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Search documents
香江涌动甲骨潮
He Nan Ri Bao· 2025-07-11 23:20
从中原而来的甲骨文带着远古的回响,与东方之珠的高楼大厦、霓虹灯影交相辉映,唤起文明缘起的叩问, 激荡民族自豪的共鸣。 "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开幕式(7月11日摄)。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健 摄 7月11日,"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启幕。这场满怀诚意与匠心的主题展,让甲骨文拂去厚厚 黄土、穿越千年时光,以各式各样的形态鲜活入目。 文化热潮 汉字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乡 看到"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的预告,香港市民肖娟在开展后第一时间带着儿子任辰瑞来到现场。 "最有意思的是甲骨文姓氏墙。我找到了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写法,还帮家人找到了他们的。全世界的文字,汉 字是最棒的。看到甲骨文,就能大概猜到字义,非常特别。"读六年级的任辰瑞说。 "孩子在韩国出生、长大。他从小说不好汉语,曾让我非常焦虑。几年前,我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从韩 国搬到了香港。"肖娟说,自己有三个孩子,她时常带他们逛博物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导他们不能忘记 自己的根。"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让孩子实地接触到古老的汉字,比通过书本和网络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华文 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千多年前,殷商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的横竖点画,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成 ...
“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在成都启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9 06:36
中新网成都7月8日电(记者岳依桐)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四川海外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第二期美国华 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启动,来自美国的200余名华裔青少年和华校教师参 加。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贯彻"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 促进中美青少年友好交往、增进中美两国交流互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川省委常委、四川海外联谊会会长普布顿珠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海外华裔青少年有着与中华民族亲 近的血脉、有接受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希望大家常回这里看看,找寻祖辈口中童年的记忆,把这里的 一草一木、一山一河讲给家里的亲人和身边的朋友,在促进东西方交融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这次我们从美国飞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四川,不只是为了看看美景,更多是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认识 自己文化的根。"美国华夏中文学校老师裴黎霞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道:"或许他们小时候听父母讲过中国 的故事,现在他们可以亲自站在故事发生的土地上体验、感受这里的一切。"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期10天,美国华裔青少年们将赴成都、德阳、自贡、乐山、眉山等地,围绕非遗技 艺、古蜀文明、川菜、川灯、武术、扎染、中医药 ...
六个聊斋故事一次看爽!这部动画把《聂小倩》《画皮》全拍绝了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08 14:4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历经4年精心打磨,追光动画出品的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揭开神秘面纱。 影片串联起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无论故事剧情、角色塑造、美术风格、视听感受均全面突破,表 达人与妖、真与假、爱与恨的复杂情感,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与艺术魅力。 兰若寺是所有故事的发生地 "新文化"系列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大获成功后,热情的网友给追光动画列出了一张囊括历朝历代 好题材的片单,把未来20年的项目都规划好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在其中。主创团队在查找资料 时发现,《聊斋志异》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画面上极具开发空间,于是,这部中国最有名的志怪 小说集成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的题材原型。 原著本身就是短故事集,为了原汁原味呈现蒲松龄笔下的奇幻世界,主创决定采用故事集的形式,6个 故事、6种视觉风格,让观众能真切感受"聊斋世界"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选择上,团队首先挑选了大家熟知的《聂小倩》《画皮》和《崂山道士》。 《聂小倩》的故事框架基本遵循原著,但背景设定在了乱世,以凸显时代对角色的压力,也让主角间的 情感更极致。夜叉等邪恶元素是乱世的化身,而小倩和宁采臣的爱情则象征他们与 ...
“国宝故事可歌可泣,中华文化日月光华”
Nan Jing Ri Bao· 2025-07-07 02:29
一束追光刺破黑暗,太和鼎的纹路在斑驳光影中浮动,80多年前故宫文物南迁的一段难忘往事在 舞台缓缓呈现。 7月5日晚,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制作、演出的 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迎来2025年复排后的首场演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话剧 《朝天宫下》在此重要时刻上演。 "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的台词铿锵有力,在全场回响。舞台下,观众数次报以掌声,热泪 盈眶。 "'九一八'烽烟骤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故宫文物何去何从?"在故宫人的倡导和组 织下,1.3万余箱国宝级文物,从北京到南京,从故宫到朝天宫。 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南京城、风云涌动的明伦堂、暗淡的朝天宫地下库房,觊觎中华文物的侵略 者,手无寸铁的文物守护人…… 话剧《朝天宫下》截取了故宫文物南迁往事的重要一环: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城,南京沦 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库房的部分故宫文物危在旦夕!危急关头,以祝同礼为首的故宫人不惜以生命守 护文明之火。 舞台上,翠玉白菜、东坡肉石、西周颂壶、宋代黑釉盏,无数文物映射古今,串 ...
让中国元素熠熠生辉
Jing Ji Ri Bao· 2025-07-05 22:15
北京南锣鼓巷的"京扇子"店里,整面玻璃墙把光线引进来增加了各色扇面的质感,展现了"借光增色"的 巧妙;台湾面馆内,屋顶上倒挂的筷子在烟火气中弯弯绕绕,中间形成了"曲水流觞"的水路图;德国餐 馆里,百宝阁的隔离墙和椭圆形的空窗设计让人们领略"凭窗造景"的创意……利旭恒的电脑中收藏着他 的诸多得意之作。正是凭借着一个个经典案例,利旭恒成功将中华文化元素嵌入设计作品,获得了国际 设计界的高度认同和赞扬,先后荣获德国IF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奖、香港APIDA室内设计奖等系列国 际知名设计奖项。 "我认为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质就是'海纳百川,和而不同',这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创意空间。"在 利旭恒看来,北京的胡同、敦煌的壁画、江南的园林,无不蕴含着可资借鉴取法的创意。 让利旭恒充满信心的还有大陆经济发展的前景。"能够感觉到消费者对就餐环境越来越'挑剔'了,餐厅 更加重视空间设计。"利旭恒告诉记者,"即使在当前餐饮行业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我们的订单仍在增 长,大陆经济发展的韧性是强大的。"如今古鲁奇的设计团队已经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到20多人,他 们计划让富有中国气派的设计作品在全球更多城市落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正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创新点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04 08:59
2017年,我国启动"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课题研究,其研究内容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用模式与 商业模式研究,并建立汉学国际传播海外产业链。项目实施核心工作将包括在各国建立汉学中心,开展 海外汉学文化研究与合作,其中海外汉学大厦作为中华文化国际地标,内含中华汉医馆、中华禅修馆、 中华艺术馆、汉学融媒体中心等多个文化符号。同时还将与各国文科大学合作,建立汉学国际教育学 院,培养高级汉语教师和汉学文化学者。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4日讯(记者 成琪)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促进会汉学文化传播工作 委员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组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文化自信教育大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 开幕。大会以"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深化文化自觉与自信"为主题,汇聚了文化、教育、民族事务等领域 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国际化传播路径。 会上,中华文化促进会汉学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总课题组执行 主任张健表示,在二十年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文化自信创新课程、海外汉学中心、汉医康养等 新业态正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及国际传播的创新点。 据 ...
哥伦比亚观众体验中华文化
Xin Hua She· 2025-07-04 05:46
塔德奥大学艺术中心主任安赫拉·贝尔特兰对记者说:"中华文化最美好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它的文字, 这是最有趣、最能吸引我们观众的一个部分。我们希望本次活动能为大家开启一扇通往新知识的大门, 一种从实践出发、从参与一项具体的文化行动出发的认知方式。" 新华社波哥大7月3日电(记者李子健)"中华文化体验日"活动3日在位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塔德奥 大学卡萨·列拉斯博物馆举办。活动聚焦书法、剪纸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动体验与现场展 示,增进哥伦比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了解。 活动中,观众首先参观了主题展览。展览设"古道""商贸""交融"三个单元,以古代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交 通工具为线索,通过集中展示70余件(组)丝路文物精美复制品及图片资料,系统呈现丝绸之路商贸繁 荣的图景。 在文化体验环节的汉字书写教学中,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介绍了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字体的演 变历史,并指导观众书写"平安""幸福""如意"等词语。在剪纸环节,教师指导参与者在一张红纸上先画 再剪。当一个对称精美的"車"字剪纸出现时,参与者脸上新奇和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 在亲身体验后,波哥大市民温贝托·巴尔加斯告诉记者:"(剪纸)感觉 ...
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04 01:10
(来源:中国侨网 作者刘永良) 近日,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龙岩寻根"研学之旅的师生40多人,来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 地、著名侨乡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字与书法的魅力,印尼华裔青少年 纷纷赞叹不虚此行。这是龙岩市首次与印尼百年华文学校合作开展的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 在位于永定下洋中川村的翰墨中川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副秘书长王 永昌向参访学习的印尼华裔青少年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国"名称的由来、中国文字的 演变和中国书法的魅力。在书法练习课堂,印尼华裔青少年纷纷在扇面上用毛笔书写了"中国""文化兴 邦""福""快乐到永远"等汉字,并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留下美好的记忆,沉浸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 大精深,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大家表示,要以中国文字和书法为纽带,加深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理解,以语言文化助力促进民心 相通,共同传承发扬好中国和印尼的民间友谊。 (责编:李昉、郝孟佳) 印尼华裔青少年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 刘永良摄 ...
第六届意大利“中意杯”中文朗诵大赛在米兰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02:03
人民网罗马6月30日电 (记者谢亚宏)由意大利中文学校联合总会主办的第六届意大利"中意杯"中文朗诵大 赛近日在米兰成功举行。大赛分设幼儿组、少儿组、少年组和青少组四个组别,活动吸引来自意大利各地的华裔 青少年踊跃参赛。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领侨处主任张岱晨、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会长黄国权、意大利中文学校联合总会会长陈小 微、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傅海峰等嘉宾出席活动。米兰部分侨团负责人到场观摩,为选手加油鼓劲。大赛 由联合总会常务理事、帕多瓦新玉语言学校校长许可主持。 张岱晨表示,"中意杯"已成为意大利华文教育的重要品牌活动,为华裔青少年搭建了展示中文水平、传承中 华文化的平台。近年来,中文歌曲大赛、中华文化大乐园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感。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中意友好的纽带。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刘侃与一等奖选手合影。 主办方供图 随后,赞助单位代表、维罗纳华侨华人总商会(求索语言学校)校长胡从炼致辞,评委代表总结点评,组委 会为获奖选手颁发奖项并合影留念。 傅海峰认为,朗诵是语言与心灵的对话。孩子们通过诗文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是中华文 ...
世界汉学家看中国·四川行系列活动 在行走中领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魅力
Si Chuan Ri Bao· 2025-06-29 01:23
行走在作家阿来的故乡马尔康时,翻译家、埃及苏伊士大学中文系教师叶海亚·穆赫塔尔萌生了一 个新的翻译计划,将《尘埃落定》翻译成阿拉伯文,让更多阿拉伯读者领略魅力四川风采;在四姑娘山 景区,法国自由撰稿人刘伟丽用译成法文的中国诗歌赞叹眼前美景。 在四姑娘山景区的阿来书屋,汉学家与四川作家代表以文学为媒,架起跨文化沟通桥梁。他们或分 享行走见闻,或讲述译介作品,或朗诵诗歌。壮美的自然风景与浓郁的人文风情,让刘伟丽陶醉其中, 由衷称赞四姑娘山简直是感受"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绝佳窗口。 雪山、藏寨、森林……曾阅读过阿来作品《蘑菇圈》的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汉语专业负 责人、汉学家芙蓉也在此行中追寻阅读的印迹,"以阿来为代表的四川作家作品,有着鲜明的地域特 色。阅读这些作品,既能了解当地的历史脉络,也能领略独特的风土人情。" 唱歌跳舞,观赏非遗技艺……四川浓郁的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汉学家深度体验。当五色彩线在非遗代 表性传承人手中幻化为繁复精美的腰带时,在中国工作二十余载的美国作家、《中国日报》记者聂子瑞 当场"拜师"。"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掌握。"聂子瑞坦言,这项技艺颇具难度却又妙趣横生,"欢迎更多 游客前来亲身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