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

Search documents
东港区大力推动数字互联网服务外包发展,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12 03:52
截至目前,"齐家-山外校企合作"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校内实习+职场就业"模式的实施成效初见端 倪。齐家网在校内职场共接纳了25届实习生19人,经过两个学期的实习与选拔,最终有7名优秀毕业生 成功入职日照职场,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该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满 足企业用人需求方面的双重价值。 齐家网与山东外国语学院的合作实践,不仅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更是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生动案例。通过"校内实习+职场就业"模式的深化推广,双方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与优势互 补,构建"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未来,齐家网将继续携手更多院校,探索产 教融合的新路径,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齐家网与山外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为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 的"日照样板"。 齐家网与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山外")联合打造的"齐家-山外校企合作订单班"圆满完成了 本学期的培养计划。在为期三个月的培养过程中,两个订单班共计39名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能力考核及 业务实操等多维度训练,不仅提升了职业技能,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这种 ...
人工智能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图景与路径
Xin Hua Ri Bao· 2025-07-02 23:33
完善政策法规:构建"AI+思政"的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制度法规是一项举措能够顺利落地的重要保 障,因此,必须完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相关法规政策。相关单位和部门应 出台专项政策和标准,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准入门槛、应用场景边界、数据使用规范等内容和要求,为 技术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范本;针对市面上推广运行的AI思政教育平台建立分级认证体系,重点评估其 数据安全等级、算法透明度、教育适配性等指标,根据评估结果划分为ABC三级,并将认证结果作为 平台推广使用的必要条件,以此保障平台内容符合主流价值观,为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筑牢安全与伦理底线。 □ 杨 芝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21世纪,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形态的变革,这一时代背 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人工智能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图景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变革,构建 出教育模式智能化、教育内容精准化、教育主体协同化的工作新图景。教育模式变革:智慧教育生态的 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成熟应用将变革传统思政教育 ...
就业指导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 精细化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匹配度
Yang Shi Wang· 2025-06-28 04:49
央视网消息: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期,各高校结合国家政策与自身特色,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涵盖岗位拓展、能力提升、精准服 务等多个维度,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2025年,毕业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毕业生荣光耀选择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2024年夏天,荣光耀参加了学校在阿克苏地区开展的社会实践 活动,切身感受到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校园招聘是毕业生与各大企业岗位对接的重要渠道,不少高校通过深化校地校企联动、强化实践育人等举措,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匹配 度。 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毕业生邓成表示,他所学的专业在西藏能有更好的施展空间,之前通过学校就业中心这个渠道到西藏实习实践,亲眼 看到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那里正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北大持续推进"红绿蓝"就业引导战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大学工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荣光耀表示,阿克苏地区在能源产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的专业与阿克苏的发展需要非常契合。 再过一个月,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毕业生邓成将前往西藏大学工作。对于选择去西藏的原因,邓成的理由简单而笃定。 加强校地校企协同育人 促进 ...
2025名校之约|云南大学:扩招450人,新增3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云南大学云南马来亚学院
Yang Shi Wang· 2025-06-27 10:57
近日,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本科生院副院长卢静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 介绍云大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这所百年名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 学,了解专业。 百年云大再启新程:打造"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高地 云南大学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始建于1922年,是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全国重点 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 高校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4351亩,有呈贡和东陆两个校区,下设29个学院、7个研究机构,1个附属医院和1个附属 中学,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85个本科专业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拥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本科 生近18000人,硕士研究生近17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200人,学历教育国际学生近1000人。 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700余人(不包括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近2300人。专任教师中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300余人,具有博 ...
“入学即入职、毕业就上岗” 三所高校这样实现精准就业
Yang Shi Wang· 2025-06-27 02:50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高校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参与企业研发项目、"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实现 精准就业。不久前,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陈永胜,就与呼和浩特市一家新能源企业顺利签订了劳动合同。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陈永胜:从大学二年级进入订单班学习,学校将企业岗位知识搬进课堂,我学习了智能传感、智慧物联、产品检测等 相关专业实用技术,现在顺利入职,工作内容与所学无缝对接,一切都十分顺畅。 为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适应岗位需求,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实习岗位前置、技能培训嵌入、职业发展贯通"的全链条就业实习体系,并 与海康威视等多个企业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主任 刘占伟:(我们系)建设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个,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就可掌握七成以上的岗位技能。 近两年来,我们与31家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订单班48个,定向输送高技能人才近1500人。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 协同育人 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
陕西省“三秦家长学校”成立
Shan Xi Ri Bao· 2025-06-23 23:06
6月18日,陕西省"三秦家长学校"在西安成立。 据悉,"三秦家长学校"精心遴选了93名教育学、心理学学者,以及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医师、社 会工作者,组建了省级专家团队,为"三秦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智力支撑。同 时,"三秦家长学校"创新性地将高校与市区进行结对搭配,充分盘活线下资源,为实施针对性指导服务 筑牢专业根基。 "三秦家长学校"还依托12356心理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以及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 及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化解家庭在育儿过程中的各类突发难题。"三秦家长学 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将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家风家训和安全教育方面的知 识、案例,推动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逐步构建起个性化、科学化且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系。 "三秦家长学校"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目前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已开通,提供"热线 咨询+在线课堂+线上互动"服务。下一步,将推动健全省市县校四级工作体系,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联 体",打通服务家庭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记者:郭妍) "三秦家长学校"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 ...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北京工业大学:深耕三块“试验田” 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Ren Min Wang· 2025-06-19 08:12
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 月19日聚焦——北京工业大学。 作为唯一一所同时进入"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校65年来,北 京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以工为主的 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主动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建设之基、活力之源。作为唯一一所同时进入"211工 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是在京高水平大学中北京生源占比最高的学府, 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承担着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使命任务。从1960年建校伊 始,北工大就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形势变化,明确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持 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数智化赋能、绿色化发展的"双化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 程,有效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樊恭烋荣誉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 学院等特色学院相继成立,成为北工大深耕细作的三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人才供需适配(专题深思)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05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 加突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这一重要论述是对 教育前瞻性、先导性作用的深刻诠释,为我们发挥教育作用、加强人才供需适配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当 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 进,对劳动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以 及经济数字化转型等趋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逐步加深。这不可避免会导致教育的"输出端"与市场尤 其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需求端"之间存在供需"错位",主要体现在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尚不 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一些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科技人才、数字人才等有 效供给不足,一些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等等。 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统筹抓 ...
“教联体”关键在联(师说)
Ren Min Ri Bao· 2025-06-14 22: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域,呵护儿童茁壮成 长,需要家校社共同为儿童构建幸福、和谐的童年生活。 此外,要以机制创新固协同之基。"教联体"建设的目标是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 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这就需要以区域为主体,做好整体布局,建立"责任清 单"、绘制"资源地图",让每个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主体都能找到各自坐标, 促进各方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激发协同育人的创新活力。 "教联体"要建好更要用好,避免"重搭建轻联动、重形式轻内涵"的误区,凝聚起"人人、事事、时时、 处处"育人合力,扬起协同育人的指挥棒,演奏出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命乐章。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本报记者吴月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5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 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 人"教联体",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家校社协同 育人不是一句口 ...
西安交大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助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4 04:37
中新网西安6月14日电 (记者 阿琳娜 梅镱泷)"研二时加入校企合作的兴人类职业发展协会,之后借助协 会和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参加了多项培训、竞赛、社会实践等,让我对就业有更加清晰的规划。"西安交 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李乐说,自己在去年秋招季时已找到心仪的工作。 李乐的求职就业之路并非个例。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大力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展"访企拓 岗""供需对接"等就业育人项目,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我们与各用人单位共建校企创新联合体,深化重点领域校企合作。落实'双导师'制度,邀请企业专家 深度参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指导等环节。成立'校企合作菁英班',每学期邀请50余名 企业导师授课,提高供需契合度。"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旭红介绍道。 目前,西安交大已经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航天十二院等 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多个各具特色的菁英班,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创新思维活跃的优秀学子。 "以中兴通讯为例,我们合作设立'西安交通大学·中兴通讯5G无线通信菁英班',面向5G/B5G无线通信重 大产业需求,建立校企一年联合培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