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夏养阳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健康驿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召开"中医药与运动健康"专题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医药专家介绍了中医 运动养生理念与调养方法。 中等强度 "中医非常重视运动养生在健康保健当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功法,比如太极拳、五禽戏、 易筋经、八段锦等,可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健身、保健、康养的作 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朱立国说。 在朱立国看来,《黄帝内经》提到"形劳而不倦",提示运动要适度,找更合适自己的功法来进行练习。 比如,运动以后要进行呼吸的调整、吐纳收敛阳气,防止阳气的耗散,也符合中医"动以生阳,静以养 阴"的平衡观。 3月26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高标准油菜花田里,该镇中心学校师生在展示太极扇。杨敏摄 (人民视觉) 在中医药的宝库中,运动养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近些年来,太 极拳、八段锦这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以全民健身的方式频繁走进社区,出现在广场、公园,以其简便 易学、场地灵活的优势,深受各个年龄阶段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关于运动强度,朱立国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因人而异。比如体质若是阳气虚,这时候要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包括太 ...
立夏时节湿热起 护心顾脾养阳气
Xin Hua Wang· 2025-05-05 00:30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崔云介绍,根据中医理论,湿热天气可导致人体内外湿邪与热邪交织,易引发湿热咳嗽、 暑湿感冒等呼吸系统健康问题;湿热天气还易出现外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等现 象;湿热体质者此时更易受外界环境湿热影响,面部出油长痘、大便黏滞等症状加重。 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这一时节还可居家采用中医外治方法进行保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张晓天介绍,每日 晨起以掌心轻轻空叩膻中穴5分钟,可化解郁热内蕴导致的心烦失眠;仰卧屈膝,双掌交叠顺时针环形推揉腹部,自剑突至耻骨为一 遍,每日操作49遍,可破除春末积聚的湿浊,防治口黏纳呆、排便黏腻等脾虚湿困早期征兆。 [ 责编:张璋 ]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田晓航)5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中医专家提示,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湿热之 气渐盛,此时养生防病应顺应"春夏养阳"的原则,重在养护心脾、清热祛湿、调和气血。 "立夏时节饮食宜'清补为主,兼顾祛湿'。"崔云说,这一时期可适当食用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以敛汗生津,适当食用苦瓜、莲子等 苦味食物以清心火;可多食新鲜的蔬菜等食物,少食 ...
专家:通过“苦夏”来减重的方式不可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1 01:08
马建岭表示,《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立夏时分,建议大家吃一些温热升发之品,比如韭菜、 香椿等时令蔬菜。另外,也可以借鉴"夏吃姜"的传统养生方法,吃一些"姜丝陈皮山楂饮"这种健脾温 阳、化湿和胃。另外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捂好肚子、护好双脚,防止晚上的寒气侵袭。也可以多揉 揉神阙穴、中脘穴调理脾胃。这两个穴位,神阙穴是在肚脐中央,用手掌或者手指按摩1到3分钟,中脘 穴是在心窝和肚脐中间连线的位置,也可以做手掌的按摩。 马建岭介绍,脾胃居于中焦,就像人体的"中央厨房",作为后天之本和气血升华之源,它的功能是 把吃进去的食物加工成营养套餐。脾胃是"喜暖恶寒",长期吃一些冰淇淋、冷饮这些生冷的食物,会损 伤体内的阳气,会导致消化不良、胃口变差、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这是不可取的。但是,每个人的体 质有不同,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也是存在的,所以也有人奇怪,大多数西方人为什么能够习惯生冷食 物,跟他们长期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和体质是有关系的。 马建岭指出,进入立夏之后,天气变热,有的人会出现浑身倦怠、胃口变差、腹痛烦燥等症状,这 就是"苦夏"。"苦夏"实际上不是一种病,它只是说身体对炎热的天气一个不适的状态。通过"苦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