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博弈

Search documents
又盯上中国了,“印太”稀土联盟已成,四国在美牵手,中方已做好打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7 11:40
美日印澳组建"印太稀土联盟",其背后的意图昭然若揭。近年来,中国出于对资源保护和国家安全的考量,逐步加强了对稀土产业的规范和出口管制。今年 4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正当举措,却被美日印澳等国歪曲解读,成为他们组建联盟的"借口"。四国外长 在联合声明中点名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宣称过度依赖某一国家的资源供应将"损害国家安全",企图借此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对中 国进行制衡。 贸易(资料图) 从资源储备来看,尽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拥有一定稀土储量,但要实现完全自给自足,并满足联盟内其他国家的需求,存在很大难度。以美国为例,有权 威机构预测,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在加工和精炼能力上,目前全球精炼产能高度集中在中国,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构建起 成熟的精炼体系。构建这样的体系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还需要数年时间来积累技术和经验,而这期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可能已发生巨大变化。 据环球网报道,近期,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外长会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四国外长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意图打造"印太稀土联盟"。此联 盟的成立,显然是针对 ...
美企对我国稀土宣战,一年逆袭?中哈连签10份协议,拿下关键订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4:51
美企稀土豪言遭现实打脸:中国核能订单折射战略博弈新维度 当美国企业叫嚣"一年内打破中国稀土垄断"时,哈萨克斯坦空军战机护航中国专机的画面,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地缘政治的真相。这场看似 针对稀土的宣战,实则暴露了美国在资源博弈中的战略焦虑——当中国用核能订单重构全球产业链时,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为关税大棒能否 奏效争得面红耳赤。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一、稀土战场的认知迷雾:技术壁垒比关税更致命 美国企业突如其来的"逆袭"宣言,本质是关税战受挫后的情绪宣泄。全球70%稀土矿藏、85%精炼产能、90%磁性材料的产业链控制权,构筑 起中国难以撼动的护城河。但真正让美国望尘莫及的,是三十年磨一剑的分离提纯技术:从稀土矿中提取1克高纯度镨钕,中国企业的成本比 美国实验室数据低40%,良品率高25个百分点。 这种技术代差在现实中的投影格外残酷:美国能源部去年扶持的15个稀土项目,至今零商业化突破。更讽刺的是,其冶炼设备60%依赖中国进 口。当白宫试图用行政力量催熟产业链时,却陷入"越去中国化,越依赖中国技术"的悖论。所谓"一年逆袭",不过是政治正确裹挟下的商业豪 赌。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稀土战场的喧 ...
想打破中国垄断?两条“大鱼”突然冒头,中方一口气三大动作反制
Sou Hu Cai Jing· 2025-06-01 11:46
据和讯网报道,近日,俄罗斯稀有金属科学院与印度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宣布合作,意图在稀土开发与 加工技术上发力,这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 在全球稀土版图中,中国的地位可谓首屈一指。从储量来看,全球约38%的稀土都埋藏在中国大地之 下。多年来,中国在稀土开采与加工技术上持续深耕,积累深厚。上世纪50年代,为满足国防工业需 求,中国踏上稀土探索之路。经过几十年拼搏,到90年代已成为全球稀土产量与出口量的"双料冠军"。 稀土开采(资料图) 不过,快速发展也带来问题。过度开采让资源面临枯竭风险,落后工艺导致环境污染,低价出口又压缩 利润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果断出手,加强对稀土行业管控,推动产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 展。如今,中国稀土产业形成涵盖勘探、开采、冶炼、加工、研发、贸易的完整产业链,能供应400多 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产品,是全球唯一能大规模供应全品类稀土产品的国家,供应全球超90%优质冶 炼分离产品 。 中国对稀土行业的管控,触动了一些国家的敏感神经,俄罗斯和印度就是其中代表。俄罗斯稀土探明储 量达380万吨,印度更是高达690万吨,两国皆是稀土储量大国。但在开采与加工技术上,它们与中国差 距明显,长 ...
特朗普掐脖子掐错地方,这一次,中国不光没退,反手就是一记锁喉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30 07:25
5月底,一则消息震动美欧产业圈——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升级,美欧库存同时告急。企业慌了,工厂停 了,尤其是欧洲,一些企业被曝出**"三天用完库存"**,而美国媒体更是直言:未来能不能从中国继续 买到稀土,已经变成企业高层会议的"最大不确定性"。 来源:馆长微鉴 如果说半导体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那稀土就是工业的骨头。美国想掐中国的脖子,可问题是,自己这身 骨头现在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面对中国握着的这张王牌,特朗普政府一如既往地不信邪。怎么着?硬上,卡你两道关键技术出口—— 一个飞机发动机,一个半导体设计软件,摆明了:"你不给我稀土,我就断你高端。" 可他没想到,这次中国不光没慌,反手一套组合拳,既解决了欧洲焦虑,又抽空让美国自己掉进了坑 里。三招化解,一石三鸟,不仅打得特朗普措手不及,还在全球产业链里,立起了"中方规矩"的新范 式。 说实话,这一局下得漂亮,关键在于不硬顶、不退让,走的每一步都极讲章法。 特朗普的"毒计",以为是重拳,其实是回旋镖 我们先把特朗普这两招毒计摆上台面看看。 第一招,打半导体设计软件牌。美国商务部要求相关企业不得向中国继续提供高端EDA(电子设计自 动化)软件,没有许可不能出口。这种软件是 ...
美国制造业回流是笑话?真正赚钱的高端产业,早被中国牢牢掌控
Sou Hu Cai Jing· 2025-05-01 10:21
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外,纪念品店门口悬挂的"美国制造"标牌,透露出一股自信的气息。水杯、T恤、冰箱贴……这些曾由义乌承包的小商品,如今成为美 国制造业回流的象征。人们为这些小物件欢欣鼓舞,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真正推动世界进步的技术——如光伏、电动汽车、机器人,甚至医美领域的玻 尿酸,虽然最初源自美国,却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这场跨越数十年的产业博弈,揭示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秘密。 四十年前,美国率先从鸡冠中提取玻尿酸,这一开创性技术最初应用于眼科与骨科手术。美国药企很快垄断了市场,将玻尿酸的价格炒至每公斤20万美元, 远超黄金价格。进口的试剂动辄上千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工人五年的收入。高昂的费用让无数白内障患者望而却步,他们只能在黑暗中默默等待希望的曙 光。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生物医药学家凌沛学挺身而出,决心挑战这一技术的高峰。他孜孜不倦地研究,翻阅大量文献,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攻 克了玻尿酸提取技术的难题,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一突破引发了剧变,国产玻尿酸的价格一落千丈,降至美国产品的1%。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震撼全球 的价格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玻尿酸产业的格局。 如今,中国已牢牢控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