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

Search documents
豆瓣8.5?我想唱个反调
Hu Xiu· 2025-06-30 03:05
最近,电影院终于稍微有了点暑期档的样子。 遥想以前,每年都有所谓的国产保护月,两个月的暑期,只留给国产大片相互厮杀。但最近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在大陆市场不吃香,保护月的必要性也荡然 无存。 其实,现在大陆的票房环境,别说好莱坞大片不吃香,是除了某一两部电影外没有什么片子捞得着好。 以前能够和春节档分庭抗礼的暑期档,接连遭遇滑铁卢,如今别说国产大片兵家必争之地了,好莱坞电影来了都得蹭一鼻子灰。 不过还算有点盼头的是,有部电影点燃了不少观众的热情,拉进来一定的客流,给予小小的振奋。 它就是万众期待的,好莱坞电影《F1:狂飙飞车》。 3亿美金的投资,华纳和苹果联合出品,布拉德·皮特主演,《壮志凌云2》导演坐镇。 这部电影的口碑也相当够劲,和片子一样电掣风驰。但票房在全球范围内看来却没有那么疯狂,又是为什么呢? 一部属于大银幕的电影 一般观众们只会把特效拉满和视觉顶级的片子,划分到必须要到电影院花钱体验的类别中。 而《F1》,正好就是务必要到电影院,并且要是激光IMAX、杜比这种顶级视觉和声音的特效厅里,才能够享受到片子的全部魅力。 整部电影,几乎就是奔着如何让你在电影院把F1赛道看爽的目标制作的。 电影不仅邀请来了F1 ...
生活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我了解到,中国电影院的银幕总数已经是全球第一,也听到"年轻人不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担忧之 声。但我不认为这代表电影业出现了危机。50年前,人们必须到电影院才能看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 今天人们拥有很多方式观看电影。而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电影数量同50年前相比有着天壤之 别。这恰恰让我对电影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新技术带来新的观影方式,我们应该受到鼓励,多拍电影, 拍出好电影,让更多人在电影中获得享受生活的机会。我也希望年轻人多走进电影院,在大银幕上看电 影,你的观影感受一定会不一样。 世界急剧更新,即便如此,原来我们怎样做电影,还是要继续做下去。面对未知与变化,努力很重要。 在我二十六七岁时,一位罗马的大导演到西西里岛拍电影。因为原本的预算超支,不得不将一部分片 段"转包"出去,使得我有机会参与其中。片子完成以后,制片人很想知道,本来已经超预算了,怎么在 预算范围内把电影完成?后来,我被介绍给了这位制片人。由此,我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找到了制片 人。这件事告诉我全情付出、全力以赴的意义。 如果你一直很努力,总有一天,幸运会来敲你的门。 这次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5天之内观看12部电影,让我一下子找到年轻时候 ...
金爵奖评委咏梅:女性创作仍缺乏,希望出演困境女性角色
Di Yi Cai Jing· 2025-06-24 01:16
在谈到未来想要挑战怎样的角色时,咏梅希望能够在一些能够帮助女性发声、探讨女性议题、关注女性处境的电 影中出演。 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金爵奖评委咏梅和日本演员长泽雅美分享了她对表演的看法。 在咏梅心中,表演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用最平静的表演来呈现复杂。事实上,这句话也能够用来概括她的表演风 格。过去数年,从《地久天长》中的失独母亲王丽云到《出走的决心》中冲破束缚的李红,咏梅塑造的人物在观 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并非强烈而是深刻。 2019年,咏梅凭借《地久天长》中的细腻表演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 中国内地演员,这一年她49岁。 在获得柏林影后殊荣之后,咏梅刻意与名利场保持着距离,除了演戏,就是平静生活。在她看来,留足与自己相 处的时间是必要的,清醒的态度可以帮助她发现好的剧本。5年后,她在《出走的决心》中,将一个困在家庭中的 女性长久以来的隐忍和挣脱束缚的决绝演绎得深入人心。影片意外收获了1.24亿元票房,也让更多观众认识和记 住了这张表面平静、暗自汹涌的面孔。 今天,咏梅的生活依旧简单——阅读、运动、做家务。上影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咏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活 得简单 ...
电影要多创造大众的梦、时代的梦(艺文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6-18 21:53
"短视频营销铺天盖地,为什么流量没有转化为票房?""大场面大制作越来越多,为什么观众未必照单 全收?"自2025年春节档创造"史上最强"以来,萦绕在电影人心头的一系列问题,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 际电影节上一一求解。 一方面,好电影的价值不断放大,电影的溢出效应刷新认知。6月14日,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酱园弄· 悬案》在上海影城举办首映礼,以58万元票房刷新上海单场最高票房纪录;截至6月15日,本届电影节 总票房达4300万元。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透露,《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 《哪吒2》)衍生品预估销售额上千亿元,海外票房有望超过1亿美元。 另一方面,好电影的阈值不断抬升,观众的审美口味和情绪价值似乎越来越难"对齐"。据灯塔研究院在 春节档之后的用户调研分析,观众对于"好电影"的评价标准又上升了15%。大麦娱乐总裁李捷说:"春 节档之后,很多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票房,表面看是观众流失,实际上是没有满足观众的期望值。" 回归电影的创作规律,回归观众的审美需求,一个接一个问号便可以被拆解。在变动不居、潮流涌动的 大时代,电影人要敢于打破套路,和观众一起造梦。毕竟今天的观众,已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传播 ...
12部影片竞逐上影节金爵奖,评委们怎么说?
Di Yi Cai Jing· 2025-06-14 07:10
今年上影节金爵奖,从入围影片到评委会阵容,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上影节就像一个电影的天使,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准时准点出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在6月13日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之一,中国导演、编剧杨荔钠如此形容上影节之于她的感受。在她看来,多元文 化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正是电影节的核心精神。 今年上影节金爵奖,从入围影片到评委会阵容,皆体现了这种多元。入围主竞赛单元的12部作品中,三部为拉美影片,三部为华语片,两部来自德国,其余 四部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波兰、日本和葡萄牙。 见面会上,所有评委皆身着黑色新中式礼服出席,对于即将开启的电影之旅,他们充满期待。 朱塞佩今年69岁,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也是第一次参与上影节。这位意大利导演凭借《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等影片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他也曾多次造访中国,"每次都会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朱塞佩说,此前上影节多次邀请他,但因工作原因屡屡错过,这一次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近距 离接触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朱塞佩的电影和讲述中,能够感受到他对电影的爱和热情。他谈道,每次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他从不会预 ...
电影要走出“像”的困扰(锐见)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21
为了批评电影创作的跟风和流俗,法国批评家特吕弗曾提出"作者电影"的主张,后来人们以此表扬那些 充分张扬导演个性的电影。不过,创作的跟风也随之而来:许多瞄准国际化艺术范儿电影节的个人创 作,虽然看起来和类型片确乎不像,但在"我一定不像"这事上,它们又很像,以至于有时候,"不 像"和"不像"撞车。比如,每出一位新的"作者",必定马上会有人将其与影史大家比附,"此时或某地的 某某尼或某某斯基",类似修辞看得多了,时常感叹褒贬莫辨。 不可否认,从电影史、艺术史维度看,相像是一种常态,并且构成了传承。成龙动作片对巴斯特·基顿 默片场景的重现充满敬意也充满新意,姜文在《一步之遥》开头一边复刻《教父》名场面,一边一本正 经地留下自己的光影笔迹,邵艺辉的作品被认为延续了上世纪上海文华公司的风格。这样的像,谁曰不 宜?谁又会忽视创作者本人的存在?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像,而在于只有像、没有不像。当不像的 部分鲜明起来,就意味着真正强大的创作主体出现了。 北影节结束,"五一档"接续。几部影片的主创都在求新、求变,但这些实验,恐怕还不能说是完全成功 了。 "像"已然成为困扰电影业的负资产,成因复杂,表现不一。归根到底,创作的原动力 ...
《我的世界大电影》,好在足够没带智商
半佛仙人· 2025-04-08 03:34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777篇原创 1 周末去看了《我的世界大电影》。 看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毕竟游戏改编的电影,这些年就没出过几个能让人 看完还保持素质的。 看完之后,果然。 角色? 全是行走的工具人。 剧情? 简直是用脚趾头写出来的三流童话。 故事俗得连三岁小孩都能猜到结局,还硬塞了二斤ZZZQ的私货。 整体上来说,没看到智力运动的迹象。 所以活该票房不错。 对,没有说错,因为足够不动脑,所以票房还不错。 它弱得彻底,弱得坦荡,弱得让人热泪盈眶。 它没有任何照顾你智商的意思,保持小学三年级的智力进场都已经太高了。 这种电影就应该拍的这么简单,就应该保持这种智力水平才好,搞得太复杂导演才是脑子 有问题。 这年头简单直给的快乐,才是罕见的东西。 2 如果把《我的世界大电影》当一个正经电影看,那这个电影就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公式级 别的片子,没有任何惊喜。 一群l os e r经过冒险回归生活获得成功。 很直给。 但是如果你就是想带着孩子感受单纯的快乐,那这破玩意儿比那些假惺惺的IP改诈骗犯强 一万倍。 低龄低龄还是他喵的低龄+快乐。 小祖宗们乐得满地打滚就够了。 这剧情一句话就是大魔王入侵童话世界,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