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储蓄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5年中期)-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CMF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8:43
中国经济在2024年经济体量突破130万亿元,面对内外环境变化,"稳"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本报告围绕2025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从政策调整、 经济运行现状、未来挑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 政策导向:从"六稳"到"四稳"的演进 政策治理目标从"六稳"调整为"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体现了政策内核的延续性与精准化。"稳就业"始终居首,2025年城镇新成长劳 动力177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创新高。政策从关注结果转向治理源头,整合"稳金融"等为"稳企业""稳市场",抓住经济运行微观基 础,如稳住企业与就业、居民消费的关联,以及外资对中国市场和产业体系的依赖。同时,政策提高战略自主性,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强调以高质量发 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经济运行:上半年的支撑力量与下半年的压力 上半年经济实现5.4%增速,主要得益于出口"抢出口"效应、地方债带动的基建投资、"新三样"投资热潮及消费补贴政策释放的潜力。出口1-5月累计同比增 长6%,背后有对非美出口增加、"抢出口"效应及企业"以价换量"策略的支撑。消费方面,前5个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5%,"两新"政策和 ...
我国存款突破287万亿,人均存款数据出炉,你达标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4:56
截至2023年10月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已达惊人的287.28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高达134.98万亿元。若以14.12亿人口平均计算,人均存款余额竟高达 9.56万元。这一数字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自己拖了后腿。然而,这看似令人欣慰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家庭财富分配深刻不平衡的现实。 国际比较显示,尽管人均存款看似可观,中国在全球排名却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约位列第69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这9.56万元的人均 存款只是一个平均数,而非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中位数。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实际存款远低于这一数字。据估计,60%到80%的家庭个人存款甚 至达不到人均水平,许多家庭存款仅有数万元,甚至不足以达到人均存款标准。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着多重原因: 一、收入与支出间的巨大压力: 税务部门的数据显示,超过86%的劳动者月收入低于5000元,而高收入群体(月收入超过5000元)仅占14%。与此同时,生 活成本、教育支出以及人情往来等开支却持续攀升,使得许多家庭入不敷出,难以积累存款。 二、贫富差距的悬殊分化: 招商银行的数据揭示了中国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平衡:仅有2%的储 ...
消费困局:为什么中国人有钱却不敢花?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7:19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比:美国人负债累累、寅吃卯粮,中国人勤俭节约、储蓄丰厚。 在这种背景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内需消费上。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消费才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 企业生产商品需要有人购买,员工获得收入后又形成新的购买力,这个正向循环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如果所有人都把钱存起来不消费,企业就会失去 订单,进而裁员降薪,最终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央行近年来的政策逻辑非常清晰:通过降准降息降低资金成本,希望刺激企业和居民借贷消费。但现实是,尽管流动性充裕,钱却像浇在旱地上的水,迅 速渗漏不见踪影。 2024年全国居民新增存款高达14.26万亿元,人均储蓄突破10万元,这些钱静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没有转化为消费动力。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国人的美德,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模式正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 2024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释放上万亿流动性,但消费市场依然疲软,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命题。 一、经济增长的悖论:为什么储蓄反而拖累经济? 中国经济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大引擎:外贸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外贸吸收了全球市场的需求 ...
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在高储蓄、低投资的时期降低利率,除了货币效应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news flash· 2025-06-06 08:44
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在高储蓄、低投资的时期降低利率,除了货币效应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
当我问DeepSeek:35岁在上海有多少存款才能躺平?普通人也能实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3-01 01:49
35岁,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提及却又人人都会经历的年龄。 正值中年,可能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车贷房贷,还要面临工作上被裁员的危机。 那么,如何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35岁,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呢? 我们找了DeepSeek给我们建议。 第一个问题,我们问了DeepSeek: 35岁,在上海,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躺平? DeepSeek给出的回答如下: 一、有足够存款的躺平方案 2. 存款目标计算(保守模型) 二、存款不足的替代方案 若存款不足,需通过"半躺平"模式平衡收支: 1. 降低生活成本 1. 基础生活成本估算(2023年上海) 住房 :租房(郊区)约3000-4000元/月,市区需5000-8000元/月;若无房贷则成本为0。 饮食 :2000-3000元/月(自己做饭为主)。 交通/通讯 :500-800元/月。 医疗/保险 :500-1000元/月(社保+商业保险)。 其他(娱乐、衣物等) :1000-2000元/月。 总计 :7000-12,000元/月(按最低标准约8.4万/年,中等标准约15万/年)。 4%法则 :年支出 ÷ 4% = 所需存款(假设年支出15万,则需375万)。 通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