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当不成总统了?美本土拉响警报,特朗普突遭晴天霹雳,美内部大乱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02:54
这些数据勾勒出美国社会的深层裂痕。从2月的"不是我的总统日"到4月的全球"住手"抗议,再到5月的 新一轮示威,抗议活动呈现常态化、跨区域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美国人也在巴黎、柏林、里斯本 等欧洲城市发起声援行动,凸显出特朗普政策引发的"跨国连锁反应"。 当街头抗议仍在发酵时,加州对联邦政府的司法挑战掀起另一场风波。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宣布就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发起诉讼,指控其违反法律程序。作为民主党大本营,加州的这一行动被视为 建制派对特朗普的"政治反击"。该州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接近675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州, 关税政策直接导致其供应链成本激增,杏仁产业、港口贸易等多个经济支柱遭受冲击。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政治路线的对立:特朗普上任百日便调整跨大西洋贸易政策,动摇了民主党长期维系 的"全球化政策"根基。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内部的裂痕被对手捕捉——4月17日,美媒披露特朗普与核 心盟友马斯克因涉华策略产生激烈冲突,总统甚至在五角大楼绝密简报会问题上怒骂对方,要求撤换相 关官员。这种高层不和被民主党视为"反击契机",试图通过司法手段削弱特朗普的政策基础。 不过,加州的诉讼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尚 ...
国际观察丨美中东政策生变 以色列面临艰难选择
Xin Hua Wang· 2025-05-18 14:14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8日电 题:国际观察|美中东政策生变 以色列面临艰难选择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 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结束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的访问。这是他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首次到 访中东地区。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此访将以色列排除在行程外,近期还绕开以方在中东地区采取多项 外交举措。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屡屡受挫,不得不急于以中东地区 外交成果来"拼业绩",与以色列政府坚持在加沙推进军事行动、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等政策相左。美以龃 龉频频,盟友关系可能还会出现波折。 以方被"边缘化" 近日,美国和以色列在也门胡塞武装、加沙、伊朗等问题上分歧不断,美方多次绕开以色列推进其中东 政策,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以色列本月6日大规模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同日特朗普却突然宣布美方将停止轰炸胡塞武装。一 名美国政府官员披露,美方没有告知以方自己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这令以色列猝不及防,且停火 协议没有涉及以方。 美国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秘密接触后,哈马斯本月11日宣布将释放一名有美以双重国 籍的被扣押人员,以政府官员说以方"从媒体上才得知"这一消息。特朗 ...
数百美国之音员工下月底或失业
Xin Hua She· 2025-05-16 07:59
美国国际媒体署高级顾问卡丽·莱克当天证实,这一监管美国公共服务媒体的独立联邦机构总计有584名 员工将遭解职,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之音员工。 莱克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依据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3月14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国际媒体署正在"规 模优化、削减联邦官僚机构以适应政府优先任务"。"我们将继续缩减机构臃肿,让'一头古老的恐龙'值 得勤劳的美国人资助。" 特朗普的行政令要求解散美国国际媒体署,联邦政府此后勒令大多数美国之音员工行政休假。莱克3月 15日宣布关闭美国之音的决定,她在给《华盛顿邮报》记者的电邮中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人面临裁 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美国之音共有员工约1350人。据多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披露,全职员工暂不受本轮裁员波及,但以后 部分岗位也可能纳入裁员范围。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5日报道,随着美国之音与联邦政府的诉讼延宕,超过500名美国之音合同工可 能在6月30日前失业。 据报道,一些可能失业的外包合同员工所持的是J-1访学签证。一旦合同结束,他们只能在美国境内再 停留30天,签证失效后即可能被迫离境。 美国之音总监迈克尔·阿布拉 ...
国台办:越来越多台湾民众认识到美国“挺台”是谎言
news flash· 2025-05-14 04:46
5月14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已满百日,台湾"中研 院"日前发表调查指出,特朗普上任后,有46.7%民众对未来"台美关系"感到悲观,6成民众担心"美方可 能通过与中国大陆达成协议伤害台湾"。对此有何评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这表明越来越 多台湾民众认识到"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认识到美国奉行的永远是"美国优先",认识到台湾对美 国而言是始乱终弃的"棋子"。民进党当局费尽心机编造的美国"挺台"谎言,越来越骗不了人。(央视新 闻) ...
耗资超10亿美元,损失7架“死神”+两架舰载机!特朗普决定:不打了!美媒:像“烂尾”仗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4 03:45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新华国际头条13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也门胡塞武装持续一个半月的打击本月初戛然而止。美国媒体披露,多重因素促使特朗普决定与胡塞武装停 火,包括这一仗太烧钱,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可能把美国拖入又一个战争泥潭。 特朗普同意先空袭再"斩首",并且要求30天内必须看到打击成果。 只是,30天过去,胡塞武装仍然能继续发动攻击,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军舰船以及以色列目标,同时加固地下设施,隐藏武器弹药。 30天的打击行动耗费高达10亿美元以上,而美军甚至没有建立绝对的空中优势,7架单机造价高达3000万美元的MQ-9"死神"无人机被胡塞武装击落。多名美 国官员透露,美军F-16战机和更为先进的F-35战机也多次险些被胡塞武装防空武器击中,飞行员性命面临威胁。 另外,"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屡遭胡塞武装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两架F/A-18舰载机先后因事故坠入红海,同样险些造成美军人员死亡。 美国情报部门评估认为,胡塞武装的实力遭到削弱,但很容易恢复元气。 特朗普3月15日宣布,他已下令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要用"压倒性的致命武力"打击胡塞武装,同时警告伊朗必须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支持。本 月6日,他宣 ...
特朗普访中东绕行以色列 专家:凸显美以利益分歧扩大
Yang Shi Xin Wen· 2025-05-13 03:14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但此访未将以色列列入行程。这引发了外界关于美以关系显露出微妙变化的讨 论。专家表示,特朗普本次中东行绕开以色列,体现了由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美以利益存在的分歧正在不断扩大。 特朗普中东行体现美以利益分歧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最近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分歧和意见不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政策出现了较大转变。特朗普上台初期,美 以两国在诸多事务上紧密相连,美国甚至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得比以色列更为激进。以加沙问题为例,美国曾向哈马斯发出强硬威胁,宣称若哈马斯不在2月 15日释放所有人质,将让其付出惨重代价。然而,时至今日,哈马斯并未交出所有人质,美国的态度却反转,同意达成临时性停火协议。在伊朗问题上,美 国最初也是态度强硬,威胁要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但如今,美国却转变立场,同意与伊朗展开谈判。同样,在也门胡塞武装问题上,美国曾积极采取军事 行动进行打击,可现在也与胡塞武装达成了停火协议。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色列,美国在政策上不断后撤,以色列却依旧沿着之前的路线"向前冲"。 ...
特朗普开启中东三国访问:并未将以色列纳入行程,多方猜测美以关系疏离
Huan Qiu Shi Bao· 2025-05-12 22:21
【环球时报驻以色列、美国特约记者 张灏 李致 环球时报记者 任伊然】13日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连访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中东三国,美国 《华盛顿邮报》12日称,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次重大国际出访",此次访问预计将主要致力于巩固贸易关系。与此同时,美国和以色列之 间出现微妙变化。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在伊朗和加沙问题上的分歧,导致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而以媒则对美 以两国关系疏远的传闻表示否认。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定于13日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并与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随后,特朗普预计14日将出席在 利雅得举行的海湾国家领导人峰会,当天晚些时候前往卡塔尔,最后于15日抵达阿联酋并结束访问行程。《华盛顿邮报》称,此次访问正值该地 区面临多项安全挑战之际,包括加沙局势、伊朗核计划的未来,以及特朗普长期以来希望促成的沙以关系正常化协议。据《以色列时报》报道, 美国希望此行能够扩大《亚伯拉罕协议》进展,但因在加沙和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以色列与沙特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不 大。因此,有消息人士认为,特朗普此行或将重点放在经济伙伴关系和其他地区事 ...
关税转向,出口何去何从
2025-05-12 15:16
关税转向,出口何去何从 20250512 摘要 • 美国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 30%关税,另有针对光伏、汽车、钢铁等产品的 额外关税,部分电子、能源产品和半导体已获豁免。中国亦有针对半导体 设备、医疗设备等 131 项对等豁免项目,未来或将增加。 • 贸易战不仅是关税问题,更是美国试图通过一对一谈判解决贸易不平衡的 手段,旨在颠覆 WTO 框架,可能形成不利于中国的新贸易同盟,对中国 施加更大压力。 • 中美关税战加速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外移,企业考虑将生产基地转移至第三 国以规避关税,导致中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削弱,仅保留服务国内市场功 能。 • 美国"美国优先"政策体现在贸易和投资两方面,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 投资限制和市场准入限制,并采取 3C 战略(对抗、竞争、合作),其中 竞争是主旋律。 • 中国采取对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反制,承诺取消 4 月以来的非关税措施, 但稀土出口管制预计不会取消,因关键矿产争夺是全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 Q&A 当前中美关税战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从今年 4 月份开始,美国不断加征关税。最新的消息显示,双方对等关税从 125 个点下降到 34 个点,其中 24 个点暂时停止执行,预 ...
斯蒂芬·罗奇:一种更令人担忧的滞胀正在酝酿,全球衰退风险增加
Di Yi Cai Jing· 2025-05-11 12:33
这些行动将逆转供应链的效率,而学术研究表明正是这一效率在过去十年中使美国的通胀率每年至少降 低0.5%。这种逆转是由美国对其前贸易伙伴新产生的蔑视所驱动的,而且很可能是永久性的。新冠疫 情的动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而对美国的不信任将在特朗普离任后长期存在,也不存在快速或简单的解 决办法。 生产向美国的回流不会一帆风顺。特朗普认为国内外企业宣布的大规模投资是美国制造涅槃重生的迹 象。然而各类生产平台不可能像乐高积木一样被拆散和重新组装。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些项目都需要多 年规划和建设才能逐步上线。 但在当今政策极度不确定的环境下,针锋相对的报复性关税和制裁很可能会随着特朗普的一时兴起而改 变,因此生产回流性投资有可能遭到遏制甚至完全撤销。美国从全球化中撤退后,世界其他国家也很难 收拾残局并发展新的供应链。 这款滞胀"鸡尾酒"中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成分:中央银行的政治化。滞胀硬币的另一面是美国和全球经 济不断增加的衰退风险。 将近五年前,我曾警告说我们距离滞胀只差一场供应链的断裂。在通胀飙升与全球需求复苏乏力的联合 作用下,滞胀确实在新冠疫情冲击后短暂爆发了一阵。但与疫情一样,这场经济中断很快就平息了。如 今一种更令人 ...
美国不率先降税,中方提前一天立下规矩,不听就加强对美管制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08:42
在全世界饱受美国关税威胁的节骨眼上,"中美会谈"毫无疑问是所有国家眼中的关税问题转折点。 然而,究竟是中方先低的头,还是美国求来的会谈,其先后顺序也将决定大势偏向于谁。 既然美国这么喜欢鼓噪,那中方也不会继续惯着,所以在会谈的前一天中方就立下规矩,特朗普听了自然最好,若是不听,中方自有办法逼他照办。 因为中方态度并不止关乎中美关系,更是直接影响着美国的未来经济能否如特朗普预期那样再次伟大。 美国政府内部如今并不安定,光是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矛盾就足够尖锐,现在就连美财长贝森特都搞不懂他的总统究竟在想什么。 贝森特一直都认为对华高昂关税不可持续,就连特朗普日前也有过降低对华关税的想法。 尤其是在美国深受关税弊端反扑之时,特朗普就想着去谋求和中方谈话的机会,只是他这人太好面子,于是这个重任便落在了贝森特等人身上。 从5月初开始,美国那边就开始不断散布"将和中方谈判"的信息,搞得外界也都认为中美即将要缓和关系。 眼看美国这么喜欢出尔反尔,中方也不再惯着,随即就在5月8日给特朗普立下了规矩:会谈依旧可以进行,但中方不会牺牲原则立场。 换而言之,中方答应美方会谈邀请,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全球期待的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