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模型

Search documents
「智驾」人才争夺战:帮新员工支付前司百万竞业赔偿
36氪· 2025-05-23 13:58
车企的AI辅助驾驶人才饥渴症。 " 在2024年、2025年初,理想辅助驾驶团队每一个核心人员基本上都会接到20 个以上的猎头电话。"今年5月7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AI Talk中说道。 但高端人才的争抢,往往伴随着竞业风险与法律纠纷。据36氪汽车了解,理想汽车今年起诉一名跳槽至同城企业的员工,起诉金额高达千万元级别,最终 双方选择私下和解,员工向理想赔偿了一年工资的金额款项。 类似的竞业协议诉讼并不少。据36氪了解,理想还起诉了南方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员工,双方达成和解后,后者协助员工赔付了超百万元。针对上述信 息,理想表示不予置评。 竞业、诉讼,已成为当下车企辅助驾驶、AI团队的常用手段,以此防止、延缓技术外溢,同时抑制对手发展。 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力趋向同质化,辅助驾驶是为数不多、具备特色与差异化的技术招牌。 文 | 李安琪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EV36Kr) 封面来源 | Unsplash 入职新公司第一天,张杨(化名)被要求"吐露"上家公司的辅助驾驶算法与代码。因没有积极配合,张杨没在新公司待多久就离开了。 张杨的前东家是理想汽车,近年因迅速落地辅助驾驶而被行业关注,成 ...
具身智能 “成长”的三大烦恼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4 13: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展飞速。 从春晚上"福兮"的精彩表演,到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天工"的首次冲线,一时间"街头巷尾"都 在讨论人形机器人。 要支撑人形机器人与环境感知交互,就离不开具身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尤其是大语言模型 (LLM)、视觉语言模型(VLM)以及视觉语言动作端到端模型(VLA)等关键技术的迭代创新,显 著提升了机器人在交互感知和泛化能力方面的表现。 然而,具身智能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在数据采集、机器人形态应用以及大小脑融合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 战。 因此,厂商们正在从不同的领域切入,解决以上痛点。比如,英特尔和东土科技(300353)等提出大小 脑融合解决方案,采用单一芯片架构替代双系统模式,降低整体成本及软件开发、测试、优化与部署成 本。 破解数据匮乏桎梏 1950年,艾伦·图灵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时,并未引起轰动,直到在近两年才成为科技圈的热词。 图灵给出的基本假设是,具身智能是通过与环境交互获得知识并泛化应用能力。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 仁勋则进一步诠释,具身智能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预计其将成为人工智能 的下一波 ...
VLA是特斯拉V13的对手吗?
36氪· 2025-04-08 11:05
VLA本土化破局。 2月底,特斯拉FSD入华了,国内全体智驾企业绷紧了脊背。 3月,特斯拉FSD"翻车"和"丝滑"同时出现,大佬们的笑容虽然回到了脸上,但心里的焦虑就不得而知了。 回顾特斯拉FSD入华后的表现,有一种将《智驾迷惑行为大赏》和《智驾优秀生演示稿》放在一起排排坐的割裂感。一方面在上海陆家嘴,FSD把公交车道 当超车道狂飙;广州塔底下,导航明明显示绿灯,车子却因为把"前方施工"的警示牌看成了广告牌突然来了个急刹。一方面,它在常规驾驶中,展现出了老 司机的水准,能够准确避让非机动车,毫不迟疑地完成掉头、转弯等动作,给到用户熟练丝滑的体验。 FSD在常规驾驶中表现丝滑 造成这样场面的理由也很简单,特斯拉的底层AI技术积累雄厚,可以支撑智能驾驶在常规使用过程中的丝滑体感,但由于搭载了端到端模型(对比传统模块 化的智能驾驶模型,端到端模型虽然在感知、决策、控制等过程不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但本质上仍是依照指令实施相应的操作,不能理解潮汐车道等特殊路 况的行驶规则)缺乏中国数据训练系统,导致FSD并不了解中国复杂的人车博弈场景,看不懂特殊道路的行驶规则,这也演变出了特斯拉的"智驾迷惑行为 大赏"。 而大佬们的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