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Search documents
 四环医药涨超4% 与美国AbaloneBio签署合作协议 深化GPCR靶点领域布局
 Zhi Tong Cai Jing· 2025-10-30 02:38
四环医药(00460)涨超4%,截至发稿,涨3.42%,报1.51港元,成交额4635.41万港元。 消息面上,10月30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该集团已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baloneBio(Abalone)正式签署 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协作,共同推进新一代肥胖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工 作。该研发项目核心目标为,通过靶向启动代谢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实现安全、有效的能量 消耗提升,同时达到肌肉量保持或增强的效果,旨在解决当前减重疗法存在的局限性,满足全球肥胖治 疗领域尚未被充分覆盖的临床需求,推动该领域治疗方案的优化与升级。 公告称,该集团与Abalone的合作具备前期基础-集团已于本年度初完成对Abalone的战略投资。此次合 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从资本层面延伸至业务执行层面,将进一步巩固集团在减重领域的创新 布局,并借助Abalone的技术优势,加快新一代减重增肌疗法的研发进度,为集团长期战略发展提供支 撑。此外,本次合作亦为集团深化GPCR靶点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
 港股异动 | 四环医药(00460)涨超4% 与美国AbaloneBio签署合作协议 深化GPCR靶点领域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2:35
智通财经APP获悉,四环医药(00460)涨超4%,截至发稿,涨3.42%,报1.51港元,成交额4635.41万港 元。 消息面上,10月30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该集团已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baloneBio(Abalone)正式签署 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协作,共同推进新一代肥胖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工 作。该研发项目核心目标为,通过靶向启动代谢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实现安全、有效的能量 消耗提升,同时达到肌肉量保持或增强的效果,旨在解决当前减重疗法存在的局限性,满足全球肥胖治 疗领域尚未被充分覆盖的临床需求,推动该领域治疗方案的优化与升级。 公告称,该集团与Abalone的合作具备前期基础-集团已于本年度初完成对Abalone的战略投资。此次合 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从资本层面延伸至业务执行层面,将进一步巩固集团在减重领域的创新 布局,并借助Abalone的技术优势,加快新一代减重增肌疗法的研发进度,为集团长期战略发展提供支 撑。此外,本次合作亦为集团深化GPCR靶点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
 新股消息 | 宝济药业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1:52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9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公司 拟发行不超过110,426,74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46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116,415,550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 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据招股书,宝济药业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中国开发及提供重组生物药物,专注于攻克治疗选择有限且药物制造工艺复 杂的目标病症。自成立以来,该公司策略重点在于生产生物药物,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 提升治疗标准。 截至2025年8月13日,该公司已打造出涵盖四个治疗领域的自研管线,由七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三款核心产品KJ017、KJ103及SJ02)及五项临床 前资产组成。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9项授权专利及10项专利申请。该公司以底盘细胞打造技术为支持,结合药物设 计及生物制造能力建立专有技术平台。 该公司的技术平台使该公司能够在四个战略性治疗领域的候选药物开发 ...
 “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主题投资
 Sou Hu Cai Jing· 2025-10-29 03:40
"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幕,一场关乎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战略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的背景 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本报告深度解析"十五五"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产业图谱与投资机遇,揭示中国经济转型 升级的关键路径。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增长动能的系统性跃迁。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聚焦高科技、高效能、 高质量,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传统动能衰减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破局点。 报告指出,新质生产力覆盖三大主阵地: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制造、未来信 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未来材料六大方向的未来产业;二是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赋能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以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其中,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脑机接口、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前沿领域将成为未 来产业的标志性赛道,孕育万亿级市场空间。 中国银河证券|CGS 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主题投资 —"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 分析师:杨超 分 ...
 腾讯入股帆礼生物技术公司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29 01:57
人民财讯10月29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帆礼生物技术(宁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广西 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增至681.89万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3 年,法定代表人为樊鹏程,经营范围包含: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 开发和应用)。 ...
 雄安新区首支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重点聚焦空天信息等领域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10-29 01:44
基金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先约定共享成果,后分享资金收益"的方式支持项目,实现基金与项目方风 险共担、收益共享、共同发展。按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原则,基金对非主观因素导致研发失败的, 视为验收结题。对于验证成功和孵化落地的优质项目,定向推荐至科技创新投资资金子基金以及投资机 构、产业园区、适配企业等,构建"拨投贷保"联动扶持企业成长机制,推动项目从概念验证向产业化阶 段跨越。基金实施开放管理,鼓励各地市、龙头企业、域内外投资机构和优势高校院所等单位共建、共 投、共享,推动构建"京津冀合作、省市联动、校地协同"新模式。 雄安科学园将依托该基金,以市场化方式高效推动科创成果转化,重点围绕雄安新区布局的空天信息、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系统开展概念验证、项目孵化和场景对接,构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 全链条支撑体系,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雄安力量"。 (原标题:雄安新区首支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重点聚焦空天信息等领域) 经济观察网 据雄安发布消息,10月24日,由雄安国创中心、雄安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河北省产业 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发起的"河北雄安中科概念验证基金(专项资金)"正式签约 设 ...
 技术创新案例:睿昂基因领衔淋巴瘤疗效评估新技术的研发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10-28 11:07
 Group 1 - The treatment level for lymphoma, particularl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a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exceeding 60% [1] - Despite advancement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newly diagnosed DLBCL patients do not achieve complete remission after standard treatment (R-CHOP regimen) and face a high risk of relapse [1] -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targeted therapies has diversified treatment options, leading to improved outcomes for previously poorly responding DLBCL patients [1]   Group 2 - Traditional efficacy assessment for lymphoma relies on PET-CT imaging, which has limitations such as increased radiation dose and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ctive immune cells and tumor lesions [2] - PET-CT assessments are typically conducted only after three and six treatment cycles, hindering early detection of treatment failures [2] - Liquid biopsy technology based on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is being explored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s ctDNA can serve a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tumor burden and treatment response [2]   Group 3 - Shanghai Ruian Gene Technology Co., Ltd. has developed a "B-cell lymphoma ctDNA detection kit" with patented probes and algorithms, showing promising research resul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Ruijin Hospital [3] - The kit allows for the assessment of DLBCL patients' responses to standard treatment after just one treatment cycle, and pre-treatment ctDNA detection can predict early chemotherapy failure [3] -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is detection kit is expected to advance clinical trials and enhance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lymphoma patients in China once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3]
 营收增长40%:易瑞生物发布Q3财报
 仪器信息网· 2025-10-28 09:41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深圳市易瑞生物 (证券代码:300942 ) 发布《 2025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 否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增減 | |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76, 346, 216. 83 | 40. 34% | 185, 633, 642. 05 | 17. 4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元) | 15.683, 546. 58 | 187. 43% | 18.023.048.35 | 362. 49%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 5,785,957.24 | 225. 48% | 3.728.488.75 | 137.78% | | 利润(元) | | | | | | 经营活 ...
 争光股份等在宁波成立生物技术公司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0-28 06:59
人民财讯10月28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宁波争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经营范围包含: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合成材料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 显示,该公司由争光股份(301092)等共同持股。 ...
 西湖大学原发杰团队发布SaprotHub开源平台:让生物学家能够轻松应用蛋白质语言模型,
 生物世界· 2025-10-27 10:00
该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蛋白质表征方法——将蛋白质一维序列与三维结构相结合形成"结构感知"词 汇表并据此训练出了 蛋白质语言大模型 —— Saprot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推出了 SaprotHub 开源 平台 。 该平台旨在将 Saprot 等一系列先进蛋白质语言模型的能力开放给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它也是 开放蛋白 质模型联盟 (Open Protein Modeling Consortium,OPMC) 为推动全球科研协作、共建开源社区而迈 出的关键第一步。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如同人类拥有语言,生命世界也有一套由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分子语言"—— 蛋白质 。近年来,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 蛋白质语言模型 (PLM) 展现出解码这套语言的强大能力,能够精准预测蛋白质的结构与 功能 。 然而,这些尖端模型的训练与使用,往往需要深厚的机器学习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这在 AI 开发者与广大 生物学家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为了打破这一壁垒, 2025 年 10 月 24 日, 西湖大学 原发杰 团队 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 发表 了题为: Democratizing Pr ...




