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研发

Search documents
“十四五”天津西青区引进北京项目120个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0-10 10:1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0月10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青区专场。 西青区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进捷温科技、梅卡曼德3D机器人等北京项目120个,吸引经纬恒 润、北京盈科瑞医药、北京荣森海姆等企业布局总部经济,推进天津南站"站产城"融合发展,全国首家 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鹏瑞利医院建成运营。 区域合作更加紧密。当地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协同发展网络。与北京丰台区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 关系,聚力实施"高铁如意门计划",推动两地创新协作和产业互促,引进航海动力、汇心科技等28家丰 台企业落地西青。设立青丰(北京)科创中心,已入驻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多家初创企业。 拓展两地合作深度,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法务协同等方面互促共融。 教育协同提质扩容,西青区深化基础教育"京津冀互助共建微联盟"建设,与京冀地区10余所学校缔结帮 扶关系。北京为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天津津衡高级中学相继落地,可提供学位超3500个。政务服务便 捷高效,与北京市顺义区、河北省廊坊市等17个地区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十四五"期间,西青区持续打好"南站科技商务区""天 ...
中环环保控制权变更 北京鼎垣将成控股股东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0-09 18:07
停牌3个交易日后,中环环保(300692)控制权变更事项明牌。公司股票10月10日开市起复牌。 10月9日晚间,中环环保公告,公司实控人张伯中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中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辰投资")拟将所持上市公司7054.1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6.62%)转让给北京鼎垣企业管理咨询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京鼎垣")、嘉兴鼎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兴鼎 康"),转让价格为8.48元/股,交易对价合计为5.98亿元。 按照中环环保停牌前收盘价8.86元/股测算,本次交易价格折价率约4%。 在前述交易基础上,为确保交易完成后控制权稳定,张伯中将在股权交割完成后,放弃所持公司 1917.41万股股份表决权(占总股本的4.52%),届时其拥有的表决权比例将下降为7.07%。 公开资料显示,刘杨长期深耕发展势头强劲的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 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赋医药")创始人及董事长。 据悉,赛赋医药成立于2016年,可提供国际一流的医药CRO评价服务,并结合技术开发、融资和创新 医药产品转化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整体创新医药研发规划 ...
对价5.98亿元!生物医药“新贵”跨界入主中环环保 他为何“相中”环保产业?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09 14:51
"5.98亿元收购"加"表决权放弃" 中环环保披露,此次交易的转让方为公司现控股股东、实控人张伯中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中辰投资控股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辰投资),受让方为北京鼎垣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北 京鼎垣)、嘉兴鼎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兴鼎康)。 具体的转让方案显示,张伯中与中辰投资拟将其合计持有的7054.1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6.6171%)进行转让,其中张伯中个人转让1639.14万股。本次股份转让的价格定为每股8.48元,交易 总对价为5.98亿元。 在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停牌数日后,A股环保企业中环环保(SZ 300692,股价8.86元,市值37.61亿 元)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10月9日晚间,中环环保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伯中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中辰 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与两家具有同一实控人的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本次交易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以总对价约5.98亿元转让公司16.6171%的股权;二是原实控人张 伯中承诺,在交易完成后将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所持部分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通过 "股权转让+表决权放 ...
什么是健康中国概念,涵盖哪些产业链
Sou Hu Cai Jing· 2025-10-08 01:20
近年来,"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持续推进,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方向。这一理念旨在全面提升国 民健康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环境治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对投资者而言,理解 其背后的产业逻辑,有助于把握长期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共同驱动健康服务需求持 续释放。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该领域也面临 监管严格、研发周期长、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投资者在关注健康中国主题时,应注重产业趋势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热 点。通过深入研究细分赛道的技术壁垒、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更有利于识别具备长期价值的投资机 会。 此外,健康产业的延伸还包括健康食品、绿色环保产品、体育健身器材及数字健康应用等消费端领域。 随着政策鼓励体医融合和中医药传承发展,传统中医药服务与现代科技结合也催生新的商业模式。环境 健康同样不可忽视,空气净化、净水设备、绿色建筑等相关产业也在健康生态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健康中国涵盖的产业链广泛,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多个环节。在上游领域,生物医药研 发、高端医疗 ...
百利天恒递表港交所 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9-30 00:48
百利天恒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百利天恒是一家聚焦肿瘤大分子治疗(ADC/GNC/ARC)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公司在美国创建了 SystImmune,并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特异性ADC药物iza-bren(BL-B01D1),该药物已 进入III期临床开发。 2024年,百利天恒与BMS就iza-bren达成了高达84亿美元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其中包括8亿美元 的首付款。 公司已建立起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拥有9条已进入临床阶段的ADC候选药物管线;搭建了多特异性 T细胞衔接器平台,拥有4条GNC创新药物管线;并构建了创新ARC药物研发平台,已递交IND的ARC 药物BL-ARC001有潜力成为全球首创。 ...
新开源张军政:打造生物医药技术矩阵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6 18:27
"新开源投资决策的核心逻辑是实现产业链协同。"张军政介绍,公司筛选的投资标的与现有业务互补性 强。例如,杭州纽安津的肿瘤疫苗技术,强化了公司的个体化治疗能力,有助于形成诊断及治疗的闭 环;良远生物的创新药研发业务,则能与公司肿瘤筛查业务协同。 新开源给出了层层递进的清晰答案:以"协同+前瞻"的股权投资逻辑构建生物医药技术矩阵,以稳健转 型构筑"精细化工+精准医疗"双主业根基,以松江基地深度嵌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新开源希望通过系统性布局,源源不断为公司发展提供'弹药'。"新开源董事长张军政日前在接受上海 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早年以药用辅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业务为核心,到跨界精准医疗领域 形成双主业格局,再到如今围绕CAR-T细胞治疗等前沿方向持续深耕,新开源秉持包容开放的理念,构 筑起投资拓局、主业筑基、基地承载的稳固发展格局。 精准投资 构筑技术矩阵 "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精准的股权投资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加速器'。"张军政表 示。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新开源已先后投资华道生物、良远生物、杭州纽安津等业内优质企业,构建起 生物医药技术矩阵。 (8) 0 G @ l (බ 张军政 ...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顾臻团队发明“声控胶囊”,巧用共振原理,实现药物受控释放
生物世界· 2025-09-26 08:30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biomimetic cilia-based array system inspired by cochlear hair cells, which utilizes acoustic resonance for sound frequency decoding and resonance-responsive drug release [3][4][7]. Group 1: Research Background - 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essor Gu Zhen and Researcher Wang Jinqiang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published a paper in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tailing their innovative approach to sound signal visualization and drug delivery [3][4]. -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s ability to perceive sound through the resonance of the basilar membrane and hair cells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is research [7][8]. Group 2: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The team created a micro-scale artificial cilia array (40-200 micrometers) with varying length-to-diameter ratios (30-100) to detect and decode sound frequencies ranging from 100 to 6000 Hz, covering the primary range of human hearing [8]. - The artificial cilia array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to decode sound signals from piano music and complex human voice signals [8]. Group 3: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 - The artificial cilia array was tested in a liquid environment, showing that acoustic resonance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lease and diffusion of model drugs [8]. - In diabetes treatment, insulin and glucagon were loaded onto different cilia arrays, allowing for selective drug release triggered by specific acoustic frequencies, effectively regulating blood sugar levels [9]. Group 4: Future Prospects - The artificial cilia array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optimized for a broader frequency range and could decode complex acoustic signals, facilitating personalized medical applications [10]. - This technology may enable the detection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sounds, such as breathing patterns and heartbeats, and could be used for disea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10].
乐摩等5家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Sou Hu Cai Jing· 2025-09-26 05:53
拟发行不超过19,166,7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9月25日晚,中国证监会对乐摩、滴普、红星冷链、赛力斯、亿腾医药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予以确认,5家均为赴港上市备案。 1、乐摩 7月25日,乐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该公司此前曾于2025年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 乐摩是一家机器按摩服务供应商,为消费者在商业综合体、影院、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场所等消费场景提供机器按摩服务。截至2025年7月18日,该公 司已设立超过4.8万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3.5万张机器按摩设备。 财务方面,2022至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乐摩营收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元、2.21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48万元、8734万元、8581万 元、2333.8万元。 2、滴普 拟发行不超过115,000,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4月15日,滴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滴普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及企业级大模型应用。其业务覆盖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多个 领域,通过数据融合 ...
百奥赛图上市存多方面争议,仍需时间检验
Huan Qiu Wang· 2025-09-26 02:22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聚焦基因编辑与抗体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正在申请上市,然而结合公开资 料与前期披露信息,公司在人员变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研发投入等方面存在争议。 人员锐减与研发缩水:经营可持续性遭质疑 百奥赛图研发团队规模的大幅收缩,成为市场质疑其经营稳定性的首要问题。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公司三个服务中心约有904名研发人员从事临床前 研究服务,涵盖基因编辑、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模式动物销售、抗体开发等核心领域。但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仅剩337人,2年半时间内减少 63%,人员流失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整体员工规模来看,公司同样呈现明显缩减趋势。2021年末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从1392人降至1095人,其中2022年至2023年员工数量从1334人骤减至 1047人,一年之内减少287人。有观点认为,在生物医药行业高度依赖研发人才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失,不仅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传承断裂、研发 项目推进受阻,更引发市场对公司经营战略调整、业务收缩或资金压力的猜测,其经营可持续性亟待进一步说明。 | 专业类别 | 人数 | ...
浙大研究团队发明“声控胶囊”控释药物
Xin Hua She· 2025-09-25 06:20
受耳蜗毛细胞感知声波振动的启发,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人工纤毛阵列,通过声学共振 机制实现对声音信号的可视化解析,并巧用共振原理实现"声控胶囊"来控释药物。该项研究成果24日发 表于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和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顾臻、研究员王金强为该项成果 共同通信作者,研究员魏鑫伟为该工作第一作者。 顾臻说,当外界激励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匹配时,能量高效传递,振动幅度急剧放大,这是"共 振"现象的物理原理。这一原理不仅广泛应用于声学、机械、电磁等工程领域,也为生物医学的创新提 供了重要启示。受此启发,研究团队借助三维建模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模拟耳蜗毛细胞的纤毛结 构,设计并制备了具有不同长度直径比的仿生人工纤毛阵列。 实验表明,具有不同直径和不同长度直径比的人工纤毛阵列在声波刺激下可基于声学共振原理产生振 动,其共振频率在100-6000赫兹之间,基本涵盖人类听觉常用频率范围。研究团队将不同共振频率组合 的纤毛集成于同一阵列,发现其具备在声音频率可视化解析方面的潜力,并进一步证实共振状态下的纤 毛可显著加快液体流速,有效促进模型药物在液体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