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减重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人为何越减越胖,减肥一生却陷入“越减越重”困局?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5 09:51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胖起来"的人越来越常见? 其实,国际上衡量胖瘦最常用的标准并不是单纯的体重,而是BMI(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 方。BMI在18.5到23.9之间属于正常,超过24为超重,28以上即为肥胖,30及以上则被视为中重度肥胖。 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肥胖人数首次超过了体重偏轻的人群,而中国的肥胖总人数已跃居全球第一,超过美国。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也显示,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持续上升,成年人肥胖率已超过50%,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及肥 胖率也接近20%。 伴随着"胖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减肥方法层出不穷,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刷屏。 比如,男演员尹正因分享自己的减脂餐单,意外成为小红书上的热门人物;沈腾公开的"16+8减肥法"(每天连续禁食16小时,其余8小时进 食),更被不少年轻人奉为减肥宝典。 但是,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减肥这条路都不轻松。 尹正虽然 ...
京东健康“医+检+诊+药”全链条服务助力科学减重
Cai Jing Wang· 2025-07-04 12:33
在肥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健康挑战的当下,京东健康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创新能力,在减重领域构 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从预防到诊疗再到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医疗资源、创新药物引入、健康管理服务、AI技术以及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京东健康为科学减重提供 了新思路。 创新药物引领,赋能科学减重 随着科学减重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开始合理地借助减肥药品,完成自己减重的目标。在药品 供给方面,京东健康持续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第一时间引入创新减重药物,让用户获得最前沿的减 重解决方案。 京东健康在减重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服务能力。通过创新药物引领、全链条服务体系构 建、健康管理服务、AI技术提升以及强大供应链优势保障,京东健康将继续深化在减重领域的布局, 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政策落地要求,推动科学减重理念的普及和实践,为越来越多的需要减重的用户 提供高效、普惠、专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个性化减重方案 减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科学、系统、个性化的管理。因此,京东健康联合药企、医疗机构、行业 协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发起"科学体重管理生态共建倡议",构建起"预 ...
速递|阿里健康推出“科学减重标准” 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0:19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一句"国家喊你减重",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甩脂的序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超重与肥胖不只是审美问题,而是关乎亿万人健康的公共卫生课 题。 你真的需要减重吗?怎么设定减重目标更科学? 7月4日,在阿里健康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 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发言) "在体重管理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方法不科学是困扰用户的最核心问题。基于服务亿万消费者的用户洞察,和长期深耕慢病管理的专业积累, 阿里健康将为用户提供专业、科学的减重指导和陪伴式服务。"阿里健康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沈涤凡表示,即日起,阿里健康将联合礼来、信 达、银诺等中外药企推出科学减重计划,为用户提供"一对一专属医生答疑、药师服务"等一揽子计划。 (阿里健康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沈涤凡发言) (阿里健康与众安保险签约) (阿里健康科学减重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 ...
预约爆满!杭州不少市民涌向此地,入门首问:一周能减多少斤?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9 02:59
你的体重,已经被国家"盯"上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专门用7分钟聚焦体重管理话题。而在2024年,16个部委联手启动为期三 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随着"体重管理"概念迅速走红,"医院开设体重门诊""体重门诊爆满"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事实上,杭州的多家医院早在数年前就已设立了减重门诊。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近年来前来就诊的市民人数持续翻倍,减重门诊的队伍 中,年轻人明显增多,同时也有不少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体重管理的需求人群规模庞大。 "医生,我能瘦多少斤?"这几乎成了许多患者的共同疑问。 多位减重领域专家提醒,减重绝不是"一次性买卖",一周速瘦几斤的想法并不科学,"体重管理要像慢性病一样,长期坚持、持续干预。" 也就是说,医院减重门诊为超重和肥胖者提供的不是"进门即瘦"的神奇效果,而是科学减重之路的起点。 ▍医院减重专科"一号难求"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大二院),与减重相关的专科门诊多达四个,分别是减肥专科、减肥 ...
减重热潮!科学驱动「体重管理」,「健康生活」成全民话题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4 10:06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近日,"戒晚饭减肥后再恢复饮食易反弹""国内医院陆续开设体重管理门诊"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体重管理"迅速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 反映出大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然而,在全民关注体重管理和慢病预防的热潮下,仍有不少有减重需求的人希望一步到位,试图依赖 药物、手术等"快速瘦身"方法,不愿真正改变生活习惯。结果不仅体重难以持久下降,还极易出现反弹,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减肥到底有没有 捷径?科学减重的方法是什么?3月11日,健康报记者专访多位领域权威专家,为大家揭开答案。 ▍减重切忌"求急求快" "许多减重人士都希望速战速决,但'追求快速见效'的做法实际上并不可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明确指出, 抱着"懒人瘦身""躺着变瘦"的想法,盲目追求短期效果,不仅难以实现健康、长期的体重控制,反而可能带来反效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以注射类减重药物为例,如果减重者不配合改善生活方式,仅依赖药物 ...
轻食代餐受追捧,真能实现减肥梦?专家提醒需谨慎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9:05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中提出,代餐作为能量平衡的一餐,可以有效减低体重和体脂,是营养素 补充和减少能量摄入的一种方式。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盲目使用存在多重风险。 央视网消息:目前,市面上轻食及代餐等食品琳琅满目、品类繁多,不少消费者购买食用是为了减脂减重。但是这些产品真的 能减肥吗?消费者又该注意什么呢?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康军仁:在研究中代餐能够减重,它有很多限定条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加入的,有的 朋友他自个儿本身体重大了之后,肝肾功能是有异常的,然后就发现把肌酐吃高了,肝肾功能吃坏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等。专家提醒,部分称所谓有减肥功效的类似代餐产品都 是通过抑制人体神经中枢、刺激肠道、增加机体耗氧量的方式达到非健康的减肥效果,对人体伤害较大,脾胃虚弱者可能会造成腹 泻、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另外,部分消费者用"果蔬+代餐"替代正餐,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缺 乏,引起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专家表示,科学减重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仅靠吃代餐减肥并不科学。 此外,专家提醒,目前市场上的轻食产品 ...
半数成年人超重!中国肥胖大会呼吁防控升级为国家行动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7 04:35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我国肥胖人群持续增长,成年人中超半数已属于超重或肥胖,且肥胖人群的增长速度甚至快于超重人群。"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肥 胖大会(COC2023)上,会议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指出,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也构成了我 国当前必须应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预计到2030年,因超重肥胖带来的相关医疗支出将占全国总医疗费用的22%左右。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肥胖不仅是独立的慢性疾病,还是众多慢性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其防控工作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 设具有关键意义。 本次大会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及相关学会共同主办。会上正式启动了科学 减重·"蓝蜻蜓"行动,计划通过肥胖教育、热线咨询和救助三大公益项目,进一步普及科学减重理念。同时,《减重与代谢外科标准数据集》在 大会上发布,标志着我国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域数据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两方面的挑战 "在所有 ...
减脂新趋势来袭——超越体重焦虑,构建健康生活新生态!中国肥胖难题进入警戒状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04:35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科学减重革命——从"体重数字"到"全面健康生态"中国肥胖危机已拉响红色警报 数据警示:2025年,中国成年人的超重率将达到34.3%,肥胖率为16.4%,青少年肥胖率15年间激增12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30年成人 超重及肥胖率预计将升至70.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将达到31.8%。 健康隐患:肥胖与两百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每年由此带来的医疗支出超过2400亿元,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高发,形势严峻。 增肌减脂协同、代谢重塑、菌群生态调节、皮肤-脂肪联动管理 政策引领:国家卫健委《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增肌减脂"目标,社区健身中心将普及DEXA体成分检测,精准追踪肌肉与脂肪变化,逐步摒弃 单一BMI评判。 科技创新:如专利CLA+乳清蛋白复合配方(肌脂植萃蛋白粉核心成分),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实现脂肪分解与肌肉合成的"代谢双循 环"。广州试点数据显示,用户3个月平均增肌2.3kg,减脂4.7kg。 二、代谢重塑:让身体变身"智能燃脂机" ...
专家: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重点在于预防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1 02:00
第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重视儿童的早餐健康,一日三餐要保持食物种类要丰富。一日 三餐每餐都要兼顾有谷薯类,鱼、肉、蛋、豆类食物,还有蔬菜、水果这些食物要均衡,还要积极控油 控盐。对于儿童青少年,鼓励每天牛奶、液态奶的饮用量大概在300—500毫升左右,相当于接近一瓶普 通矿泉水的容量。还要鼓励孩子主动喝足量的水,每天大概要在800—1400毫升左右,也就相当于2瓶到 3瓶矿泉水的量。同时严格控制含糖饮料,因为含糖饮料含有的热量非常多,过量摄入会导致孩子的热 量过剩,就容易转化成脂肪的蓄积,所以导致肥胖。 第三,吃动平衡很重要。小婴儿阶段还不会走不会跑的时候,最好的运动就是趴着,就是俯卧位的 运动,即趴着抬头玩耍,家长鼓励婴儿要达到半小时以上。对于1—2岁的幼儿,鼓励每天至少要180分 钟,也就是3小时的身体活动,包括一些缓慢步行、到外面快走、游戏,最少每天180分钟的时间。对于 学龄前儿童,除了180分钟的日常活动以外,最好要有1小时的快走、抛球、捡球、快跑等等中高强度的 身体活动的时间。对于中小学生,至少每天累计要有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也可以进行引体向 上、仰卧起坐、哑铃操等这些增加肌肉骨骼 ...
体重管理门诊加速落地 如何科学“减肥”?
Xin Hua Wang· 2025-05-26 09:38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 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 中医医院要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 目前体重管理门诊开设情况如何?公立医院在健康减重方面有什么"秘诀"?"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进行 了调查。 走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候诊区坐满了人。42岁的王女士身高1.65米,体重达85公 斤,体检时血糖偏高让她心急如焚。"以前减肥盲目节食,总是反弹。"王女士说,"听说这里能科学减 重,就赶紧来了。" 像王女士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超 50%。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 题。 肥胖率攀升的背后,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快节奏的工作模式让"久坐"成为常态,外卖、快 餐等高热量饮食占据日常餐桌,运动时间却严重不足。 此外,儿童肥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 胖率约为19%。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