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Search documents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5-30 02:57
5月30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陆家嘴论坛有关情况。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在发布会上透露,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央金 融管理部门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 张淑贤/摄 李克歆同时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将出席论坛的开幕式,致开幕辞并作主题演讲。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也将出席并 作主题演讲。 责编:叶舒筠 校对: 刘星莹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昨夜中概股大涨!鲍威尔与特朗普会面,详情公布→ 丨 最新!美国上诉法院暂时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丨 今夜,中概股大涨!英伟达,市值全球第一 丨 过会!"重组新规"后首单! 丨 突发!正部级毕 井泉被查 丨 宇树科技,更名!回应来了→ 丨 刚刚!中办、国办印发! 丨 尾盘!批量涨停! 丨 中方就特朗普政府关税政 ...
盘前必读丨电力现货市场加快建设;有研新材一季度净利润增近147倍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23:41
机构指出,目前市场处于修复阶段,预计大盘仍可能延续盘整。 【财经日历】 中国4月制造业PMI; ►►央行召开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动员部署会议。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统计制度,统筹协调本单位资源,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落实数据质量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理,形成从业务到统计的全链条工作保障。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1%。 国内成品油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 | 树 盘前必读 | // 外盘怎么样 // | | | | --- | --- | --- | --- |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0527.62 | 300.03 | 0.75% | | 纳斯达克指数 | 17461.32 с | 95.19 | 0.55% | 美股周二震荡上扬,财报季进入密集期,多家蓝筹公司业绩优于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道指上涨300.03点,涨幅0.75%,报40527.62点;标普500指数上涨 32.08点,涨幅0.58%,报5560.83点;纳 ...
何立峰出席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并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4-29 13:53
来源:新华社 上海市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 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言。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 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4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 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 近期印发的《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全面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何立峰指出,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近期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确保 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强化上海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增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 地位,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新提升。要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上海市切实担负主 体责任,各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驻沪机构加强协调配合,中央金融办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 实。 ...
何立峰出席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并讲话
news flash· 2025-04-29 11:15
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4月29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 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近期印发的《关于支 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 心能级。 ...
陆磊:国际化程度有效提升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6 10:02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 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 况。此前,4月2 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 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行动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在发布会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 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 务便利化。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 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 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 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好服务企业"走 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这个 《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行动方案》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 ...
央行重磅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06:56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会上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行动方案》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认真做好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工 作,切实支持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上海市将全力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抓紧推动《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确保每项举措都能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 的实际红利,更好服务企业跨境展业兴业,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陆磊:将不断优化 跨境金融服务政策 工具箱 陆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陆磊进一步介绍,《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 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 国际金融中心,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在党中央、国务院 ...
央行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第一财经· 2025-04-23 12:42
2025.04. 23 本文字数:3486,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在近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重磅发 布后,市场对于《行动方案》的落地计划和安排、如何进一步服务企业"走出去"、《行动方案》有 哪些首创性的政策探索颇为关注。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介绍《行动方案》相关情况。第一财经在发布会上了 解到,方案的出台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阶段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和经 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发布会上指出,《行动方案》紧紧围绕两个核心要点展开:一是突出上海国际 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他强调,《行动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 形成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体系,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持续增强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发言中表示,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自贸试验区具 备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将全力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抓紧推动《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确保每项举措 ...
央行重磅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4-23 11:47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为便于外界更好理解《行动方案》的政策举措,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行动方案》"划 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 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前进、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先行 先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了29.8万亿元,同比增 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行动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形成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体 系,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金 融强国建设。 五大方面金融举措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 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陆磊表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 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