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

Search documents
现在张嘴不说Vibe,都不适合在AI圈待了?
虎嗅APP· 2025-06-22 08:40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term "Vibe" in the AI industry, highlighting its transition from a technical term to a broader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emphasizes intuition and creativity over traditional technical skills [3][21]. Group 1: Vibe Coding - The term "Vibe Coding" was popularized by Andrej Karpathy, who described a new programming experience that emphasizes immersion and productivity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AI, suggesting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coding practices [5][6]. - "Vibe" redefines coding as an intuitive and creative proces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a broader audience beyond just technical developers [7][9]. - The popularity of "Vibe Coding" reflects a collective sentiment in the tech community, capturing a moment of excitement and potential in AI development [7][8]. Group 2: Vibe Marketing and Design - The concept of "Vibe Marketing" emerged as a new approach that relies on AI for rapid content gen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intuition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analytical methods [11][12]. - "Vibe Design" aims to simplify the design process by allowing users to express feelings and concepts without needing technical knowledge, thus democratizing design [14]. - The shift towards "Vibe" in various fields indicates a broader trend of prioritizing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rapid iteration over meticulous planning and analysis [13][14]. Group 3: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 Critics within the tech community have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potential downsides of "Vibe Coding," suggesting it may lead to lower quality code and increased technical debt due to over-reliance on AI [16][17]. - Prominent figures, including Karpathy, have begun to clarify that effective AI-assisted programming still requires deep understanding and oversight, countering the notion that "Vibe Coding"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technical expertise [18][19]. - The term "Vibe" risks becoming a vague buzzword, losing its original meaning and becoming a form of industry jargon that lacks substance [22][23].
速递|Meta百亿美元收购Ilya遭拒,扎克伯格转身挖走SSI CEO、Siri负责人和GitHub前掌门人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13:31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宣布以143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Scale AI,并挖走其创始人 Alexandr Wang 后,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显然才刚刚开始他的 AI 人才收割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 扎克伯格的 AI 豪掷计划已进一步瞄准了 Safe Superintelligence 的 CEO、前苹果高管 Daniel Gross,以及 GitHub 前 CEO Nat Friedman。 这本不是扎克伯格最初设想的合作方式。 消息人士称,今年早些时候,Meta 曾试图直接收购 Safe Superintelligence——这家由 OpenAI 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 创立的公司,在今年4月的一轮融 资中估值达到了320亿美元。然而,Sutskever 不仅拒绝了收购提议,也婉拒了 Meta 对其本人的挖角邀请。 在与 Sutskever 谈判破裂后不久,扎克伯格便转向与 Gross 展开接洽。据悉,Gross 除了领导 Safe Superintelligence 外,还与 Friedman 共同创办了风投机构 NFDG(取自两人姓名首字母)。 消息称, G ...
2025 MWC上海|荣耀倡议共建AI终端生态联盟,中国方案重塑AGI时代棋局
Huan Qiu Wang· 2025-06-20 12:18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当OpenAI宣布斥资65亿美元收购"iPhone之父"Jony Ive的硬件公司io,全球科技产业的视线骤然转向物理终端。几乎在同一 时间轴线上,中国20余家企业共同推动终端智能化分级标准落地,10余个AI终端的标准立项及起草也在同步推进。 这两起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演进方向——如何让AI加速落地在用户真实场景,从"会思考"迈向"能行动",从"云端工具"变为"贴身 存在"。 而在这场全球科技博弈中,中国企业正以开放包容的生态思维开辟独特路径,将技术共识转化为切实可感的落地实践。6月19日,在2025 MWC上海期间, 荣耀CEO李健向世界发出共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联盟的倡议,表示期待与联盟伙伴共同拥抱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共同迎接开放共生、众木成林的AI新时 代。 AI 竞争新范式:从模型能力到落地能力 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征途上,OpenAI提出的五级路线图已跃升为国际通用语言:L1是聊天机器人;L2是推理者,即像人类一样能够解决问题的 AI;L3是智能体,即不仅能思考,还可采取行动的AI系统;L4是创新者;L5是组织者。近日,OpenAI首席 ...
荣耀CEO李健:AI落地尚存在场景、性能、信任挑战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6-20 06:12
2025年是AI(人工智能)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从春节期间爆火的DeepSeek到Manus、Genspark等智 能体的集中爆发,AI已从单纯的信息识别处理生成阶段,进化为能自主感知、推理、规划、反思并执 行任务的智能体,因此今年也被广泛视为"智能体元年"。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健在相关论坛上表示,当前AI落地尚存在场景、性能、信任未形成有效 闭环等挑战,比如端侧的算力不足和内存偏低,导致难以支撑7B以上的模型和复杂的推理需求,并存 在幻觉、隐私和伦理等信任问题,用户数据权限、数据价值等方案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AI的竞 争不是比拼谁的模型参数更大、模型能力更强,而是让用户能够日常使用起来,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 力。 IDC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而亚太地区将贡献超过35%的份 额。 中经记者陈佳岚上海报道 当前,全球AI产业正朝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标演进。 一年一度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正在火热进行中。《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AI也 是本届大会关注焦点之一,华为、移动、中兴、中国信科、联发科等厂商展出相关产品。 不过,关于"A ...
宇树科技融资了,中移动、腾讯、阿里、蚂蚁等多家领投
财联社· 2025-06-19 13:02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创板日报 ,作者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 . 2025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登上了春晚扭秧歌,成为了当晚最吸睛的舞台之一,更让宇树科技成为了业界关注热点。 在近期举行的北京智源大会上,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不管是1月的春晚还是近期的格斗比赛,目的都是向大众展示机器人的现阶段发 展,并产生一部分商业价值。比如,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就十分火爆 。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人形机器人主要在展厅导览、科研教育等领域落地,距离真正C端市场,实现消费端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路要 走。王兴兴也坦言,直接让机器人去家中干活还不太现实,但通过跳舞、格斗等训练,让机器人逐步学会各种全身动作,以实现解放人类生 产力的最终目标。 王兴兴还表示,宇树科技的产品研发并不局限于人形机器人,但目前AI主要是基于人的数据采集,所以长得像人的机器人会更容易训练和落 地。相信AGI(通用人工智能)真正到来后,机器人的形态会更为多样化。 5月底,宇树科技发布新品海报预告,公司即将发布一款拥有26个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新品售价暂未公布,而宇树科技在海报上给出的价 格是"$?000",或在暗示售价为数千美元。 此前,宇树科技 ...
荣耀CEO李健:AI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改变|直击MWC上海2025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9 10:49
"AGI(通用人工智能)何时到来?业界众说纷纭。我认同Sam Altman对AI发展五个阶段的划分:从聊天者(L1)到挑战者(L2),再到推理者 (L3)、创新者(L4),最终到组织者(L5)。当前,我们正处在从L2向L3跨越的阶段,即从'会思考'向'会行动'演进。"6月19日,荣耀CEO李健在上海世 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 上海)演讲表示,AGI一定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让AI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让用户日常使用起来, 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 李健认为,AI围绕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的改变。首先AI的竞争焦点在转变,从模型能力到落地能力,未来的AI竞争不再是谁的参数、模型更大, 谁的模型能力更强,而是谁能够更好地交付落地。无论什么样的模型,能够跑起来干活,这样的模型才是个好模型。 其次,AI的价值定位在转变,从工具效率到结果闭环,真正的AI应用,不应仅被动响应指令,而应主动完成闭环任务,用户需要的不再是工具的辅 助,而是结果的托付。 马云飞/摄 为加速AI落地,实现需求闭环,李健还倡议基于GSMA平台,共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联盟,旨在集结AI模型企业、运营商、AI终端企业、互联网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许主洪:多模态大模型是通往AGI的关键路径|直击MWC上海2025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9 10:48
许主洪进一步分享道,多模态理解模型主要基于自回归的模型框架,相比之下,多模态生成模型则更多地采用基于扩散的模型框架,利用如UNet和DiT 等架构,以及CLIP和T5等先进的文本编码器。 根据许主洪预测,未来多模态大模型将朝着理解与生成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主干网络设计、模态对齐融合等关键技术仍需深入研究。尽管 行业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不过其对多模态技术在搜索、创作、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多模态agent AI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未来我们要真正达到AGI,还是要解决非常多的技术难题,包括多模态大模型基础的能力,数据细节的连接与操 作,物理世界的控制与交付等等,都有很多的技术挑战,但这也是未来多模态大模型行业机会。"6月19日,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 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智能信息事业群首席科学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中的核心 作用。 在演讲中,许主洪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分为理解与生成两大类,并系统梳理了技术演进路径。他指出,多模态的理解任务,主要解决的难点包括多模态 的模态编码对齐、融合的理解与推理等等;多模 ...
荣耀CEO李健:AI围绕“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转变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19 10:10
6月19日,荣耀CEO李健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发表《开放共生,众木成林让AI走进生 活》主题演讲,详谈了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下AI发展的当下和未来。 在李健看来,AGI(通用人工智能)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前处于从推理者到行动者发展的过渡阶 段,AI正在完成从"思考"到"行动"的关键跨越,当务之急是要"让AI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 让用户日常使用起来,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AI围绕"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转变。 李健表示,他比较认可Sam Altman对AI五个阶段的划分。从L1到L5,从聊天者,到推理者,再到行动 者、创新者,最后到组织者。从"会说",到"会想",再到"会做"、"会创",最后到"会管"。AI的发展, 分五个阶段逐级进化,最终实现AGI。当前,人类正处在L2与L3之间,AI正在从"思考"向"行动"跨越。 "AGI一定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让AI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让用户日常使 用起来,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基于此,我们认为AI围绕'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转变。"李健 说。 在李健看来,当前AI落地,仍存在三大挑战,场景、性 ...
荣耀李健:AI竞争焦点正从“模型”转向“落地” 倡议组建AI终端生态联盟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9 08:14
本报讯 (记者贾丽)6月19日,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下简称"MWC25上海")上,荣耀终端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耀")CEO李健受邀出席人工智能+(AI+)主题论坛,并发表"开放共生,众木 成林,让AI走进生活"主旨演讲。此次,李健系统阐释了AI的演进路径,分享荣耀在AI领域的前瞻视 野,提出解决方案并倡议组建AI终端生态联盟,基于GSMA平台集全行业之力加速让AI走进生活。同 时,李健宣布荣耀Magic V5将于7月2日发布,落地多项AI能力,挑战全球最轻薄折叠旗舰、行业最强 AI智能体手机。 当前,全球AI产业正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目标演进。李健指出,通向AGI之路要经历多个阶段, 目前正处于从"思考"向"行动"跨越阶段。荣耀判断AGI将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让AI 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让用户日常使用起来,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 目前AI围绕"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转变:竞争焦点将从"模型能力"转为"落地能力",价值定位 从"工具效率"转为"结果闭环",产品形态,从"云端计算"转为"贴身存在"。 荣耀同时呼吁基于GSMA平台,共建开放的AI终端生态联盟。 ...
荣耀CEO李健:AGI是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让AI能解决问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04:48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6月18日至20日,是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以下简称2025MWC上海)时间,本届大会以"汇聚·连接·创造"为主题。 算力不足,内存普遍偏低,难以承载7B(模型参数量化大约为70亿)以上的模型,无法支撑复杂任务的推理需求;最后是信任,包括隐私和伦理问题。比 如说用户数据权限、数据加密等方案仍未形成统一的量化(标准)。只有打通场景、性能和信任这三大方面,才能够让AI真正走进生活,真正成为用户的 贴身伙伴。" 会上,荣耀CEO(首席执行官)李健围绕AI(人工智能)发表了主题演讲。对于"AGI(通用人工智能)到底何时到来,如何到来"的问题,他表示:"目前 众说纷纭,有人说五年,也有人说需要二十年,我认同对AI五个阶段的划分:L1聊天者→L2推理者→L3行动者→L4创新者→L5组织者。全球AI行业已达成 共识,当前处于从L2到L3发展的过渡阶段,AI正在完成从'思考'到'行动'的关键跨越。" 最后,李健透露,荣耀将于7月2日发布AI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5,其具备全品牌互联互通的功能等。 他强调,AGI一定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让AI能解决问题"。"只有让AI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