 04:30
转自:草原云 5月9日,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的"三北"工程库布其沙漠中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项目(一期)区,杭锦旗郭二后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50多名农牧民正在585亩沙地上,铺设网格沙 障、栽植沙柳苗。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地处黄河"几字弯"南岸,位于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占 全旗总面积的52.2%,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鄂尔多斯主战场、主阵地。这些年,杭锦旗贯彻落实国 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部署,统筹推进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和产业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治 沙过程中探索出的"1+4"模式,将以工代赈联农带农机制融入其中,在生态治理中共建共享,让农牧民 既能"出力"也能"获利",为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和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所谓'1+4'模式指的是,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鼓励农牧民以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形式参与生态工 程建设。首先,农牧民与合作社签订实施协议(农牧民也可以自己成立合作社参与到"三北"六期工程 中);其次,杭锦旗林草局联合苏木镇、嘎查村、合作社签订四方协议,协议签订完成后开始实施生态 工程项目。"杭锦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
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白洋淀2018年以来累计入水超82亿立方
news flash· 2025-05-10 10:27
2018年以来,白洋淀累计入淀水量超82亿立方米,淀区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今年以来,入淀水量已超 过4亿立方米,生态水量得到保障。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 理。自2021年以来,白洋淀淀区水质已连续4年巩固保持在Ⅲ类,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多样 性水平显著提升,野生鸟类和鱼类分别达295种、48种,分别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21种。(中新 社) ...
常州机场科扎实推进鸟防工作 筑牢飞行安全“生态屏障”
Zhong Guo Min Hang Wang· 2025-05-09 06:41
掌握详细信息后,4月机场开展飞行区虫害调研2次,并全面喷洒杀虫剂,作业面积达146.87万平方米, 使本场虫害密度较之间下降60%。机场还在8公里范围内完成2次生态环境调研,有效识别潜在迁徙鸟 类,提前制订部署驱赶措施,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贾赛 报道:随着春末夏初鸟类活动进入高峰期,常州 机场多措并举强化鸟击防范工作,通过生态调研、环境整治、设施升级与科技应用"四维联动",有效降 低鸟击风险。4月以来,机场共观测到鸟类947只,鸟情同比下降20%,为旺季航班安全运行筑牢防线。 精准调研:鸟类活动规律驱动生态治理 精准认知生态规律,掌握鸟类活动根源是确保鸟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常州机场鸟防团队每日开展不 间断驱鸟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外围鸟情观测,同时深入机场周边农田、树林、沟塘等生态区域,详 细摸排鸟类活动规律、栖息地及食物来源,勘探分析可能吸引鸟类聚集的关键因素。 环境整治:军民联动破解治理难题 在环境整治中,护场河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州机场和驻场部队联合清理河道水草、岸边杂树,优化 河床纵坡,疏通淤塞河段,累计清淤长度达7公里,在提升雨季泄洪能力的同 ...
从“通信桥”到“生态链”:山东移动擘画黄河治理新图景
Qi Lu Wan Bao· 2025-05-09 02:35
九曲黄河,奔腾入海。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始终牵动人心。近年 来,山东移动以5G技术为"通信桥",以数智赋能为"生态链",在齐鲁大地上书写了一幅从传统网络基建 到智慧生态治理的转型画卷。从筑牢通信网络底座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山东移动以创 新技术破解治理难题,以责任担当守护黄河安澜,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筑基:从滩涂到云端,5G"通信桥"跨越治理鸿沟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难点之一,在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山东移动直面滩涂、湿地、无人岛等施工难题, 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为黄河治理架起一座数字化"通信桥"。 在黄河三角洲,滩涂松软、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传统基站建设难以推进。山东移动创新提出"船坞基 站"方案,将基站建在浮动平台上,并采用"跨河光缆+5G 700M+CPE"技术,铺设30公里光缆,实现传 输业务双路由保护。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信号覆盖问题,更开创了远距离高清视频回传新模式,为生态 监测提供了稳定网络支撑。 在黄河防汛中,山东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农村基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推进从"人防"到"智 防"的跨越。通过5G+AI技术,山东 ...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青春使命无上光荣——2025年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侧记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09 01:05
5月7日,在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现场,10名参赛选手用流畅的英文表达、感染力十足的叙事话语,讲述了一个 个"美丽中国建设"的感人故事。 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故事,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自信、智慧与力量,感受到了部系统青年干部积极争做放眼全球、胸怀天下的绿色青年使者的坚定 担当。 "美丽中国建设,青年在行动!"当比赛结束,所有选手重新走上舞台,共同喊出青年环保人的心声,场内掌声响起,热烈如潮。 图为10名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演讲比赛主持人。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展现中国担当,播种绿色梦想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比赛现场,有3位90后参赛选手,展现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 她说,虽然面对重压,但在各种重要国际场合,中方谈判代表团始终以专业与智慧坚守立场,圆满完成每次任务。每一次任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昼夜的 推演研判,她也将一直铭记那些为等待最终案文而彻夜守候的时光。 图为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邓琳华。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楠。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 ...
把“幸福草”带到更多地方(绿水青山守护者)
Ren Min Ri Bao· 2025-05-08 22:42
林良辉摄 核心阅读 从国内到国际,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推广到107个国家;从食用菌转向草,坚持试验助力沙漠变绿 洲;探索菌草的多领域应用,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与菌草结缘20多年,林冬梅热爱菌草事 业,用实际行动为菌草事业发展传承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到马来亚大学访问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培训示范、开设菌草学课程、加入联合国 菌草项目等方式,推动菌草技术在马来西亚的创新和应用。"前不久,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林冬梅,来 不及休息,又投入到录制联合国菌草项目英文教学视频的工作中。 今年50岁的林冬梅,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去年 一年,林冬梅六成时间都在外奔波。"越来越多的国家从菌草技术中获益,我们也要继续提升技术水 平。"她说。 "2005年,在南非工作期间,我第一次意识到,菌草技术能改变当地不少贫困人口的命运——学习掌握 菌草技术,能增加收入,能把孩子送进学校,能在村里开杂货店,还能买车雇人经营运输,改变自己和 家人的命运。"林冬梅说。 从一家一户建菇棚示范推广,到创新"菌草技术国别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再到在非洲 高校开设菌草学课程,林冬 ...
江苏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滩涂潮涌处 绿能正澎湃
Yang Guang Wang· 2025-05-06 01:45
技术先进、环保优先、安全为本,工程才能牢固长存。在项目控制中心,"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作为工 程施工的"贴心管家",24小时待命。该系统涵盖全工地的视频监控、车辆测速、人员和设备管理、防疲 劳驾驶系统,通过数字手段强化智能识别、预警和监控,实现工程管理更智能、安全管理更全面、成本 管理更有效。 4月21日一早,豫东垦区堤外,上万块光伏板向阳而立,一寸寸"光"经由海缆被输送至升压站,转化为 电能,为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一座装机容量400兆瓦、占地面积4300亩的海上光伏电站,配套新建 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压站,安装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站和一座制氢能力1500标方/小时、加氢能力500 公斤/天的制氢加氢站。 "海缆是整个工程能源输送的大动脉。"裴泽伟介绍,海缆敷设是项目的"主心骨"工程,于2024年11月20 日正式启动,建设期间,为有效平衡工程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水平定向钻穿越 技术",针对入土点空间小、河道段易冒浆塌孔等施工难点,通过增加泥浆排量、加入润滑剂、优化泥 浆配比,并借助GPS定位系统确保将钻孔精度偏差控制在2米以内,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