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

Search documents
2025名校之约|云南大学:扩招450人,新增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云南大学云南马来亚学院
Yang Shi Wang· 2025-06-27 10:57
近日,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本科生院副院长卢静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 介绍云大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这所百年名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 学,了解专业。 百年云大再启新程:打造"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高地 云南大学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始建于1922年,是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全国重点 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 高校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4351亩,有呈贡和东陆两个校区,下设29个学院、7个研究机构,1个附属医院和1个附属 中学,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85个本科专业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拥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本科 生近18000人,硕士研究生近17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200人,学历教育国际学生近1000人。 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700余人(不包括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近2300人。专任教师中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300余人,具有博 ...
以数智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06-17 04:12
□ 唐为芷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 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应对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知识生产方式与人才 培养机制,对高校教育体系,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的数智化转型 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正在重塑教育供给逻辑与人才成长路径,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 撑。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原始创新的双重使命,亟需顺应 数智化发展趋势,推动教育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数智技术的嵌入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 育效率,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多元灵活的实践路径和开放共享的创新环境,有效激发 其创新潜力与创业动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范式跃迁。在技术逻辑、育人逻辑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耦 合中,如何在数智化背景下将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构建制度稳定、功能开放、评价有效的创 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已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 数智化介入教学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
以双创教育塑造“曲水善湾”人文品牌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3:25
□ 汤恒亮 运河读不尽,"史诗"润江南。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遗产资源最多的省份,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占 全线1/3以上。作为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地挖掘好、梳理 好这些资源,显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近年来,苏州大学大国筑记团队基于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 探索,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将位于大运河江苏段沿岸村镇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地整合、提 炼,以"水韵江南"人文品牌塑造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生"融合,打造"曲水善湾"品牌项目 善湾村位于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三好村东南角,西靠周芦线,北临周湖线,南靠钟家荡,村 里百姓临水而居,世代以农耕为生。该村区域面积约47.68公顷,村庄共设3个村民小组,共71户村民, 在籍村民196人。2020年,善湾自然村被纳入了环鼋荡美丽乡村群的建设项目中。"曲水善湾"项目作为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项目,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围绕生 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成功打造了大地、自然、人与村落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业态。建设中, 村企共同成立"醉美善湾"行动支部,整合党员干部、年轻骨干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1:0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等不断变革,生产领域的各产业主体、经营主体对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切口,应将服务国家发 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优化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合理利用长三角创新 创业生态资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 胡骁 思创融合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观念、品质、意义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策深意、实 践价值等融入思政理论课,不断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教化。挖掘杰出校友、行业典型、经典案 例等素材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将自身创新创业梦想自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个人价值 与国家发展的紧密结合。 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中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与跨越。依托各类科研项目攻关、专业实习见习、科创 比赛、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锻炼形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例如,东华大学为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策划开展了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乡村振兴 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行动",集中展现了其在服务长三角发展中的高校担当;与长三角地区的行业龙头企 业共建技术中心、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