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

Search documents
印度硬刚美国,苏杰生怼美:25%关税不怕,34%俄油进口绝不减!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12:00
自从特朗普政府决定对印度实行二级关税以来,美印关系急转直下,美国希望印度为其购买俄罗斯原油 付出代价,印度则是抗拒美国霸权。 近期印度更是选择硬刚美国,其外长苏杰生表示,针对美国额外加的25%关税,印度并不惧怕,不仅如 此,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计划也不会搁置。 那么具体事态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呢? 美国的惩罚措施 今年8月份开始,特朗普政府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一事,计划对印度加征25%的二级关税,此举引 发了印度的强烈反对。 只是美国忘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印度没必要为了讨好美国而放弃价格低廉的货物,而去选择价格 普遍高昂的,这样既不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也缺乏公平与公正。 印度的回怼 此前针对美国的二级关税政策印度外长苏杰生就曾表示过,尽管美印之间依旧还处于谈判阶段,但印度 有自己的红线,会根据自身利益做出抉择。 苏杰生的态度十分强硬,农民与小生产者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一直是印度的底线问题,只要美国不触 碰这个红线,那么美印之间就有的谈。 印度表示美国这种行为,是缺乏公平、公正的不合理行为,印度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 并且会为之努力。 之于美国而言,他们认为印度购买俄罗斯原油就是在帮助俄罗斯,为俄罗斯提 ...
与澳大利亚签防务协议,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内很挣扎
Huan Qiu Shi Bao· 2025-10-09 23:06
不少巴新国内人士对该条约持保留态度。英国《卫报》此前报道称,一些人认为其可能会影响巴新的独 立。该国反对党领袖道格拉斯·托穆里埃萨表示,巴布亚新几内亚"需要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但不能以牺 牲我们的宪法权威、公民的法律保护或独立决策为代价"。 巴新退役将领杰里·辛吉罗克认为该条约违反该国宪法,他表示,巴新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在面对威胁 时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因为我们的外交政策表明,我们是所有人的朋友,而不是任何人的敌人。中国 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说不是威胁或敌人"。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白晓】澳大利亚6日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在巴新国内 引发争议。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9日报道,这份条约是澳大利亚政府为加强与太平洋邻国关系、 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而采取的最新举措。7日,中国驻巴新大使杨晓光在该国媒体上撰文写道,岛 国有权同所有发展伙伴开展友好合作,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岛国当作自己 的"后院",不应搞零和博弈、排他性安排。 据澳媒报道,澳巴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遭受武装攻击都将被视为"对彼此和平与安全 的威胁"。此外,根据该条约,两国将增加联合军事演习的次 ...
印度开始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中国也有动作,俄罗斯的腰包紧张了
Sou Hu Cai Jing· 2025-10-07 17:35
大国博弈下的能源转向:印度被迫退却,中国稳坐钓鱼台 2025年8月初,一则看似不起眼的公告,却标志着全球能源版图的一次微妙重塑:印度国有炼油巨头 们,那个曾经每日吞噬高达180万桶俄罗斯原油的庞然大物,悄然中止了与莫斯科的新石油采购合同。 这个曾经占据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量三分之一强的"最大买家",一夜之间调转了航向。 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不得不亲自进行痛苦的成本核算:继续沉溺于俄油的折扣,其所能节省 的利润,将远远被美国加征的关税所吞噬。面对美国"不合作就加税"的最后通牒,掌握着全国超过60% 炼油产能的印度国有炼油企业,不得不集体踩下刹车。 就在几个月前,印度政府还沉浸在廉价俄油带来的红利中。得益于此,莫迪政府在2024财年节省了超过 25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让印度经济引擎轰鸣。然而,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关税威胁,犹如重锤般击碎了 这场"甜蜜交易"。美国宣布对印度价值2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精准打击了印度的纺织 与制药两大支柱产业。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在2025年同比暴跌41%。其核心产品——乌拉尔原油,在2025年3月平均价 格仅为59美元/桶,4月更跌至54.8美元/桶,远低 ...
一瓶可乐,揭露美国水资源阴谋,中国如何打赢这场水资源之战?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10:53
从一瓶可乐到全球水资源的暗战 一瓶可乐,也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波澜。在墨西哥的街头,民众愤怒地包围可乐工厂,声援的口号不仅仅是对可乐品牌的抗议,更是在为一种基本需求 ——水——发声。而奇怪的是,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场围绕可乐展开的水资源之争,正悄然在中国上演。 墨西哥:水与可乐的奇妙纠葛 可口可乐进入墨西哥后,迅速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获得了水资源的使用权。这一协议确保了可口可乐工厂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获取生产所需的水,而当地居 民却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才能获得水资源。随着时间推移,当地民众开始感到不满和愤怒,他们认为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被跨国公司剥夺。 2018年,墨西哥恰帕斯州陷入严重的水危机,民众苦于无法得到干净的水,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奇怪的是,他们将愤怒指向了可口可乐公司,而非政府或其 他机构。这一切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签署,美国和可口可乐在墨西哥市场的扩张,背后隐藏着对水资源的争夺。 这场水与可乐的冲突揭示了美国在全球水资源争夺中的战略意图。可口可乐不仅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代表,更是美国通过控制水资源实现全球扩张的工具。虽 然公司事后做出承诺,加大投资改善水问题,但这种表面上的关怀无法掩盖 ...
摆脱中国稀土要花3000亿?美国急了欧盟慌了,全球产业链正被改写
Sou Hu Cai Jing· 2025-10-05 10:52
当下,全球大国正在悄悄进行一场资源争夺战,而争夺的焦点是一种大多数普通人可能不太熟悉,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国家安全的资源:稀土。 无论是你手中的智能手机,还是马路上日渐增多的电动汽车,乃至保卫国家安全的战斗机和导弹,都离不开这群特殊的金属元素。 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焦点?这场争夺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 稀土其实并不是"土",而是镧、铈、镨、钕等17种特殊金属元素的统称。 这些元素拥有独特的磁、光、电性能,虽然需求量通常不大,但却能显著改变产品的特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现代工业维生素"。 如今,全世界每六项新发明中,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稀土元素几乎无处不在。 你的智能手机震动功能依赖于钕磁铁,电子屏幕的鲜艳色彩来自铕和铽,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同样离不开钕、镨等稀土元素。 而在军事和高端制造领域,稀土的地位更加关键。无论是战斗机发动机、航母、坦克、导弹,还是夜视设备、激光测距仪与雷达系统,它们的核心部件几乎 都依赖高纯度稀土材料。 没有稀土,就没有现代军工与高端制造。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20世纪30年代,我国地质学 ...
断供镓材料后,美国更担心,中国若断供矿物锑,美将面临弹药停产
Sou Hu Cai Jing· 2025-10-03 13:34
话说回来,中国在2023年7月搞出镓和锗出口管制这事儿,一下子就把美国的供应链搅得鸡飞狗跳。镓这玩意儿主要用在半导体和太阳能板上,全球产量中 国占了94%,锗也差不多,占83%。 美国那边一下子就慌了,因为这些材料直接关系到高科技产业和军用设备。结果呢,出口量直线下降,价格蹭蹭上涨,美国的芯片厂和军工厂开始头疼怎么 找替代货源。 想想看,本来依赖进口的,现在突然卡脖子,生产成本翻倍不说,还得担心库存不够用。这不,管制刚实施几个月,镓出口就几乎停滞,后来慢慢恢复点, 但整体供应还是紧巴巴的。 美国地质调查局后来算了笔账,说如果中国完全禁掉镓和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少34亿美元。这数字听着就够吓人的,实际影响肯定不止这些,因为产 业链一环扣一环,耽误了上游,下游全乱套。 结果呢,2024年8月,中国商务部宣布从9月15日起,对锑矿、锑金属等六种产品管制出口。紧接着,12月3日,直接禁掉向美国出口镓、锗和锑,理由是回 应美国的技术限制。 这下子,锑出口量掉97%,价格从年初1万美元一吨,飙到年底3万美元以上,到2025年上半年,甚至摸到5万美元一吨。有些市场传闻说可能冲到10万美 元,供不应求闹得慌。 美国国防部 ...
印度囤低价俄油转售欧洲:三年狂赚250亿,如今遭美制裁反噬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08:03
2025年8月,全球贸易格局再起波澜。特朗普政府率先出手,于8月6日签署行政命令,对从俄罗斯进口 石油的印度征收25%关税,标志着美印贸易战正式打响。 印度的反驳并非空穴来风,但问题在于其能源结构。印度石油储量有限,仅59亿桶,占全球0.3%。国 内原油产量不仅低,还已连续7年下滑,2024年仅产2940万吨。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却让石油需求持续 攀升,2024年需求达2.4亿吨,创下历史新高。未来十年,年增长率预计仍将维持在4%至5%。 面对压力,印度外交部立即回应,批评美国实行"双重标准"。发言人甚至当场拿出清单反击称:"购买 俄罗斯石油,美国和欧洲比谁都多,若要制裁,应先从自己做起。" 过去,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多次对其购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奥巴马到特朗普,虽有批 评,却鲜少动真格。这让印度误以为美国"不会真动手",反而更加肆意。 但这次特朗普政府态度骤变,不仅因为印度过度挑战美国底线,还与美俄关系微妙调整有关。就在制裁 印度之前,特朗普刚与普京会面,讨论停火与能源合作。对印度出手,某种程度上也是向俄罗斯递 交"投名状"。 有趣的是,印度遭制裁后,曾与其有油气贸易摩擦的国家反倒拍手叫好。这与印度 ...
中美俄稀土储量对比:俄1000万吨,美180万吨,我.国是多少?
Sou Hu Cai Jing· 2025-10-01 11:18
翻看世界稀土地图,北纬41度的白云鄂博矿区绝对是最耀眼的星。这里的矿山车每天运出3000吨稀土原 矿,全球90%的永磁材料原料都来自这片草原。你可能不知道,山体断面那些不起眼的褐色岩石,每吨 含有4.7公斤氧化镨钕——这正是制造战斗机发动机叶片的核心材料。 更绝的是江西赣南的红土地,巴掌大的矿区竟藏着全球80%的中重稀土。龙南足洞矿区的离子吸附型矿 床,就像天然的元素提纯工厂,轻轻浇灌硫酸铵溶液,就能收获99.99%纯度的镝铽。这种傻瓜式开采 技术,让中国稀土分离成本比欧美低出40%,难怪日本磁材企业要排队在包头设厂。 你知道美国造一架F35战机需要多少稀土吗?417公斤!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大国博弈最隐秘的战场— 稀土争夺战。当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带勘探出1000万吨稀土,当美国为180万吨储量急得满世界淘矿,中 国的4400万吨战略储备,正在改写现代工业的生存法则。 冻土里的宝藏与白宫的心病 西伯利亚零下50度的冻土带封存着俄罗斯1000万吨稀土,可这些资源就像锁在保险柜里的金条—看得见 摸不着。北极圈托姆托尔矿区的钻机每年只能运转90天,暴风雪一来,价值千亿的矿脉瞬间变成冰雕展 品。更尴尬的是,俄国技术人员至 ...
巴沙赢了,伊朗输了,大国斗争的历史机遇稍纵即逝!
Sou Hu Cai Jing· 2025-09-28 06:05
勇者相遇,胜在胆识——从伊朗与巴基斯坦的战略选择看大国博弈之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的较量如同高手对弈,一步退缩可能满盘皆输,一次果敢出击却能打开新局面。特朗普政府重掌白宫后,美国 挥舞对等关税大棒,将单边主义推向极致,全球贸易体系仿佛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中东地区在美国纵容以色列扩张的背景下,地缘格局剧烈震荡: 伊朗因优柔寡断痛失经营多年的抵抗之弧,而巴基斯坦却以雷霆之势在印巴冲突中逆风翻盘。这两个伊斯兰国家的不同命运,恰似一面映照大国博弈的明 镜。 一、关税战与中东乱局:全球秩序重构进行时 2025年4月,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犹如投下深水炸弹,中国以强硬反制守住底线,世界由此裂变为两大经济阵营。与此同时,中东火药桶被彻底点燃 ——获得美国撑腰的以色列不仅强占加沙,更将触角伸向黎巴嫩、叙利亚。令人玩味的是,美国在搅动中东局势的同时,仍不忘联合欧盟围堵中国,这种 双线作战策略使得全球格局愈发混沌。 三、巴基斯坦的破局之道 与伊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的漂亮反击。当印度军队越境挑衅时,巴方不仅正面击退进攻,更打出一套精妙的外交组合拳:先是与中国深化铁杆 盟友关系,借北京香山论坛等平台展现 ...
特朗普上台不到1年,新加坡总理预感不妙,告诫美国别碰中方红线
Sou Hu Cai Jing· 2025-09-26 08:54
特朗普上台还不到1年,新加坡总理就已经预感到了局势不妙,严肃告诫美国别碰中方红线。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当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9月的《华尔街日报》专访中,将台湾问题定义为 "中国红线中的红线" 时,这个东南亚小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大国博弈中的精准 平衡术。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外交抉择从来不是抽象的理念宣示,而是建立在严肃的国家利益计算之上。 尽管新加坡对美贸易处于逆差,却仍被征收10%关税,黄循财直言 "这不是朋友该有的行为"。 经济压力迫使新加坡加速多元外交,今年6月黄循财访华,庆祝两国建交35周年并签署多份合作协议,同时顶住美国压力维持与中国的正常贸易。 到了9月份,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访华前,专门强调 "小国不是代理人",既重申与美国的历史伙伴关系,又拒绝成为其遏制中国的棋子。 这种 "经济靠中国、安全找平衡" 的策略,充满了务实考量。 而将目光投射到整个东盟地区,就不难发现,新加坡的表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东南亚地缘政治调整的集中体现。 新加坡防长陈振声在香山论坛上发言 2025年8月,新加坡贸工部将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1.5%至2.5%,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达 4.4%。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其外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