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

Search documents
南京市长以“五图”向全球推介南京:期待大家与“宁”同行
Peng Pai Xin Wen· 2025-03-26 13:29
Core Perspective - Nanjing is promoting itself as a hub for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through a unique narrative represented by five key maps: coordinate map, panoramic map, matrix map, route map, and heat map [1][3] Group 1: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Nanjing has a rich history with over 3000 years of city establishment, recognized as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3] - The city's economic output is 1.85 trillion, ranking it among the top ten cities in China [3] - Nanjing hosts over 1 million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ranks third in the number of "Double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nationwide [3] - The city maintains stabl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over 210 countries and regions [3] - Nanjing has been awarded "Most Livable City" 15 times, reflecting its high quality of life [3] Group 2: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 Nanjing is focusing on becoming an industrial powerhouse by enhancing its four pillar industries: petrochemicals, steel, automotive, and electronics [6][8] - The city aims to develop eigh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cluding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smart gri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biomedicine,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new materials [8] - Four industry task forc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focus on breakthrough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biomedicine, and next-gene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8] Group 3: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 Nanjing is building a matrix of four strategic technological forces to become a globally influential innovation center [12] - The city has established high-level laboratories and is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s in various fields [12] - Major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such as the Future Network Experimental Facility, have been completed [12] Group 4: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ization - Nanjing is creating a pathway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ization, aiming to be the preferred location for such activities [14] - The city is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focused on biomedicine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14] - A comprehensive support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incubation is being developed, involving collaboration among scientists,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 [14] Group 5: Business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 Nanjing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its business environment by implementing a lifecycle service model for enterprises [17][19] - The city has established an integrated government service matrix that has been promoted nationwide [19] - A total of over 200 billion yuan has been allocated to the "4+N" industrial fund to enhance financial support for businesses [19]
牛旭锋: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的发展 | 2025医疗器械研发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3-21 15:36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名额有限 三、团队科研成果的转化案例分享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申报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奖项评选 2025年3月19日,思宇MedTech和Medtec China联合主办的 2025医疗器械研发论坛 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旭锋 ,分享了题为 《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的发展》 的精彩内容。 思宇MedTech提炼分享要点回顾如下,希望对医疗器械行业读者有所启发。 一、医疗器械与生物医用材料的现状分析 牛教授首先介绍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背景,强调医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二、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方向和市场需求 牛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的三个具体转化案例: 1、药物载体的设计与应用: 2、诊疗一体化柔性电极: 分析指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与国际对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国内医疗器械的药械比明 显低于发达国家,说明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生物医用材料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类材料:医用金属材料、无 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牛教授指出,目前国内 ...
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 深圳光明打造产学研用新范式丨解码光明科学城“蝶变”之路
证券时报· 2025-03-21 00:27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要跨越多远的距离?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这个答案可能是"50米"。 由知名基础生物学家颜宁院士领衔的深圳医学科学院,距离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平台——"湾有引力"(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仅有50米之遥。实验室中的新 发现,能够快速地启动工程化验证,产学研无缝衔接。湾影科技创始人谢思维说,最初选择到深圳湾实验室做科研,正是看中这里的自由氛围,鼓励科学家 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深圳又有很好的创业氛围,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的沃土。作为"湾有引力"孵化的创业公司,湾影科技已先后完成多轮融资,估值数亿 元。 15分钟车程外,在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下称"脑创中心"),布林凯斯首席执行官冯魏巍笑着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我们即将从这里'毕业'了。"作 为一家专注于工具病毒载体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布林凯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疾病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徐富强创办。从最初 的"拎脑入驻"到2024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入驻脑创中心的两年多时间里,布林凯斯茁壮成长,如今正寻找更广阔的空间,继续逐浪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 业的最前沿。 从科研成果"变身"企业新秀、市场新品,这样的故事一次次在光明科学城上 ...
报名开启!2025上海交大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2:06
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一场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合作之旅! 医生 ×CEO ×工程师 ×投资人 强强联合,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 如果你对 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技术转化 充满兴趣,那么这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联合打造的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 坊」 ,就是你的绝佳机会! 课程亮点 ✅ 精准洞察 | 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实战赋能 | 设计思维 × 跨学科合作,掌握创新转化路径 ✅ 高端社群 | 结识医生、科研人员、产业专家、投资人,助力职业发展 ✅ 项目曝光 | 作品展示,获取潜在投资与合作机会 适合人群: ✔️ 各科室医生、医技人员 ✔️ 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 ✔️ 产业界/投资界从业者 ✔️ 对医疗器械创新有兴趣的创业者 时间: 2025年6月(周末2天,具体时间提前一个月通知) 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费用: 8999元/人(含课程、教材、茶点等,食宿自理)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支持 单位: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第一天:医疗创新与技术布局 晚上:技术解决方案对接会 第二天:创新产业化与资金路径 你将获得 培训信息 ...
图湃医疗完成5亿元E轮融资,创中国眼科设备一级市场最大单笔融资
IPO早知道· 2025-03-12 02:57
将向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发起冲击。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图湃医疗日前完成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由君联资本担任管理 人)、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共同投资的总规模达5亿元人民币级别E轮融资。 这是继2024年6月完成D轮融资后,图湃医疗一年内再受顶级投资机构青睐。 , 也是 国内 眼科医 疗设备领域历史上已公开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中单笔金额最高的融资 ,所融资金将持续用于图湃医 疗丰富产品矩阵及加强全球范围的市场布局等。 在完成本次E轮融资后,图湃医疗将向科创板眼科医疗设备"第一股"发起冲击。 图湃医疗始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创始人、清华大学霍力教授2008年在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就开始从事扫频OCT研究,师从Xingde Li教授,后者是OCT发明人 James G. Fujimoto教授的学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的支持下,霍力教授带领团 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底层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化。 图湃医疗成立后,眼科OCT在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医工转化体系中,迅速完成 ...
第二届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AMI埃米空间· 2025-03-12 01:17
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发掘前瞻性、引领性的产业创新项目,2024年长三角国创中心 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赛道)",29个卓越创新项目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其中10 个项目荣膺金奖。金奖项目负责人不仅被直接聘任为长三角国创中心的"项目经理",更有 机会斩获高达3000万的"拨投结合"项目经费支持,并得到一系列全方位的赋能服务。比赛 获得圆满成功。 崭新启航,第二届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全面升级, 赛道拓展至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五大领域,赛事规模 更加宏大,活动形式更加多彩纷呈!报名通道现已火热开启,如果您怀揣梦想、蓄势待 发,期待您的报名参与,与我们携手开启创新创业的新篇章! ▷ 大赛宗旨 ◀ 聚焦信息技术、 新材料、 先进制造、 生物与医药、 清洁能源等领域, 广泛选拔和挖掘具有原创性、 前 瞻性和引领性的产业创新项目, 充分发挥长三角国 家技术创新中心政策和资源优势, 为创新创业者提 供资金、平台、资源全方位支持, 加速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创新。 ▷ 参赛条件 <> 参赛项目尚未注册成立企业, 有计划赛后 1 年内在 长三角相关区域注册成立企业;或 ...
面向医生和学者的“科研创新转化奖”补充征集通知| 全球眼科大会GOC2025
思宇MedTech· 2025-03-08 14:51
为加强全球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眼科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最新科技在眼科领域的应用 ,"眼未来"拟于 2025年4月17日 , 在北京中关 村展示中心举办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Global Ophthalmology Conference, GOC2025)暨创新颁奖典礼 。 诚挚邀请 眼科医疗领域的同仁们 共同探索眼科医疗 的未来趋势和智能化发展。 前期我们已经征集了面向企业和产品技术的奖项,也有医生、学者在咨询会议和奖项,特统一回答, 并补充征集面向个人的"科研创新转化奖" 。 3. 补充奖项 报名时间截止2025年3月16日23:00。 2024.6.28 思宇组织的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补充申报的奖项名称】 科研转化创新奖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Innovation Award 2025 参选标准 1. 适用人群 1. 经大会组委会商议,奖项颁发对象不包括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单位主体。主要原因是评选标准难以掌握,担心有失公允。 2. 对于积极参与的医生(临床或非临)、学者(高校、科研院所),我们开放面向个人的、评估项目创新能力和转化可能性的 "科研创 ...
报名开启!2025上海交大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思宇MedTech· 2025-03-07 14:20
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一场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合作之旅! 医生 ×CEO ×工程师 ×投资人 强强联合,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 如果你对 医疗器械创新、医工结合、技术转化 充满兴趣,那么这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联合打造的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 坊」 ,就是你的绝佳机会! 课程亮点 你将获得 培训信息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 2天高强度实战训练,全面掌握医工创新转化 让医学痛点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医疗创新产品,助力成果转化! 是否曾有一个医疗创新的想法,却不知如何落地? 是否苦于医生与工程技术团队难以有效协作? 是否希望掌握医疗器械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路径? ✅ 精准洞察 | 医疗器械产业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实战赋能 | 设计思维 × 跨学科合作,掌握创新转化路径 ✅ 高端社群 | 结识医生、科研人员、产业专家、投资人,助力职业发展 ✅ 项目曝光 | 作品展示,获取潜在投资与合作机会 适合人群: ✔️ 各科室医生、医技人员 ✔️ 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 ✔️ 产业界/投资界从业者 ✔️ 对医疗器械创新有兴趣的创业者 时间: 2025年6月(周末2天,具体时间提前一个月 ...
北京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一期年内完工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3-07 00:54
来源标题: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一期年内完工记者昨天(5日)获悉,作为北京市昌平区发展机器人 产业重点项目,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具备使用条件。 "目前,园区一期各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预计一期今年年底完工。 园区整体建筑规模30.4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整体园区计划2030年底 前建成投用。 园区以承接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引入机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独角兽 企业,构建起以本体机器人为核心,以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系统与技术为聚焦点的产业体系,打造全 链条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机器人企业高度聚集的特色园区,助力北京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集群。 "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周伟介绍。 在加速产业集聚空间建设的同时,昌平区还以现有园区为依托,利用新元科技园、云谷园、未来科学城 等近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支撑,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满足办公研发、中试生产等多样需求的产业空间。 目前,昌平区共集聚机器人企业52家,2024年产业收入突破百亿元。 ...
上海隐秘大学,正排队宣布融资
投资界· 2025-01-15 07:46
高校,创新源头。 作者 I 刘博 陈晓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一群年轻面孔闯入创投圈。 投资界获悉,3D生成大模型公司影眸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 A 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字节 跳动领投,老股东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及奇绩创坛持续跟投。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团队平均 年龄只有2 4 岁。 这是一个孵化自上海科技大学的创业项目——2 0 2 0年,吴迪、张启煊、张龙文、曾初啸 等人创立影眸科技,团队与上科大共同提出的可控 3D 原生 DiT生成框架 CLAY 与 3D 服装生成框架 Dr e ssCod e,均获计算机图形学顶会 ACM SIGGRAPH 2 0 24 最佳论文提 名,被认为是新一代 3D 生成基础框架。 "现在我们经常跑上科大蹲项目。"此前一家知名早期投资机构的分享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同于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等传统名校,上科大乍听略显陌生,成立仅仅十余年,殊 不知已经累计孵化4 0多家科创企业。如此一幕,堪称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大潮的一缕写 照。 团队平均24岁 刚刚,美团字节联手投了 影眸科技的故事,始于上科大的一间实验室。 出生于19 9 7年,吴迪在20 1 5年进入上科大学习,是该校招的第二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