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恢复性司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在四川举行,采访团实地探寻绿色答案 护一江清水 行有锐度心有温度
Si Chuan Ri Bao· 2025-06-15 00:41
6月8日至1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在四川举行。由中 央媒体及地方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前往成都、泸州、宜宾三地,深入探寻四川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理念、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了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看成效 守住水环境质量全国第一方阵 "现在的锦江,鱼群在水草间穿梭,岸边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6月8日,在成都黄龙溪国考断面 旁,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旷良义介绍,过去,锦江曾因城市化进程面临严重污染,2016年以前黄龙 溪断面水质一直为劣Ⅴ类,经过敷设截污管涵、治理病害管网、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工程等"系统治理组合拳",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69%提升至目前的100%,黄龙溪断面连续 59个月保持Ⅲ类及以上水质,黄龙溪鱼类种类从"十三五"初期的23种增加至目前的49种,重现生态锦江 盛景。 随后,采访团来到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四川天府新区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处长曾长寿介绍,兴隆 湖原本是鹿溪河流域的一处泄洪洼地,经过近10年的系统治理,兴隆湖湖区水质从2017年Ⅳ类提升至目 前全域Ⅲ类、局 ...
连续三年下降,去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
Xin Jing Bao· 2025-06-05 05:03
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10周年。最高法表示,这一年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 治力度,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8万余件,审结近2.6万件。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依法 追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受理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6.7万件,审结15.1万余件。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数 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审结21.9万余件。受理量、审结量均 连续三年下降。 2021年-2024年受理案件数量图。图源《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 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24 个,增设合肥环境资源法庭,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1700余家法院实行 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各地法院结合辖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整体保护需要,优 化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管辖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工 ...
凝聚司法合力 共护绿水青山
Liao Ning Ri Bao· 2025-06-05 01:32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4日,省政府新闻 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法院相关负责人就日前编制的辽宁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白皮书进行介绍, 2020年至2024年辽宁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成绩单也随之新鲜出炉:五年来,全省法院充分发 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犯罪行为,加大依法行政监督力度和公益诉讼创新力度, 共受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一审案件9612件,审结9454件,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五年来,全省法院加强土地资源司法保护, 组织开展司法守护黑土地暨耕地保护专项行动,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审理涉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调整案件,助力辽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系统综合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妥善审理翟某某等11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斑海豹案,张某某、黄某某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案等, 依法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环境资源审判专业性强,建立专门的审判机构、提升专业化审判能力水平,是加强环境司法保 ...
汇聚司法合力 奏响“长江之歌”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8 10:48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5月28日,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重庆举行。会场内回响 的悠扬旋律,成为司法保护工作奏响"长江之歌"的注脚。 长江保护法实施四年之际,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首倡之地,长江流域19省区市法院代表齐聚 一堂,共谱司法合力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新篇章。 依法立足审判职能 "我们坚持依法履职尽责,始终以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在会 上介绍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时说。 据统计,2021年3月1日至今年2月28日,长江流域19省区市法院依法公正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 45.74万件。全国首例预防性保护公益诉讼案"云南绿孔雀案"、首例千年古树救治令案"贵州古楠木王 案"、首例绿色破产案"上海长江口码头公司重整案"……一个个标志性案件彰显长江法治化治理走深走 实。 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重庆法院累计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7842件,准予强制执行行政罚款1.77亿元 (人民币,下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永利介绍,通过建立立案、审判、执行等 ...
成都环境资源法庭:用心守护“一江清水”
Ren Min Wang· 2025-04-28 00:40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省境内96.6%的水系汇于长江,是长江水资源的第一道闸,也是中下游生态 屏障的第一道岗。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上游司法保护整体合力,2024年4月18日,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内设的成都环境资源法庭,在四川天府中央法务区揭牌成立,对省内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 诉讼案件实施集中管辖,开启了四川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统一布局、系统保护的崭新篇章。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秦岭生态保护等重大部署,严惩污染环境、毁林挖山等违法犯罪。 一年来,成都环境资源法庭聚焦"专业""融合""创新",扎实推进"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司法保 护,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刻绘出"四川方案"。 2020年,被告某商贸公司通过公开竞拍方式获得嘉陵江剑阁县境内部分河段的砂石开采权,却为获 取非法利益,在禁采期间非法采砂。一审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5400余万元,但被告认为一审 判决的赔偿金额过高,遂上诉至成都环境资源法庭。 为进一步核定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生态损失,法官多次前往事发地了解情况,走访水利部门,请教环 境资源专家,反复研读环境损害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