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机制
icon
Search documents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7 18:1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2015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深刻变革,随着各项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高、分红金额增长,同时,重要 股东净减持下降、退市力度加大,市场生态获得良性发展,投资者信心大幅提高。本文为《数说A股这十年》之市 场生态篇,从四大维度展现A股近十年变化,并探讨其背后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从2015年到2024年,在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逐步建立起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回购规模突破16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接近2.4万亿元,退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 新高。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A股市场正在向着更加规范和成熟的方向前进。 回购从少数派到常态化 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高是市场生态优化的重要标志。在A股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回购经历了从少数派到常态化的 跨越。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15年至2017年,A股每年回购金额均未超过100亿元,且回购目的多为股权激 励。随着鼓励政策持续推出,回购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维护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 回馈市场意识持续增强 分红是市场生态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也 ...
*ST九有退市与造假“双响炮”:监管重拳击穿四年造假迷雾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6-18 10:11
退市非终点:责任链条穿透与投资者救济机制激活 回溯其造假路径,*ST九有的"财技"堪称胆大妄为。2020年,公司通过无偿受让关联方亳州纵翔90%股 权,将本应计入资本公积的6397万元违规计入营业外收入,虚增利润占比高达471.03%,一举扭转当年 账面亏损为盈利。这一操作不仅掩盖了真实的经营困境,更成为后续三年系统性造假的起点。2021年至 2023年,其子公司中广阳、博铭锐创等通过虚构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关营销业务等手段,累计虚增营收 超3.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逾3400万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造假产业链。值得注意的是,造假行为覆盖 公司转型关键期:从纸业到营销服务,再到化妆品销售,频繁的赛道切换背后,实为利用新兴行业监管 盲区粉饰报表的投机心态。 监管利剑的落下早有预兆。2024年4月,国务院"新国九条"明确强化退市执行与财务造假打击力度,而 *ST九有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非标审计结论,直接暴露其财报可信度崩塌。审计机构指出,公 司内部控制失效、关联交易隐匿、资产权属存疑等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财务数据失去核查基础。这 种"双重缺陷"——财报失真与内控瘫痪,最终触发了退市机制的刚性约束。 2025年6月 ...
人民币的最大机遇期,来了
和讯· 2025-06-11 09:50
文/李悦 尽管特朗普政府在5月宣布暂停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90天,并启动密集谈判,但市场对美元霸权 根基的质疑声浪未减。 当前, 美元指数 持续下挫, 跌破100关口,创2023年以来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 持续 攀升, 资金出逃迹象显著。这场由贸易政策驱动的资本流动剧变,正迫使市场重新审视美元体系的韧性。 面对美元指数跌破100,市场关于"美元崩盘"的讨论升温。 对此,刘锋指出,当前 讨论暴露出对国 际货币体系运行逻辑的认知偏差。他 提出 三个核心问题:崩盘的参照系是什么?崩盘的具体路径如 何演绎?崩盘后的替代性国际货币体系将如何构建? 刘锋 表示 , 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挑战,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即为例证,但这并不等同 于美元体系崩溃。 刘锋称,美国目前处于发展下行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愿意持有美债。然而,若不购买美 债,资金又该投向何处? 2025年,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一场历史性转折。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美债遭遇自2001年以来最 严重的抛售潮,曾经被视为"避险天堂"的美元资产,正遭遇历史性的信任危机。 而这场肇始于 华盛顿的信任危机,终将重塑全球资本分配逻辑 , 历史底部区域的A ...
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说“不”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4-29 07:47
事实上,Z公司并非从未聘请过年审机构。早在去年5月,该公司就曾聘请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 务所作为年审机构。然而,由于未与该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且未支付2023年审计费用,最终导致合 作终止。 Z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主要表现为2022年及2023年年报中,大额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 不准确、虚增营业收入等问题,这也成为监管部门责令其整改的重点。但该公司不仅拒不配合监管,还 逾期未改正错误,客观上使自身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实际上,Z公司本有机会避免当前的困境:一是在监管部门发现问题时,主动配合调查;二是及时 纠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问题。即使因财务造假受到处罚,按照深交所财务造假退市的"高门槛",该公司 也不会因年报"难产"而面临退市风险。然而,由于公司自身的"人为"因素,Z公司可能一步步将自己推 向退市的深渊。 日前,在深市创业板挂牌的Z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尚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 (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若Z公司年报最终"难产",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笔者认为,必须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坚决说"不"。 Z公司显然是一家"问题公司"。该公司公告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