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夏至养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夏至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24 01:12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自然界呈现"阳极阴生"的 特点。通过饮食调理心、脾胃,结合药食同源食材,可有效应对暑热湿邪,平稳度过长夏。今天就给大 家介绍一菜一粥一茶,供大家夏至养生,药食调养。 荷叶莲子粥 准备鲜荷叶半张(或干荷叶10g)、莲子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荷叶煎水取汁,与莲子、粳 米同煮成粥,加冰糖调味即可。 荷叶苦平,归肝、脾、胃经,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可补脾止 泻、养心安神。粳米可补中益气。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暑,补益心脾,尤宜于夏季心脾两虚、暑热夹湿, 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轻度浮肿者。 沙参玉竹老鸭汤 健脾化湿脾主运化,湿邪困脾需健运中焦,推荐茯苓、山药、白扁豆。 益气养阴汗多伤津,宜用麦冬、乌梅等酸甘化阴之品。 准备老鸭一只,北沙参、玉竹、生姜适量。先将老鸭洗净切块,冷水焯鸭肉,炖煮去浮油,加玉 竹、沙参、姜片。小火煲1.5小时,出锅加盐调味。 鸭肉性凉,味甘咸,滋阴益气,为夏季清补之佳品;北沙参补肺阴,清肺热;玉竹养阴润燥,生津 止渴。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夏至酷暑,没有食欲,此汤可增进食欲,苦夏纳差者尤宜。 ...
夏至已至,一年养生正当时 做好这几点,让你整个夏天元气满满
Mei Ri Shang Bao· 2025-06-23 02:05
在运动养生方面,徐嫚丽建议,选择在清晨(不宜早于6时)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运动。以舒 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广播操和游泳等,避免大汗淋漓。特别要注意的是,运动 后切勿立即用冷水洗澡,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水分和盐分。 随着六月的尾声悄然而至,我们迎来了夏至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 节气,夏至不仅是盛夏启幕的标志,更是一年中至关重要的养生时节。 "夏至时节的养生重点是,健脾祛湿,保护阳气。"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嫚丽认 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盛、阴气最衰弱的时期。夏至过后,天气炎热潮湿,暑湿旺盛,人体容易受到暑 邪、湿邪的侵袭。 在日常饮食中,应保持尽量清淡,可以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苣、芥兰等,可增长心气,但 不宜过量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乌梅、绿豆汤等可消暑,但应常温食用,避免 冰镇食物损伤胃肠。还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 此外,夏至过后仍处于梅雨时节,此时雨水较多,湿气较旺。徐嫚丽建议,要注重健脾祛湿,可食 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仁、芡实、茯苓、荷叶等。 另外,夏至时节,天气越发燥热,气温 ...
夏至时节,健康养生注意啥?
Xin Hua She· 2025-06-21 03:23
新华社西安6月21日电 (记者 蔺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进入夏至,暑气渐 盛,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高温天气下,公众如何养生保健?饮食作息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防 范哪些疾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安鹏表示,夏至时节养生核心在于顺应暑气盛的天气 特征,从饮食、起居、运动三方面调和身心。 "饮食上注意'增酸减苦'。"安鹏介绍,酸能敛汗生津,可以饮用乌梅、山楂制作的酸梅汤。减少苦 寒之品的饮食,以养胃气。但是经常在户外工作的朋友,暑热容易侵犯人体,可以饮用苦瓜莲子汤,清 热泻火。同时要注意,忌冰饮冷食,可以用常温绿豆汤、冬瓜荷叶茶代替冷饮,补充津液与电解质。 专家强调,夏至养生需因人而异,老人、儿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格外注意,高温时 段尽量减少外出,室内定期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 诊。此外,情绪调节也是夏至养生的重点,可通过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中 暑"。 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午间适当午休,可宁心安神。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26℃为宜。运动方 面,忌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 ...
夏至时节暑湿盛 养阳静心护脾胃
Xin Hua Wang· 2025-06-20 10:57
D D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田晓航、唐紫宸)6月21日将迎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中医专家介 绍,这一时节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闷热难耐,容易引发中暑、消化不良、湿疹等疾病或症状,养 生防病重在顺时养阳、清热祛湿、宁心护阴。 "中医认为,夏至是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养生需顺应阳气外浮的生理特点,同时防止 阳气耗散与湿邪内生。"杜丽妍提示,饮食方面应注重健脾化湿,可适当多食山药、茯苓、莲子、冬瓜, 或以薏苡仁煮粥、煲汤食用;同时宜注意滋养心阴、预防心火亢盛,可选用百合、麦冬、银耳、乌梅 等,适当食用苦瓜、苦菊;还需忌生冷寒凉、肥甘厚味及过咸过燥。 同时,专家建议这一时期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身体;出汗后及时 更换衣物;运动避开正午烈日,轻缓适度,忌剧烈运动及运动后骤冷,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舒缓运动。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杜丽妍提醒,高温天气易引发心火亢盛,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 梦、口舌生疮,因此,夏至节气里还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急躁发怒。 "夏至时节阳气最盛、暑湿渐重,是启动'冬病夏治'的重要窗口期之一。"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