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则主导权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国稀土告急!中国为何此时打开供应链"调节阀"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15:19
美国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到生死攸关的程度。五角大楼报告显示,美军153种主战装备中87%依赖稀土,F-35战机每架需数百公斤稀土磁铁,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更需4吨稀土。民用领域同样危机四伏:福特因稀土短缺导致芝加哥工厂停工一周,通用、特斯拉被迫将电机部件转移至中国预装以规避风险。美 国稀土精炼能力仅占全球8%,其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矿仍需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这种困境源于长期战略失误。美国虽投入500亿美元重建稀土产业链,但兰德公司评估需10-15年才能实现自给。特朗普政府仓促启动的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因技术瓶颈和环境争议,短期内难见成效。更讽刺的是,美国军工企业稀土储备仅够维持3-5个月,F-35生产线因铟元素短缺被迫停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雷达系统交付延迟。 2025年6月,中美在伦敦达成的稀土合作共识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在强化稀土出口管制仅两个月后,突然向美国车企发放临时稀土出口许可证,这一戏剧性 转折背后,是大国博弈的战略智慧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中国的松绑并非单向妥协,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交换。根据伦敦框架协议,中国向通用、福特等车企发放为期六个月的临时稀土出口许可证,重点保障新能 源汽车电机所需 ...
欧盟“臭鱼论”背后的稀土博弈:中欧战略互信的试金石
Sou Hu Cai Jing· 2025-06-28 02:19
一、欧盟的"挫败感"与战略焦虑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欧盟高级官员竟以"臭鱼"(the stinking fish)比喻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折射出欧 洲的深层焦虑。这一言论被香港《南华早报》曝光后,迅速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长扎比 内·魏安德(Sabine Weyand)甚至声称:"你把一条臭鱼放在桌上,然后还想让我付钱把它拿走。" 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反映了欧盟在稀土供应链上的脆弱性。自2025年4月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以来, 欧洲汽车、风电、电子等行业陷入"断供危机"。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因稀土磁铁短缺被迫减产,部分生产 线甚至停摆。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Jorge Toledo)公开喊话,称欧洲企业面临"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并 希望中国在7月中欧峰会前解决稀土短缺问题。 然而,欧盟的"挫败感"并非单纯源于供应链危机,而是其长期对华战略矛盾的体现。一方面,欧盟在电动 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对中国企业设限,甚至援引《国际采购工具》(IPI)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公共采购;另一 方面,却又要求中国单方面放宽稀土出口,这种"双标"逻辑显然难以获得中方认同。 二、中国稀土政策的战略逻辑:安全、规则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