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后综合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每逢佳节胖十斤?医生支招破解“节后综合征”
Xin Hua Wang· 2025-10-10 04:37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中秋假期 不少人在阖家欢聚、好友聚餐后 开始被腹胀、乏力、体重悄然上涨的 "节后综合征"缠上 对此记者走访了多学科专家 希望能为大家排忧解难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师蔡华建议 首先,需要理性对待身体变化 面对节后的体重上升 有人急于求成"极端节食" 却不知这会打乱身体代谢规律 不仅容易导致低血糖、乏力 还会触发后续的报复性进食 陷入"节食-暴食-体重反弹"的 恶性循环 其次,节后饮食的核心原则是 "清淡、均衡、适量" 重点抓好控盐、控油、控糖 "三控"工作 就能让超负荷的消化系统 快速恢复常态 蔡华说,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 建议控制在5克以内 (约一个标准啤酒瓶盖的量) ↓下面是医生建议的日常控盐tips 控油是减重的关键环节 油脂热量高 是导致体重飙升的重要因素 成人每日烹调用油 应严格控制在25-30克(约2-3汤匙) ↓下面是医生建议的日常控油tips 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弛建议 控制体重首先要做好控糖工作 稳定血糖,才能避免脂肪堆积 成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 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下面是医生建议的日常控糖tips 充足饮水也至关重要 成年女性每日至少饮用1.5升水 成 ...
四个信号警惕“节后综合征” 专家支招帮你尽快调整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介绍,很多人长假以后会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好,甚至有人心慌胸闷,严重影 响工作和生活,这个就是"节后综合征"。 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 国庆假期进入尾声,许多朋友已经开始焦虑,说自己有"节后综合征"。什么是"节后综合征"?怎样正确面对?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一、睡眠紊乱。假期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人体生物钟被打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专家提示,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四、肠胃紊乱。假日里大吃大喝过后,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 "节后综合征"该如何调整? 专家表示,假期即将结束时,"终点效应"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遗憾。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我们该如 何调整,让自己元气满满地投入新的工作生活中? 二、手机沉溺。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三、疲劳焦虑。节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疲乏无力等情况。 假期即将结束,睡眠生物钟怎么调? 专家介绍,在节日的后半段,知道自己要开始 ...
假期尾声 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
Xin Hua She· 2025-10-08 08:43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侠克)假期即将结束,从"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可能出现暂时的适应障碍,容易出现疲 惫、乏力、焦虑等情况,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听听专家怎么说。 图为节日期间,游客游览北京烟袋斜街。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孙茳兰说,要科学调节"上班生物钟",假期熬夜、睡懒觉易让生物钟"跑偏",可以尝试每 天比前一天早睡15至30分钟;晨起拉开窗帘,晒太阳5分钟,阳光是校准生物钟的"天然信号",能减少褪黑素分泌,帮助大脑快 速清醒。 其次,要多给身体补充能量。假期大鱼大肉易使肠胃"运转不畅",可提前为肠胃"减负",减少摄入重油重糖的食物和零 食,适当多吃西蓝花、苹果等新鲜蔬果,搭配鸡蛋、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其中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大脑"抗疲劳"。同 时,每天喝1500至2000毫升温水,午后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避免影响睡眠。 此外,每天可以进行20至30分钟的"微运动",如快步走、瑜伽等。"哪怕在家踮踮脚尖都能促进'快乐激素'内啡肽分泌,'赶 走'坏情绪。"孙茳兰说,还可以在睡前5至10分钟,闭上双眼,缓缓吸气并数4下,屏住呼吸数2下,再慢慢呼气数6下。这种延 长 ...
重要提醒: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证券时报· 2025-10-08 05:06
八天假期即将结束 你还记得今天是星期几吗 重要提醒 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庆节逢中秋节 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 放假调休共8天 本周六( 10月11日)要上班 别忘了定好闹钟 如何破解"节后综合征"?专家来支招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结束,有些人会感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生理不适。专家表示, 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来袭,可以从作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找回好状态。 程金湘提醒, 面对"节后综合征",最好的态度是理解而非对抗。 虽然"节后综合征"通常在一两周内自行缓 解,但需注意与临床意义上的焦虑症或抑郁症进行区分。如果相关症状持续半月以上,且严重损害社会功能, 则应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进行科学评估。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责编:叶舒筠 校对: 刘榕枝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 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心身门诊教授张侃指出,"节后综合征"并非 ...
重要提醒 本周六上班!四招教你轻松应对“节后综合征”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8 04:30
重要提醒 八天假期即将结束 你还记得今天是星期几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庆节逢中秋节 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 放假调休共8天 本周六(10月11日)要上班 别忘了定好闹钟 | | | ll | 四 | 五 | 六 | 日 | | --- | --- | --- | --- | --- | --- | --- | | | | 国庆节 | tN | 11 w | 4 | 5 | | 6 中秋节 | 7 | 8 蒙 | 9 +八 | 10 十九 | 11 | 12 t= | | 13 甘二 | 14 甘三 | 15 甘四 | 16 甘五 | 17 甘六 | 18 甘七 | 19 甘八 | | 20 甘九 | 21 九月 | 22 | 23 霜降 | 24 初四 | 25 初五 | 26 初六 | | 27 初七 | 28 初八 | 29 初九 | 30 初十 | 31 +- | | | | | | 干因政府网 | 国务院 | 国务院客户端 State Council App | | | 如何破解"节后综合征"?专家来支招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结束,有些人会 ...
失眠、头疼、乏力、烦躁 专家支招帮你摆脱“节后综合征”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8 01:35
国庆假期进入尾声,许多朋友已经开始焦虑,说自己有"节后综合征"。什么是"节后综合征"?怎样正确 面对? 四、肠胃紊乱。假日里大吃大喝过后,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 腹泻等。 "节后综合征"该如何调整? 专家表示,假期即将结束时,"终点效应"容易引发人们内心的遗憾。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我们该如何调整,让自己元气满满地投入新的工作生活中?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介绍,很多人长假以后会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 不好,甚至有人心慌胸闷,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个就是"节后综合征"。 哪些因素会导致"节后综合征"? 专家提示,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一、睡眠紊乱。假期身体缺乏充足的休息,人体生物钟被打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二、手机沉溺。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 腰背痛等不适。 三、疲劳焦虑。节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疲乏无力 等情况。 合理安排作息 避免假日"心脏综合征" 假期饮食的不规律和作息颠倒等 ...
如何破解“节后综合征”?专家来支招
Xin Hua Wang· 2025-10-07 03:50
张侃表示,"节后综合征"的成因复杂多样,涵盖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节假日期间,人们通常 会打破日常的作息规律,熬夜、晚睡晚起等情况屡见不鲜,使得睡眠质量大幅下降,进而影响身体的恢 复以及心理健康。饮食也往往缺乏规律,暴饮暴食、过量食用油腻或辛辣食物等行为,都会加重胃肠道 的负担,破坏肠道的菌群平衡,引发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 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促使"节后综合征"的产生。此外,节假日后,重新投身到紧张的工作或学 习当中,部分人可能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种心理压力的改变,也会导致体内 激素水平发生波动,诱发"节后综合征"。 如何调适以减少或避免"节后综合征"的发生?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心身门诊主治医师程金湘 建议,可以温柔校准生物钟,早晨尽早拉开窗帘,去户外稍微运动接受光照,逐步调整入睡时间,能有 效帮助生物钟复位。营养的优化必不可少,节后尽量选择高纤维食物和易消化蛋白,增加绿叶蔬菜、燕 麦、鱼类摄入,保证充足饮水,减轻身体的运转负荷。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或瑜伽 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提升身体整体 ...
“节后综合征”来了 该如何调适身心?
Xin Hua She· 2025-05-05 03:09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精神科主治医师马新欣建议,要减少或避免"节后综合征"的发生, 我们可以提前缓冲调节,在假期结束前1至2天逐步恢复规律作息,例如不再熬夜、恢复正常睡眠时间、 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用热水泡脚或阅读纸质书助眠。同时,可以进行适度运动,如通过散步、瑜 伽、慢跑等帮助身体找回节奏。假日期间应规律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油、高糖食物,增加蔬菜、粗 粮、新鲜水果和优质蛋白饮食,饮用含酒精、糖、茶碱、咖啡因的饮料需适度。节后复工首日可以先整 理待办清单,从简单任务入手重建信心,午休时进行15分钟闭目养神,或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平复焦 虑情绪,快速恢复精力。 陈策表示,通过系统性的身心调整,"节后综合征"的影响可有效缓解。多数人经过3至7天的调整可 自然恢复,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或心悸、持续失眠等躯体化症状,建议寻求心理医生或专科 医师帮助。 新华社西安5月5日电 (记者 蔺娟)"五一"假期结束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晚上睡不 着,白天睡不醒,做事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吃饭都不香了……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找上门了。如何在 假期后调整好身心状态?专家来支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