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杀》

Search documents
电影如果继续这么干,很可能真的没戏了
Hu Xiu· 2025-06-19 08:06
敲响"暑期档战鼓"。 6月6日,举办了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发布会最后,多位领导上台敲响了"暑期档战鼓",一起为中国电影加油。 但是看过整个发布会之后,在加油之外皆是担忧。如果今年暑期档没有大片"空降",按照目前片单来说非常危险。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整个月票房仅17 亿出头,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40%,疫情之前5月份的月票房一度可以达到40亿以上。 但今年多个中小档期失利,工作日大盘一度达到"冰点",市场多项数据不及2015年。此时,无论是看衰也好鼓励也好,实际上意义都不是特别大。按照目 前行业的运作方式,整个产业很难恢复。 其实在2020之后全球电影产业都面临困境,但流媒体平台几乎重塑了整个国际电影市场。院线电影吃IP,艺术电影依靠流媒体平台依然有相对稳定的受 众。但在互联网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依然在死磕影院。我们所有的产业发展都建立在院线票房的基础之上,这种与全球电影相悖的趋势 无疑放大了当下的产业困境。 "行活儿"营销,花小钱办不了大事 花小钱真的办不了什么大事。 这两年电影行业生存艰难,压缩电影宣发预算成为了一致选择,各个公司都在指望着"以小搏大"。当前的电影宣发,主要问题是内容 ...
电影要走出“像”的困扰(锐见)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21
为了批评电影创作的跟风和流俗,法国批评家特吕弗曾提出"作者电影"的主张,后来人们以此表扬那些 充分张扬导演个性的电影。不过,创作的跟风也随之而来:许多瞄准国际化艺术范儿电影节的个人创 作,虽然看起来和类型片确乎不像,但在"我一定不像"这事上,它们又很像,以至于有时候,"不 像"和"不像"撞车。比如,每出一位新的"作者",必定马上会有人将其与影史大家比附,"此时或某地的 某某尼或某某斯基",类似修辞看得多了,时常感叹褒贬莫辨。 不可否认,从电影史、艺术史维度看,相像是一种常态,并且构成了传承。成龙动作片对巴斯特·基顿 默片场景的重现充满敬意也充满新意,姜文在《一步之遥》开头一边复刻《教父》名场面,一边一本正 经地留下自己的光影笔迹,邵艺辉的作品被认为延续了上世纪上海文华公司的风格。这样的像,谁曰不 宜?谁又会忽视创作者本人的存在?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像,而在于只有像、没有不像。当不像的 部分鲜明起来,就意味着真正强大的创作主体出现了。 北影节结束,"五一档"接续。几部影片的主创都在求新、求变,但这些实验,恐怕还不能说是完全成功 了。 "像"已然成为困扰电影业的负资产,成因复杂,表现不一。归根到底,创作的原动力 ...
先丢“清明”再失“五一”,留给中国电影的档期不多了
3 6 Ke· 2025-05-10 01:20
星晖|文 园长|编 作为最具标志性的国民消费窗口之一,五一假期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喧腾的。 商圈景区摩肩接踵,机场高速吞吐爆发,音乐节和演唱会热烈似火……短短几天时间里,人流与经济活力迸发于你我身边的众多场景。然而在硬币的另一 面,全国电影院却度过了一个无比静悄悄的五一假期。 不客气地说,相比去年,今年电影五一档的市场表现几乎遭遇了对半砍。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5月1日至5月5日,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7.47亿元,日均票房约1.49亿元,档期总票房与日均成绩较去年同比下降51.1%, 扎扎实实地割去了半壁江山。 就观众进场情况而言,今年五一档的观影人次由去年同期的 3781万下滑至1890万。在全国总场次变化不大的前提下,这意味着电影院的单场人流拦腰减 半,平均上座率直接从2024年的12.6%降到了如今的6.6%。 跌落的重磅档期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 全面倒退的五一档 单论新片数量,这个五一档的阵容绝不逊色于往年。 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三天,在部分项目撤档前一度有多达13部电影定档,囊括了剧情、喜剧、犯罪、悬疑、动作众多类型,乍一看颇具丰富度。 要励志传记,有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真实经历改编 ...
比五一档“倒退十年”更可怕的,是年轻人正在抛弃电影?
3 6 Ke· 2025-05-07 12:29
Core Insights - The May Day box office has significantly declined, reaching only 7.47 billion, which is 48% of last year's figures, 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drop in audience engagement [2][4][5] - The audience demographic is shifting, with a notable decrease in younger viewers, particularly those under 24, whose representation has dropped to 17% this year from 38.4% in 2021 [5][7][9] - Despite the higher quality of films this year, as indicated by ratings, the box office performance has not improve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ilm quality and commercial success [10][11][18] Box Office Performance - The total box office for the May Day period was 7.47 billion, which is lower than previous years, including 2016 and 2017 [2][3] - The average daily box office during this period is at a ten-year low, reflecting a concerning trend in audience attendance [4][5] - The number of screens has increased from 34,000 in 2015 to 79,000 this year, yet the box office performance has regressed significantly [3] Audience Demographics - The proportion of viewers under 24 has decreased sharply, with 20 and under dropping by 42% compared to last year [5][7] - Older demographics are increasingly dominating the audience, with higher age groups showing a consistent rise in attendance [7][9] - The trend indicates a decline in the social aspect of cinema-going, with more individuals opting for solo viewings rather than group outings [7][9] Film Quality and Market Trends - Films released during the May Day period received decent ratings, yet their box office returns were disappointing, suggesting a disconnect between critical acclaim and audience turnout [10][11][18] - The market is seeing a saturation of similar genres, leading to viewer fatigue and a reluctance to engage with new releases [22][25] - The success of films like "Spirited Away" demonstrates that established titles can still perform well, indicating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future releases [20][21] Future Outlook - The industry is encouraged to innovate and adapt to changing audience preferences, particularly by exploring diverse themes and demographics [24][25] - There is a call for better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costs to ensure profitability even in less favorable market conditions [25][26] - The upcoming summer season is viewed as a critical opportunity for recovery, with hopes for improved box office performance through strategic releases [26]
降低成本是中国电影唯一的救命稻草
3 6 Ke· 2025-05-07 01:38
料到了五一档会大幅下跌,但没想到这次直接腰斩了。 甚至连过去几年绝对的市场刚需喜剧电影都卖不动了。 挨个片来看,《水饺皇后》是档期内唯一超出预期的影片。映前对本片的普遍预期是2-2.8亿,是档期内的二号种子选手。影片的口碑质量并没有超出预 期,但或许是凭借主角马丽的路人号召力或许观众已经对过去几年常见的喜剧已不再感兴趣,《水饺皇后》吸引到了档期内的绝大多数临时购票观众。目 前这部传记电影有机会冲击4亿大关。 《猎金游戏》基本保持预期,达到了2亿左右的票房体量。猫眼宣发这一次包揽了五一档冠亚军的位置,也让公司的发行龙头位置继续保持。 临时空降的《幽灵公主》意外成为了档期第三名,最终票房大概率破亿,影片"活下去"的主题也恰好应对着五一档过后对电影行业的反思和希冀。漫威 《雷霆特攻队*》即便海外口碑不错,但是因为缺少第三幕的大决战动作戏,内地口碑表现不佳,最终或许也只能有1亿票房出头。 但在情报君看来,以上几点都没有切入到目前中国电影问题的本质。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透明度。评分体系的崩坏是其一,我们在去年已经讨论 过。而电影投资成本的崩坏也是今天我们要谈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降低成本是中国电影唯一的救命 ...
2025“五一”档影片总票房突破6.6亿元 多项惠民举措点燃观影热潮
Yang Shi Wang· 2025-05-05 06:50
央视网消息:据网络平台数据, 截至5月4日22时,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含预售)破6.6亿元,《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 主》分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今年"五一"档共有十余部影片上映,类型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需求。截至目前,《水饺皇后》领跑"五一"档,该片根 据真人真事改编,用轻喜剧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平凡女性的创业故事,既迎合了"五一"档家庭观影需求,又精准击中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五一"假期,甘肃敦煌大剧院里观众络绎不绝。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来看演出的,而是被当地推出的"一元看电影"惠民观影活动所吸 引,前来看电影的。据了解,此次"一元看电影"活动是"五一"敦煌文旅惠民的重要举措,旨在让市民和游客以超低价格享受文化娱乐,进一步 丰富假日生活。本次活动精选了多部热门影片,涵盖喜剧、动画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 自4月18日"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以来,各地均结合当地观众需求以及"五一"档的预售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排片计划并联合当地文旅部门 推出优惠活动,助力假日文化消费。山东临沂某影院工作人员表示,"五一"期间,为增加上座率,影院联合临沂文旅、淘票票推出"惠享文旅 乐在 ...
破6亿!
证券时报· 2025-05-04 11:20
责编:叶舒筠 校对: 杨立林 Reaffer B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4日15时11分,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6亿, 《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分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 2025年五一档票房榜 | | | | | | --- | --- | --- | --- | --- | | 全国总票房 | | | | | | 60012.30, | | | | | | 2025年 五一档/05.01-05.05 | | | | | | 数据截至2025-05-04 15:11:48 | | | | | | 总出票1514.8万张 总场次227.4万场 | | | 平均票价39.6元 | | | (0) 票房排名 | | | | | | 影片 票房占比 | 档期票房 (万) | | 排片占比 | 上座率 | | 水饺皇后 | 15013.71 | 25.0% | 21.0% | 5.3% | | 2025-04-30上映 | | | | | | 猎金·游戏 10396.32 17.3% 15.4% | | | | 5.7% | | 2025-05-01上映 | | ...
假期前三天 苏州票房破千万 186家影院总出票逾24.61万张 平均票价40.6元
Su Zhou Ri Bao· 2025-05-04 00:35
截至目前,在苏州斩获最多票房的三部影片分别是马丽主演、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真人真事 改编的《水饺皇后》,邱礼涛执导,刘德华、欧豪主演的商战大片《猎金·游戏》,以及前两天来苏州 路演的《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其中,《水饺皇后》单片票房占比为24.4%,《猎金·游戏》紧随其 后,票房占比为20.2%。 截至记者发稿,苏州186家影院总出票逾24.61万张,累计排映场次达3.61万场,平均票价为40.6 元。 2025五一档(5月1日至5月5日)进入第3天,苏州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中。据灯塔专业版App显示, 截至昨天(5月3日)18点26分,苏州五一档电影票房已破千万元大关。 距离五一档结束还有2天时间,除上述三部影片外,同档期的《幽灵公主》《大风杀》等影片也值 得一看。题材、类型各异的影片,也为观众带来多元化的观影选择。 苏州档期票房领跑江苏省。同时,苏州也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后,全国第 7座票房破千万元的城市。 4K修复版《幽灵公主》首次国内公映,豆瓣评分高达8.9,被誉为宫崎骏"封神之作"。影片以震撼 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生态寓言打动观众,赵丽颖中文配音为角色注入新魅力。犯罪电影《大风杀》曾 ...
宁夏石嘴山:工业遗存“蝶变”影视文旅热土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2 01:30
原标题:宁夏石嘴山:工业遗存"蝶变"影视文旅热土 5月1日,取景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的电影《大风杀》上映。 当日,记者走进成为众多影视作品取景地的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斑驳褪色的红色砖瓦墙、错 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钢铁轨道,瞬间将人们带回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炭井工业区。 石炭井,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曾因出产被誉为"煤中之王"的太西煤而声名远扬,享有贺兰山"百 里矿区"的盛誉。21世纪初,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小镇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片片工业遗迹。 2017年,宁夏打响贺兰山生态整治修复保卫战,生态环境实现"由黑变绿"的华丽转身,石炭井迎来 重大转折。 石嘴山市敏锐捕捉到石炭井独特的自然地貌、丰富的工业遗存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蕴含的巨大潜 力,利用当地留存的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厂房、学校、医院、火车站等大量建筑,打造石炭井工业 文旅影视小镇,一场工业遗迹的"蝶变"之旅拉开帷幕。 石炭井独特的工业风貌,极其适合拍摄历史和军事等题材的影视剧,而影视剧通过剧情和宣传,吸 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做到了以游带影、以影促游,打造出集影视拍摄、影视旅游、文化体验等于 一体的"全产业 ...
大银幕里的温暖力量!“五一”档电影票房破2亿
Yang Shi Xin Wen· 2025-05-01 14:25
这个五一假期,电影市场精彩纷呈。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1日17时,2025年五一档电影新片(含重映)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2亿元。 其中有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水饺皇后》和《独一无二》(五一期间超前点映)备受关注。这两部电影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小人物,通过细腻 的叙事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这是一部向妈妈致敬的电影,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感受爱,分享爱。" 备受关注的现实题材类影片《水饺皇后》,由刘伟强执导,马丽领衔主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勾勒出一幅滚烫的奋斗图景。 马丽一改既往喜剧风格,生动演绎了从流落异乡的单亲母亲,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一步步逆风翻盘的艰辛历程。惠英红、朱亚文等实 力派演员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与成长,也折射出时代变迁,带给观众温暖与力量。 影片既有轻松幽默的父母爱情,又深度体察当下年轻人的成长心境,更有一家人彼此托举的治愈亲情。 影片聚焦当下年轻人在"离家"和"回家"之间的挣扎,以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发观众对家庭、梦想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这种将特殊群体叙事 升华为普世情感共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