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恒瑞医药高管减持47万股:“春江水暖鸭先知”背后的信任危机?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18 09:34
需要关注的是,孙杰平并非普通高管。这位在恒瑞深耕27年的财务老将,从财务总监一路升至董事、高 级副总裁,深谙公司财务命脉与战略棋局。2024年,其年薪248万元,同比增长5.32%。 当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董事、高级副总裁孙杰平宣布减持不超过47.67万股(占其个人持 股25%),价值超2500万元时,市场对"个人资金需求"的解释,投下了疑虑的一票。这一举动,恰 似"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恒瑞业绩回暖、创新药高歌猛进之际,触动了投资者敏感的神经。 这并非孙杰平首次套现。自2018年起,他多次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减持。尽管期间通过股权激励获得 20.4万股,但"减持-获股-再减持"的循环模式,叠加其核心角色,其动作远超个人财务管理的范畴,更 像是对公司前景的审慎投票。 老将减持,信号微妙 业绩回暖下的暗流:现金流的警报 2025年一季度,恒瑞医药表面风光无限,公司当期营收72.06亿元,同比增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 元,同比大增36.90%。然而,光鲜之下暗藏隐忧。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仅5.55亿元,同比暴跌55.75%, 净现比(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远低于1,盈利"含 ...
深度复盘!今年国内规模最大医药IPO: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04:01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作者文思敏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这里是《第一财经》杂志(前身《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 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2025.05. 26 本文字数:7072,阅读时长大约1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文思敏 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完成两地上市的布局。此次港股IPO以每股44.05港元的 定价发行,共募集资金约98.9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IPO项目。 作为国内的创新药领域的头部公司,恒瑞医药这次在港股上市被视为其向国际化运作的关键一步。当 前,恒瑞医药的产品出海主要依赖于对外的授权合作,授权收入也是目前恒瑞医药重要的业绩贡献, 特别是利润端。在恒瑞累计的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中,近三年就达成了9笔,出海过程可以说在 加速推进。 此次上市,恒瑞再次拓宽了自己的融资渠道,背后也暗含其转型逻辑的延续。今年2月,我们曾系统 分析过恒瑞医药的转型路径,以及它的收获。以下是文章: 靴子落地——2024年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恒 ...
恒瑞:集采倒逼的转型
Di Yi Cai Jing· 2025-05-26 02:02
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完成两地上市的布局。此次港股IPO以每股44.05港元的定价发行,共募集资金约98.9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国 内规模最大的医药IPO项目。 作为国内的创新药领域的头部公司,恒瑞医药这次在港股上市被视为其向国际化运作的关键一步。当前,恒瑞医药的产品出海主要依赖于对外的授权合 作,授权收入也是目前恒瑞医药重要的业绩贡献,特别是利润端。在恒瑞累计的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中,近三年就达成了9笔,出海过程可以说在加 速推进。 此次上市,恒瑞再次拓宽了自己的融资渠道,背后也暗含其转型逻辑的延续。今年2月,我们曾系统分析过恒瑞医药的转型路径,以及它的收获。以下是 文章: 靴子落地——2024年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恒瑞发布相关公告称,此举是为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 化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有关这轮融资的传闻自去年10月开始发酵。彭博援引匿名知情人士消息称,融资规模至少20亿美元。 恒瑞在国内医药产业拥有丰富度排名第一的管线数量,有"药茅"之称,但恒瑞上一次融资已是遥远的2000年——登陆A股时。这也是该公司历 ...
76亿并购梦碎、15个月努力归零,负增长下的新诺威危机四伏
Tai Mei Ti A P P· 2025-05-08 07:28
日前,新诺威(300765.SZ)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出具的终止申请审核决定,终止了公司对石药创 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 将石药百克收入麾下,其实是新诺威从食品饮料原料厂商向创新药转型迈出的第二步。在这之前,公司 于2023年增资控股了巨石生物,催动公司在当年创下股价涨幅超300%的光辉成绩。同样是将石药集团 旗下资产进行整合,市场对两者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至此,公司推进15个月之久的76亿元重大重组交易案,正式作罢。 虽然对比亏损的巨石生物,石药百克已然盈利,但这头"现金牛"却有着单一产品"依赖症",该产品增长 潜力也有限,而重要药物研发管线距离获批尚有时日,且赛道内卷严重,与此同时,新诺威却给出了高 溢价的估值。 根据彼时披露的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石药百克的核心产品为2011年获批的津优力(聚乙二醇化重组人 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这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用于预 防和治疗化疗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引起的感染和发热。津优力是石药百克的收入支柱,主导着公司 业绩走向。 对此,新诺威在6日的说明会上表示,自公司筹划并首次公告本次交易以来,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