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体系

Search documents
华盛顿急推关税遭孤立?中国表态,美媒:中国3个月没买美国油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2:37
2025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落幕。这场战争的胜负,并非体现在炮火硝烟中,而是隐藏在石油、稀土、金融等 领域的博弈之中,最终以美元霸权的动摇和中国新能源的崛起宣告终结。 一、美元体系的裂痕:石油人民币的崛起 能源霸权的黄昏:中国如何悄然改写全球经济格局 2025年7月3日,彭博社报道中国海关记录显示,3月至5月美国原油进口量连续三个月为零,创下2018年以来最长中断 纪录。这一举动直接导致美国原油出口量跌至两年最低点,德克萨斯州油田积压库存超4300万桶,仓储成本吞噬企业 利润,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跌破每桶70美元,而页岩油商开采成本却高达61-65美元,陷入全面亏损。 日产量 三、能源战争:中国的三重防线与美国的溃败 每下滑10万桶,约5000个就业岗位随之蒸发。 中国并非仓促断供,而是依靠多年布局的多元化能源网络:伊朗对华原 油供应飙升至单日180万桶,接近历史峰值;加拿大油砂原油单月对华出口突破730万桶,创下新纪录;俄罗斯通过管 道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储备量达全国消费量9.8%,相当于北京两年用量。 此外,中国与 卡塔尔签署27年400万吨/年乙烷协议,推动中东能 ...
美元霸权下的挑战者:萨达姆与卡扎菲的宿命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1:25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一直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基石,这又被称作"美元霸权"。 然而,这种霸权并非没有受到过挑战。20世纪下半叶两位著名的政治强人,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和利比亚的穆阿迈尔·卡扎菲,曾试图将本国甚至区域性 的石油交易从美元转向其他货币,这曾对美元金融秩序构成重大威胁。 曾统治伊 他们的行动以及随后导致他们倒台的西方干预,似乎形成了一种规律:挑战美元在世界金融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会招致毁灭性后果。 2000年末,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做出了一个在全球金融市场引发震动的惊人之举。他宣布伊拉克将不再接受美元作为其石油出口的支付货币,转而替换为欧 元。 这一决定意义重大,因为石油作为一种最关键的全球大宗商品,其定价和交易惯常使用美元,这就是著名的"石油美元体系",它确保了石油生产国通过美元 交易回收其收入,从而巩固美国在地球上的经济影响力,这也是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强大基础。萨达姆转向欧元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它是对石油美元体 系的直接挑战。 拉克24年的萨达姆 据英国《卫报》在2003年的报道称,伊拉克改用欧元已使美国经济损失数百亿美元,因为美元兑欧元汇率走弱,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也趋于疲软,更 ...
全球货币支付差距对比,美元49%,欧元跌至22%,人民币令人意外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8:51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全球支付体系里,尽管美元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欧元一直在第二的位置追赶,但在当前的经济格局变化下,美元的影响力现在已经有了衰退 的现象。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上涨至49.68%,接近一半,创下了八个月的新高。 4月份全球货币占比数据 同一时间,欧元也上涨了,占比升至22.24%,然而,人民币支付占比却下降了0.63个百分点,回落至3.5%,为何美元与欧元持续上涨之际,人 民币份额却不升反降?原因是什么? 美元 谁都知道,今天的全球货币体系,主角还是美元,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飙升至49.3%,不仅创下近八个月新高,更将欧元和英镑远远甩在 身后。 美元 而且即便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4万亿美元大关,即便美联储加息周期让新兴市场叫苦不迭,但仍然难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 "去美元化"的口号从2008年金融危机喊到现在,美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翻开历史不难发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与黄金挂钩,1971 年尼克松宣布美元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美国能源政策呈现“战略扩张与软实力损耗并生”的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3:40
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分析,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呈现出"战略扩张与软实力损耗并生"的复杂格局, 其核心矛盾体现:战略协同困境,增产承诺与市场规则的分裂;资源整合悖论,供应链控制与反噬效 应;环境适应挑战,政策波动与市场预期的博弈;价值引导矛盾,能源霸权与多极化的对抗。邓正红模 型预示:若持续当前路径,美国能源软实力指数可能下探至基准值的62%~68%。 产量调控的软硬失衡。特朗普通过施压欧佩克增产(日增41.1万桶)实现短期油价压制,但此举打破产 油国间"动态平衡默契"。美国能源部长承诺"完全支持增产"与每桶50美元页岩油盈亏线的矛盾,暴露政 策承诺与企业生存能力的战略错配。 规则重构的双重性。美俄围绕乌克兰和谈的能源外交(释放俄油入市预期),本质是借地缘博弈重塑能 源流通规则。但这种"危机工具化"策略削弱了国际能源市场的制度稳定性,与邓正红强调的"规则软实 力内生性"形成冲突。 当前特朗普能源政策已陷入"三重困境":战略目标冲突,短期增产诉求与长期能源变革不可调和;工具 效力递减,关税等强制手段引发反制联盟形成;制度成本攀升,政策摇摆导致市场预期管理成本激增。 邓正红模型预示:若持续当前路径,美国能源软实力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